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来自苏州的华东加入上海交响乐团会员俱乐部并成为首位会员,编号001号。这之后的10年间,会员俱乐部吸引了从上海到全国、甚至海外的乐迷陆续加盟,成为上海这座城市古典音乐生态成熟变迁的一个缩影。
今年11月,恰逢上海交响乐团会员俱乐部成立十周年。乐团推出贯穿整月的“馄饨皮粉丝月”系列活动。在今天上午举行的“粉丝月”系列活动之“团长见面日”上,上海交响乐团团长周平为乐迷们准备了特别的音乐之礼——在北外滩来福士百丽宫影城杜比全景声影厅中,大家聆听了上海交响第二张全球发行的DG唱片《大地之歌》。此外,钢琴家左章和几位会员代表作为嘉宾,共同回顾了难以忘怀的音乐瞬间。
来自意大利的阿列(Andrea),在2014年加入上海交响乐团会员俱乐部。正是在这一年,乐团从湖南路105号迁至复兴中路1380号。对于这其中的变化,2005年来到上海、2006年开始听上海交响演出的阿列深有感触。“我是在上海彻底喜欢上当代音乐的,我还记得2013年在湖南路听到菲利普·格拉斯室内乐时的震惊,特别是《三岛由纪夫传》音乐响起时。”
2014年迁至复兴中路后,阿列则深切地体会到上海交响已发生和将发生的变化。“以前上交在不同音乐厅的精彩演出就像一颗颗钻石,很漂亮但是很散;有了固定的演出场所后,这些钻石像被穿成了一串耀眼的项链。”更有意思的是,他还发现自己在意大利听过多次现场的指挥张洁敏,竟是上海交响乐团的驻团指挥——这位“老外”会员背后的故事,明确地勾勒出乐团“音乐沟通世界”的愿景。
“上海交响乐团会员俱乐部的乐迷是我们无比珍视的宝贵财富,他们的专业和挑剔与乐团的艺术标准一脉相承。他们中的很多人,见证了我们新厅的启用——不仅仅是演出场所的更换迭代,更赋予上海古典演出市场更大可能和更多选择,也让乐团拥有更多走近乐迷的主动权。”上海交响乐团团长周平说,从上海夏季音乐节、晚高峰音乐会、有准备的聆听,到疫情爆发后的在‘线’场系列音乐会,都是乐团在不同时期为惠及更多乐迷做出的尝试。“我们也想在将来为上交乐迷提供更加多元、全方位沉浸式的音乐体验,相互陪伴下个十年。”
在会员的记忆里,有最直观的上海音乐文化生活百态
11月21日,上海交响助理指挥张橹执棒乐团演绎马勒《第十交响曲》。曲终,场内先是一片寂静,之后才响起如雷掌声。这个国内剧场等待已久的“寂静”,是上海乐迷集体成长的缩影。作为此乐迷群体的“中流砥柱”,上交俱乐部的会员描绘出一幅上海乐迷群像——在年龄不同、赏乐之路各异的他们的记忆里,有最直观的上海近几十年的音乐文化生活百态。
现场会员代表曹文炳,是一位以上海为傲的“老克勒”。作为俱乐部的资深会员,他还记得改革开放初期上海交响乐团带来的音乐盛事。
1985年,上交演奏贝多芬全套九部交响曲成为彼时上海的“现象级”演出,27岁的曹文炳与许多爱乐者围绕上海音乐厅旧址数圈排队。36年后的今天,曹文炳依旧清楚地记着当时的票价:“1.2元一张,全套4.8元”。当年上交演绎全套贝多芬交响曲,引发了一阵“贝多芬热”。“也是从那个时期开始,我们很多人开始真正喜欢上了交响乐,并走进古典音乐殿堂。也正是这一批爱乐者,组建了一直延续至今的上海交响乐爱好者协会。”曹文炳还特别提到,当年的《文汇报》对这件上海音乐界的盛事进行了重磅报道。
