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春节吃喝玩乐简史
春节这个词出现在中国历史上是很晚的事。在民国以前,大年初一这个节日都叫作元旦或者元日,这个名称由来极古,在《尚书·舜典》中就已经出现了。一直到辛亥革命以后,我们开始采用公历,这才把元旦这个词让给了公历的一月一日,又将传统的元旦改为春节。第一个称为“春节”的大年是1914年开始过的,距今不过百年时间。
·吃吃喝喝过大年,古人大都喝酒吃辣
很长的一段时期,过年要吃五辛盘,喝屠苏酒,这种风气从先秦就开始,一直到现在一些地区都还有一些流风余韵。《庄子》就记载:“春日饮酒茹葱,以通五脏也”,南朝时期梁宗懔的《荆楚岁时记》记录更加详细,说元日这一天“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胶牙饧。下五辛盘。进敷于散,服却鬼丸。各进一鸡子”。周处《风土记》记载:“元日造五辛盘”。那么什么是五辛盘呢?《风土记》的注说:“五辛所以发五脏之气,即大蒜、小蒜、韭菜、云苔、胡荽是也。”其实就是用薄饼卷上上述这五种生菜食用。因为是春节的节令食物,这个五辛盘也往往叫春盘。东汉崔寔的《四民月令》:“立春日食生菜,取迎新之意。”虽然习俗是这五种辛辣的食物,但也有人家会更换为其他菜蔬。《类腋·天部·正月》引唐代《四时宝镜》:“东晋李鄂,立春日命以芦菔、芹芽为春盘,相馈贶。”芦菔就是萝卜,春盘吃萝卜后来也得到弘扬,尤其明清以后,春盘会特别吃水红萝卜,还取了一个特别的名字,叫作“咬春”。荣陛《帝京岁时纪胜》写道:“新春日献辛盘。虽士庶之家,亦必割鸡豚,炊面饼,而杂以生菜、青韭菜、羊角葱,冲和合菜皮,兼生食水红萝卜,名曰咬春。”
▲清代潘清丁观鹏《太平春市图》(局部)
喝酒当然也是这一天的重要内容,前面提到《庄子》里就说春日饮酒,《荆楚岁时记》里更详细记载了两种酒,一是椒柏酒,一是屠苏酒。《荆楚岁时记》引用董勋的话说:“俗有岁首用椒酒。椒花芬香,故采花以贡樽。正月饮酒先小者,以小者得岁,先酒贺之。老者失岁,故后与酒。”屠苏酒似乎在后代更流行,宋代的时候屠苏酒依旧很流行,所以王安石非常有名的《元日》诗里就说:“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天喝酒,次序也很有讲究,要从年龄小者开始,老人最后喝。因为小孩子是得了一岁,而对老人来说,这是生命里又逝去一年。所以宋代苏辙的《除日》诗里有一句:“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他每年最后一个喝屠苏酒,就是因为他是全家年龄最大的那个。这句诗实际上也是在感慨他自己年华渐去。苏辙的哥哥苏轼就豪爽一些,他在《除夜野宿常州城外》诗中说:“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意思就是只要身体健康,每年最后一个喝酒也没什么。
上面提到的是正月初一的饮食,在现代社会中已经不太流行了。我们更常见的是大年三十晚上全家团圆吃的“年夜饭”。古人很早有大年三十守岁的传统。西晋周处的《风土记》记载,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为“守岁”。这个时候年夜饭还谈不上丰盛,越往后代,年夜饭就越受重视。据清宫档案记载,乾隆四十九年,乾隆皇帝和家人们的除夕筵,单猪肉就用了六十五斤,菜品就有六十多种。
·官员们大年初一不放假,民间流行逛街
自汉至清,正旦朝会一直是宫廷内部庆祝新春的重要典礼,而且礼仪规矩愈发烦琐与森严。在汉代的《汉官典职仪式选用》对朝贺仪式做了介绍,一是群臣觐见皇帝并进献贺礼,最后为皇帝齐呼万岁;二是在宫廷内赐酒摆筵,宴会在舞蹈与戏曲中进行;最后一步便是礼毕,群臣按规矩依次退场。《东京梦华录》里详细记载了宋徽宗时期的元旦大朝会,参加者不仅包括宋朝的大臣,还有前来朝贺的各国使者,包括辽国、西夏国、高丽、南番交州、回纥、于阗、三佛齐(今苏门答腊岛一带)、南蛮五姓番(今云南一带)、真腊(今柬埔寨一带)、大理、大食(阿拉伯人所建立的伊斯兰帝国)。
民间自然欢乐更多,比如在北宋,正月初一叫年节,首都会特别开放三天“关扑”这种赌博游戏,大家早上起来会互相拜访祝贺。“压马路”逛街也是大家的首选,街头巷尾,都是各种食物点心、生活用品的摊子,还有搭起来的临时棚子,有卖帽子梳子的、卖珠玉首饰的、卖衣服的、卖装饰用的假花的、卖领巾抹额的、卖靴子鞋子的,还有卖各种小玩意儿的,其间也有专门表演歌舞的娱乐场所。行人来来往往,车水马龙。南宋时期,这天还会赏灯,跟元宵节一样。
