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艺术与文献馆、文化艺术出版社承办的“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与文献馆藏珍品图录丛刊”系列出版物首发式暨“韬藏而日章”——传统艺术收藏展开幕式在京举行。走进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与文献馆展厅,观众可以见到齐白石代表作品《借山图册》、冼星海在延安时创作的简谱版《黄河大合唱》和在莫斯科创作的《黄河大合唱》总谱手稿全本、唐琴“枯木龙吟”、小箜篌、铜琵琶等罕见的传统乐器以及精致华丽的梅兰芳戏衣等珍贵的文物藏品,这些展品为人们勾勒了一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百花园的鲜活图景,也彰显了中国艺术研究院从成立至今扎实深厚的学术传统和赓续不断的文化传承。
1951年4月,由梅兰芳先生担任院长的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院名并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此后,中国戏曲研究院与民族音乐研究所、民族美术研究所逐步合并、扩充,发展成为我国最早的综合性艺术研究机构。1980年10月,由国务院批准定名为中国艺术研究院。“韬藏而日章——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与文献馆传统艺术收藏展”是中国艺术研究院70年发展历史中第一次从收藏角度策划的综合性藏品展览。
▲“韬藏而日章”——传统艺术收藏展金石书画展区。(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与文献馆供图)
此展立足于中国艺术研究院70年来所累积的传统艺术收藏,以中国艺术研究院三大前身“一院两所”(即中国戏曲研究院、民族音乐研究所、民族美术研究所)搜集的学术资料,和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与文献馆作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的重点收藏为切入点,分传统戏曲、传统乐器、金石书画和古籍文献四个展览单元,从庋藏多年的藏品中撷英辑珍,展出432件馆藏珍品。走进展厅一层,观众看到的是琳琅满目的金石书画,或行云流水,或雄健洒脱。据相关工作人员介绍,2019年5月,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与文献馆启动了尘封多年的金石拓本整理工作,此次展出的馆藏拓本以清拓本、初拓本为大宗,亦不乏明拓本或更早的精拓善本;整拓、裱轴、裱本均有涉及,由古至今,年代有序;青铜彝器、碑碣、摩崖、画像、石阙、砖瓦、墓志、造像、经幢、刻帖等品类繁多,体系完整,其中诸多拓本为名家递藏。 例如展厅里侧的一面墙上悬挂着清道光年间著名金石家僧六舟所拓《瘗鹤铭》,据介绍,《瘗鹤铭》为南朝梁时的重要摩崖刻石,记载了一位隐士为一只死去的鹤所撰的纪念铭文。铭文原在江苏镇江焦山摩崖,宋代因山崩坠入江中,分为五块石头,康熙年间经人打捞出水,《瘗鹤铭》拓本的全拓凤毛麟角,故出水后精拓本的价值不言而喻。观众所见到的僧六舟所拓《瘗鹤铭》,拓字口凹凸清晰,层次分明,朱色匀称,为僧六舟所拓之精品。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与文献馆馆长赵海明表示,此次展出的金石拓本覆盖了多个朝代时期,能从中窥见书体之流变,金石之形制、审美之变化,有着重要的史学和艺术研究价值。
▲“韬藏而日章”——传统艺术收藏展展出的齐白石《借山图册》。
与金石展厅相对的书画展厅品类与题材多样,尤其呈现了明清时期文人绘画之外的民间人物画,多为先祖中有显赫身份者而绘,或为追封其考妣及祖宗造像纪念而绘,一般被祭奠的女性,有爵位的会佩戴与爵位相匹配的霞冠。这为研究民间服饰、习俗等提供了形象的史料。值得一提的是,展览中还展出了吕纪《竹深留客图》、袁江《梧桐秋葵》、齐白石《借山图册》等精品、黄宾虹《山水纪游册》和《与过旭初信札》等体现其画学思想的佳作,有观众在齐白石所画的《松鸟》前驻足欣赏,画上松枝疏密有序,枝头喜鹊喂食充满生活气息,尤其是成鸟嘴里衔着的小虫,寥寥几笔似在挣扎,颇有趣味。
▲“韬藏而日章”——传统艺术收藏展展出的黄宾虹《山水纪游册》。
展厅二层则为“传统乐器”“”“传统戏曲”与“古籍文献”展区。乐器是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与文献馆藏品的重中之重,无论数量、品类,还是珍稀程度,在全国均首屈一指,一直在学界享有盛誉。此次展出的乐器是从其馆藏乐器中遴选出的精品,共约70多件,其中多件为存世孤品,部分品类或器型现已失传。例如这件陈列在玻璃柜里的铜琵琶,原为程砚秋旧藏,20世纪50年代入藏至中国艺术研究院,其外形与常见木质琵琶类似,但音质却大不相同。
▲“韬藏而日章”——传统艺术收藏展传统乐器展区。(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与文献馆供图)
据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与文献馆音像部主任邵晓洁介绍,铜琵琶只是偶见于古代边塞诗及相关叙述中,多用于表达豪迈、激越之情,实物则较为罕见。展览展出的乐器部分为名家旧藏或使用之物,如管平湖等古琴名家弹奏过的古琴;也有中国艺术研究院的音乐学家通过实地考察采集、四处奔走收集,甚至从废品站和炼钢炉前抢救保护得来之物,比如展厅入口展示的一面大铜鼓;还有的是学界对传统乐器与乐队研究探索过程中的产物,如改良乐器。这些乐器展现了中国悠久的音乐发展历史、深远的音乐文化传统和丰饶的传统音乐文化样态,也记录着老一辈音乐学家在中国音乐研究与发展历程中的探索与思考。
