疫情之下,出行按下“暂停键”,但居家阅读、静心思考不会停顿。
在上海市委宣传部指导下,上海市社联、世纪出版集团、文汇报社特别策划“阅读的力量·一直在一起”主题活动,已于4月1日启动,邀请沪上学者、作家为读者做“1+N”推荐——可以推荐一本优秀图书,也可组合推荐一首乐曲、一部电影,甚至一篇好文章,分享阅读观赏经验,彰显读书有力量、同心向春行的信心与希望。活动将持续至4月23日世界读书日。
今天,《收获》杂志主编、作家程永新推荐马尔克斯小说《霍乱时期的爱情》与乐曲《波莱罗舞曲》,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市比较文学研究会会长宋炳辉推荐阿来小说《云中记》。
程永新推荐语:爱情的模样也许比病毒更丰富
马尔克斯是一位神奇的作家,他的《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等作品都是历久弥新的畅销书,它们的读者在世界范围内数量惊人,完全可以与通俗文学媲美。
2019年底新冠来袭,我禁足在家,因为被迫也写点与爱情有关的小说,于是重读了《霍乱时期的爱情》,这部书太有名了,自问世起风靡全球,后来还改编成电影,堪称是关于爱情的百科全书。
马尔克斯试图在这本书里穷尽爱情的模样,主人公阿里萨一生与622个女性交往,但支撑他生命的还是他的梦中情人。马尔克斯的野心实现了吗?假如果真如此,后人与未来的写作者就没有必要再书写爱情。
自有文学以来,爱情就是永不枯竭的主题,为什么每个时代都有经典的文学作品呈现与爱情有关的内容?为什么人的精神世界里那部分美好的情愫可以被一次次重复书写?就是因为时代的变迁与人性的复杂性让爱情的模样千变万化、千姿百态,远远比病毒的变异更魔幻更丰富。人类漫长的历史中,经历了各种灾害,如鼠疫、霍乱、天花、疟疾乃至非典、新冠,但依然无法阻止人类对美好而迷人的爱情的追求。
推荐《霍乱时期的爱情》,并不仅仅因为眼下中国和上海正面临抗疫的艰难时刻,还因为马尔克斯在这部书里融入了大量他父辈的爱情故事和细节。马尔克斯是想象力极其丰富的大师级作家,但他写作这部书的方法与略萨《胡莉娅姨妈与作家》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第一次听到这首曲子是在大学期间,一位法国留学生向我推荐的。那时候觉得这首曲子很特别,但没有马勒或瓦格纳的交响曲那样的恢弘和博大,从某种角度讲,它就是类似小品一样的乐曲。旋律是恒定的简捷的,极易上口的,可以吟唱的,它通过一次次的重复变奏以及配器的变化,来呈现作品主题。
可很奇怪的是,那么多年过去,每当我开着车,或陷入冥想和沉思的时候,这首乐曲就会自然而然地跳出来,像一条条小河,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缓慢地坚定地朝向一个目标。你可以把它看作是人类征服千难万险的瑰丽图景,也可以看作是阿里萨终其一生追求幻想中的情人而不得的精神磨难。
经典的艺术作品,它就有这样一种无法言说的魔力,让你永不忘怀、如影随形。
宋炳辉推荐语:
人与书是有缘分的。在疫情来袭,不得不居家工作的日子里,读一本自己喜欢的书,或者与自己喜欢的书重新相遇,就是一种缘分。
我选择重新阅读阿来的长篇小说《云中记》。
2021年,“美丽中国”生态文学奖评委会将“年度杰出作家奖”授予了来自四川的藏族作家阿来,褒奖其长篇小说《云中记》“延续了一种由边地与少数族群出发而通达全球视野与普遍共识的开阔写作,书写了万物并生不悖,文明和谐共处”。
《云中记》初版于2019年,小说以“5.12大地震”为背景,讲述四川阿坝地区加绒藏族的最后一位祭师阿巴,为震后废墟中的村寨和亡灵祭祀超度的故事,在多重意义上回应了自然与社会生态的命题,并以一种行将消逝的民间信仰仪式,安顿灾难中逝者的灵魂,疗治生者的身心创伤,以审美方式重建生命的意义。这部经作者十年酝酿而成的作品,为书写大地震灾难找到了独特的艺术形式,谱写了一部阿来式安魂曲,也是继《尘埃落定》《机村史诗》系列后的又一力作。
阿来选择以“一个人”(祭师阿巴)——“一个村庄”(云中村)为基本叙事架构,激发并表现了一个族群(嘉绒藏族)的文化与传统记忆,将作者、叙述人、人物及其文化原型之间的多层次关系,熔铸在悲剧性形式结构中,从而使作家的书写行为与祭师阿巴形象的祭祀行为,形成互为映衬和隐喻的关系。
这部小说也使文学作为一种言语行为与它的语言结构(文本)相互耦合,共同体现了文学艺术作为文化话语的施为(performative)功能。它通过一个灾难叙事,为恢复文学对创伤心理的疗治功能,克服文学因现代分化所导致的、日益明显的功能单一化倾向,做出了一次成功尝试,因此在媒介与文化高度融合的当代语境中,预示了新的文学可能;它还为发掘与转化中华文化丰富的神话原型资源,在文化人类学意义上开拓中国当代文学的题材和路径,从而在更加开阔多元、更具文化纵深的维度上,想象、呈现与阐发中国文学的世界性,为同世界文学的其他伟大传统间展开有效的对话,呈现了成功案例。
与《云中记》所讲述的十四年前那场大地震相比,当下所面临的新冠疫情,在性质、程度、范围和方式上都有很大的差别,但同样显现了在自然面前人力的限度,同时也再一次让我们感受到人类协力应对自然灾害的力量所在。
图片来源:出版方
编辑:许旸
责任编辑:王彦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