·古代拜年流行送“明信片”
逢年过节互相祝福是自古以来的传统,但要在过年的短短几天里,逐一当面祝贺所有亲友故交,也确实有着现实的困难。现代人一般都是用短信、微信之类群发拜年祝福,古人也有他们的应酬妙法,那就是群发“明信片”,用自己的古人名片代表祝福。
▲清姚文瀚《岁朝欢庆图》
《清波杂志》载:“元祐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这种名片也叫“飞帖”,以至于形成了“拜年不必进府门,送上名片抵见人。各处贺岁皆如此,赠予纸店大笔金”的状况。每家每户接受这些飞帖也很累,干脆在大门口做个过年专用信箱,大概就是用红纸做个袋子贴在门口,专门用来接受这些“拜年明信片”。这种风气一直持续到明清。明代才子文徵明《拜年》诗云:“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清代《燕台月令》则形容北京的过年期间“是月也,片子飞,空车走”。
·历史悠久的爆竹
随着定点燃放和禁燃禁放政策的推行,大城市里的烟火爆竹越来越少见,环保过年,值得提倡。实际上爆竹在中国也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变化。在先秦时期,就有燃烧竹木用来辟邪的习俗。过年和爆竹联系在一起应该在春秋时期就出现了,但最早可靠的记载见于《荆楚岁时记》:“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大年初一这一天鸡鸣时分,家家户户都会早早起床,在庭前点燃爆竹,主要就是为了辟山臊恶鬼。什么是“山臊恶鬼”呢?据其所引用的汉代《神异经》所记载的传说,在西方大山中,有一种只有一个脚、身高尺余的怪物,人要是遇到它,就会寒热不调,容易生病,这个怪物就叫“山臊”。这种鬼最怕的就是竹子在火里燃烧时噼噼啪啪的声音。这种风俗在后来就成为过年的标志习俗。这一时期,因为火药没有发明,所以爆竹都是真的竹子。
在唐代的诗作里,就有不少关于爆竹的内容。比如元稹的《生春二十首》中,就有“何处生春早,春生稚戏中。乱骑残爆竹,争唾小旋风”的句子,再如张说《岳州守岁》,也描述了“桃枝堪辟恶,爆竹好惊眠”的跨年情形。要论关于爆竹最有名的诗句,莫过于北宋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人们饮美味的屠苏酒时,又有和暖的春风扑面而来,好不惬意!当然也有老诗人会在爆竹声中因为感慨岁月流逝而感伤,比如刘克庄的《岁除》中就写道:“儿童烧爆竹,妇女治椒花。独有龙钟叟,凄凉感岁华。”随着火药的发明,唐初的时候,人们把火药装到竹筒里,用引线点燃,“爆竹”这个词才变得名副其实。到了宋代,开始用纸筒代替竹子,爆竹就和今天我们所见的鞭炮很接近了。在明清的时候,爆竹种类越来越多,清代的《帝京岁时纪胜》中记载的爆竹就有“双响震天雷”“升高三级浪”“霸王鞭”“竹节花”“泥筒花”“金盆捞月”“叠落金钱”等名目,还有在地上盘旋的“地老鼠”、在水中的“水老鼠”等特色炮仗。《红楼梦》里也提到“满天星”“九龙入云”“平地一声雷”“飞天十响”之类的炮仗名目。
▲清张宏《岁朝图》
在金庸先生的《神雕侠侣》中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场景,杨过在郭襄十六岁生日的时候送上了三份礼物,其中第二件礼物是那晚襄阳城上空绚丽的烟花,在烟花爆炸之后,天空中出现一行字“恭祝郭二姑娘多福多寿”。并且以此为信号,焚烧了蒙古大军的粮草。很多读者纷纷感慨,这是郭襄一生中收到的最独特的礼物。在真实的历史中,宋代烟火也确实已经很先进了。唐代烟花已经出现,宋代就比较先进了,南宋《武林旧事》记载:“宫漏既深,始宣放烟花百余架。于是乐声四起,烛影纵横。”《武林旧事》还记载,正月初一这天,“午后,修内司排办晚筵于庆瑞殿,用烟火,进市食”。明清时候烟花水准就更高了,《红楼梦》里第五十四回,就有贾府在春节期间放烟火的记载,“贾蓉听了,忙出去带着小厮们就在院子内安下屏架,将烟火设吊齐备。这烟火俱系各处进贡之物,虽不甚大,却极精致,各色故事俱全,夹着各色的花炮”。
——摘自侯印国著《风雨同庆》
▲《风月同天:古代文化变迁中的细节》,侯印国著,甘肃人民出版社|领读文化2022年1月出版
作者:侯印国
编辑:薛伟平
责任编辑:朱自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