▲“韬藏而日章”——传统艺术收藏展展出的程砚秋藏铜琵琶。
▲“韬藏而日章”——传统艺术收藏展展出的铜鼓,为当时音乐家从废品站中抢救保护得来。
作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与文献馆馆藏古籍2万余种,其中不仅有传世孤本、抄本,还有大量珍贵善本,以传统音乐、传统戏曲为大宗,以傅惜华、盛家伦等名家专藏为重点。此次展览的“古籍文献”展区展出了40种古籍,上迄元代,明、清善本居多,内容涵盖文学、戏曲、音乐、美术、印谱、佛教经典等。其中14 种元、明善本已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曲谱》《承应戏殿本提纲》《耿藏剧丛》《昇平署彩绘戏剧脸谱》《程氏所藏清南府昇平署剧本》均为清宫南府珍品;《缀玉轩剧本汇存》为齐如山手抄、梅兰芳捐赠;7种明清时期印谱亦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在名家手稿展示区,观众还可见到郭沫若、茅盾、郑振铎、叶恭绰、邓拓等文艺家的文章、诗稿以及梅兰芳、张庚、杨荫浏、王朝闻、陆梅林、黄翔鹏、傅惜华、李纯一等学者的创作原稿。冼星海在延安时创作的简谱版《黄河大合唱》和在莫斯科创作的《黄河大合唱》总谱手稿全本则为首次展出,存放手稿的玻璃柜旁还陈列着冼星海弹奏过的小提琴与钢琴。音乐作品的原始手稿大多只有一部,而《黄河大合唱》却有两部。和后来五线谱版的“莫斯科版本”不同,冼星海1939年创作的延安手稿是简谱,一共68页,虽年代久远,字迹有些褪色,依然能看出冼星海谱写时的秀丽字迹,行间工整抄录着光未然的歌词。 手稿封面为黄色牛皮纸,冼星海在上面用红色铅笔写下大大的“黄河”二字。
▲“韬藏而日章”——传统艺术收藏展展出的冼星海在延安时创作的简谱版《黄河大合唱》和在莫斯科创作的《黄河大合唱》总谱手稿全本、冼星海弹奏过的小提琴与钢琴。(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与文献馆供图)
“传统戏曲”展区的陈列物更是丰富多样,从梅兰芳等名家穿过的戏衣、五彩斑斓的戏剧脸谱、谭鑫培等人录制的京剧唱片到清朝升平署的演员名册、清宫内务府发给戏剧名伶王凤卿的腰牌、各地方戏剧台子模型等,涉及到戏曲舞台艺术的多个细节展品串联起令人目不暇接的传统戏曲景观。馆藏戏曲古籍文献汇集众多文化名家所藏,既有刊印精美的珍贵刻本,也有直接反映舞台表演的特色抄本,还有数量可观的清宫演剧资料档案。馆藏戏衣品类丰富、工艺精湛,主要包括清代传统戏衣和梅兰芳戏衣。“你仔细看,这件戏衣上的花纹每一处都是不一样的。” 邵晓洁指着一件梅兰芳戏衣说道,这件粉色绣团花女帔飘逸精美,衣服上手工缝制的花朵样图案各不相同,为梅兰芳演出《黛玉葬花》时的林黛玉戏衣。
▲“韬藏而日章”——传统艺术收藏展传统戏曲展区。(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与文献馆供图)
在展览开幕式上,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工艺美术馆馆长韩子勇回顾了中国艺术研究院自建院之初已形成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资料建设与学术研究并重的学术传统,认为“这个学术传统一直延续着、传承者。她就像艺术研究院的血脉,更像是艺术研究院的根与魂。”他指出中国艺术研究院应该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不但要守护好这些珍贵的文化艺术遗产,更要深度挖掘它们的学术价值,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传承其器,赓续其魂。音乐研究所名誉所长、艺术与文献馆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田青先生也谈到:“中国艺术研究院有两个宝贝,其一是人,就是前辈先贤,其二是物,就是这些丰富、珍贵的资料和藏品。”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前辈先贤不但用他们的思想照亮着我们,而且给我们留下了这么多宝贝。如果没有我们的这些老前辈,他们的慧眼,他们的忠贞,他们的胆量,他们的学问,他们的视野,这些珍贵资料早就灰飞烟灭。”
此外,“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与文献馆藏珍品图录丛刊”是2019年艺术与文献馆策划启动的馆藏珍品整理系列出版项目。2020年,“丛刊”首卷《智化寺京音乐》隆重出版,获得学界的一致好评。值此中国艺术研究院建院70周年之际,艺术与文献馆精心策划古琴、戏衣、陈旸《乐书》以及中国早期女明星影像四个选题,对相关资料进行全面整理,以图录和影印的形式予以出版。这几项选题涵盖特藏实物、古籍文献、历史图片三种馆藏品载体,涉及传统音乐、传统戏曲、电影电视三个艺术门类,从多个角度展现出中国艺术研究院丰厚的资源积淀和学术收藏。此次收录出版的均为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多为首次面世,不仅有助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的艺术科研、艺术教育、艺术创作、非遗保护和文化智库建设,还将惠及学界。
作者:驻京记者 彭丹
图片:除标注外均彭丹/摄
编辑:陆正明
责任编辑:江胜信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