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的江西,邓小平同志一边在新建县拖拉机修造厂坚持劳动,一边照顾瘫痪在床的大儿子,他每天沿着一条工友为他整理出的小道从住地“将军楼”步行到工厂上班。这条小道他一走就是三年多,被后人称为“小平小道”。 1月12日,由编剧王兴东历经15年创作编写,导演雷献禾执导,演员卢奇联合导演,卢奇、于慧领衔主演的重大革命题材电影《邓小平小道》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了特别放映活动。银幕里走在小道上的那个风雨无阻的身影,让系家国情怀于一身的一代伟人的风采再次呈现在观众眼前。
▲电影《邓小平小道》海报。
电影《邓小平小道》讲述了1969年10月至1973年2月,邓小平在江西南昌城郊的原新建县拖拉机修配厂三年零四个月的劳动生活。当年小平同志一边劳动,一边照顾瘫痪在床的儿子,但仍然思考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正如影片所揭示的那样,一条乡间小道伸出了改革开放的康庄大道。这也是电影《邓小平小道》名字的由来。
作为一部重大革命题材电影,《邓小平小道》的叙事节奏张弛有度,视听语言灵活生动,比如影片开头便直奔故事主线,几个具有冲击力的对峙场景之后,镜头落到淡定打磨着零件的“邓小平”身上,如棋子落定一般超然物外、岿然坚定,这也是影片着重塑造的一大主题——展现伟人在身处逆境时的坚韧不拔、不忘共产党人的初心。而且不同于许多程式化的伟人形象塑造,影片的人物塑造也并未落入“事迹写全,人物关系也要写全”的窠臼,一条竹树掩映的小道连接起“将军楼”内的家庭场景和工厂内的劳动画面,也正如影片用“大家”和“小家”两个维度充盈起人物形象,将人民公仆与慈爱父亲的形象缝合在一起,展示了伟人作为常人的真实人生底色,拉近和普通观众的心理距离。在影片中,“邓小平”的话不多,大多安静而平和,只是在临别前为大儿子又一次翻身擦背时, 儿子把亲手做的一个痒痒挠递给父亲,并为父亲挠背,镜头转向转过身去的父亲,上一刻还在微笑鼓励儿子的“邓小平”眼里已噙满了泪水,嗫嚅着嘴唇不发出声,这是影片中难得的情绪外露的时刻,内敛克制却饱含冲击之力。
▲电影《邓小平小道》剧照。
该片编剧王兴东主张“剧本是用脚写出来的,必须要深入生活观察”,为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百年,他早在2004年就开始了剧本创作,并去到了江西陆军学院、新建拖拉机修配厂、邓小平起居室、邓小平同志故居将军楼等地实地采访,数易其稿。影片中一些生动可感的细节便是他从采访中采集得来。比如工资被扣发后,“邓小平”为节约菜钱自己在小院内开荒种地、引水灌溉甚至自己施肥。这一真实细节在影片里有着轻松幽默的呈现,也展现了一代伟人身处逆境却不改其度的乐观精神。该片主演(兼联合导演)卢奇已饰演不同时期的邓小平长达60余次,他坦言这一次是真真正正地走进了邓小平的内心世界。“影片里表现的那三年多的时光充分体现了一个共产党人,老党员的思想境界——身处逆境却仍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仍要做群众的模范,仍将党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在片子里我们用了很多细节描写把人物立起来,片中他对父母、对家庭的真情流露,表现了一个鲜活的共产党人形象。非常感谢编剧,他写到了我才能演出来。”卢平说道。而除了主角塑造得立体丰满,围绕主角的几个人物,例如新建县拖拉机修造厂厂长、“邓小平”身边的家人、军人“黄干事”等也都令人印象深刻,有着各自的独特性格和心理轨迹,他们与主角感情的升华或转变也仿佛如一面镜子,侧面映照出伟人的人格魅力和思想光辉。
看完影片之后,原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龙新民充分肯定了电影的深远教育意义: “观看电影《邓小平小道》是生动、深刻的党史学习教育。我想这部电影一定会对我们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青少年进行党的历史教育,进行党史的学习教育,进行党的光荣传统、优良作风的教育,进行党的伟大精神的教育,会发挥很好的作用。”
据悉,电影《邓小平小道》将于今年择时全国公映。
作者:驻京记者 彭丹
图片:出品方供图
编辑:江胜信
责任编辑:陆正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