32岁的项页则是受父亲项震的影响,从出生起就在家里听交响乐。项震不仅是上交的资深老乐迷,更是会员俱乐部一位活跃的老会员。他还在今天活动现场担任主持人,对上交的过往现在如数家珍。“2018年5月12日,上交在汶川大地震十周年时,由余隆大师指挥演出了马勒的“复活”(《第二交响曲》),当第五乐章人声响起时,我眼泪情不自禁往外流。当他一个半小时一气呵成,落下指挥棒, Bravo四面响起时,我相信,如果没有去过上交音乐厅现场感受过这样的时刻,再多的语言都是苍白的。”项页回忆起自己印象最深的一场演出。
上海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乐迷,把听现场音乐会融入生活日常
2011年,上海交响乐团会员俱乐部成立。这之后的十年,古典音乐在上海更加蓬勃发展,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乐迷,爱上古典音乐。正如来自亚美尼亚的上海交响乐团团长助理马星星所感受到的,“在国外我每次去看演出时,大多数都是老年人在听古典音乐;而在中国却是另一番景象,观众席里有很多五六岁的小孩,他们每次来看演出时,可以坐在那里两个小时不动也不闹。”
16岁正在读高二的左伊,十年前,就和马星星口中那些“五六岁小孩”一样。当年,她每个周末都盼望着去湖南路105号听一场室内乐,她记忆最深的是音乐会开场之前的“抢位置游戏”。“当时的座位是一排排老式座椅,无法对号入座。所以我们要提前半小时到一小时以上去门口排队。有一次周末眼看时间来不及了,又打不到车,我和妈妈只能一路跑到演奏厅,那天晚上演的是巴赫《勃兰登堡协奏曲》,那也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看到大键琴。”现在上交官方微博上还有一张照片,摄影师拍的第一排观众席中,有一个坐姿笔挺、目不转睛盯着舞台的小朋友,那就是左伊。后来,她还加入了上海夏季音乐节学生节日乐队,并开了乐评公号,以多种不同身份与上交继续相随。
而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博士一年级在读的傅小敏,从在杭州工作时,就会在周末赶到上海听上交演出。到上海工作以后,她如愿以偿住到上交附近。有段时间,傅小敏甚至每个礼拜听两次音乐会,她印象最深的是去年年底《协奏的盛宴》音乐会,在现场看她到了很多老朋友,竟有一种古典乐迷过年的感觉。“去音乐厅现场听音乐会的两个小时里,手机是没有信号的,它会把你外界的一切繁杂纷芜屏蔽在外,在那个空间里,不自觉就全身心地打开所有感官,进入音乐当中,进入我的精神避难所。”
打造构成多维矩阵,为交响乐的未来培养更多观众
“本世纪初,曾有一个不完全统计说上海乐迷只有6000人,这个乐迷标准是指一年看四场演出;而到了今天,我们虽然没看到新的权威数字统计,但我相信这个数字是很惊人的。”浙江音乐学院艺术与文化管理高等研究院院长林宏鸣认为,这种变化由很多因素促成。最近十年,上交不仅有自己的音乐季和配套预售票等一系列管理和服务,也打造了很多构成多维矩阵的品牌,进一步推动了交响乐发展和观众培养。
2014年,上海交响拥有自己的音乐厅后,“场团合一”模式不仅让乐团演出再不居无定所,更让会员活动和各项服务变得更加丰富。“有准备的聆听”让他们来听音乐会时有备而来、“大师不在台上”则邀请会员或是和王健一起掌勺私房菜,或跟着王之炅打太极。优先购票、试水杜比影院聆听唱片等“特权”,让会员体会到被“在乎”的温暖。对于上海交响乐团来说,会员绝非仅仅是商业上的营销概念,还是一种为观众服务的标准和理念,服务对象其实也已超出“会员”范畴,辐射所有观众。
上海交响乐团团长周平说:“会员俱乐部是我们拓展和培养观众的途径之一,这是每个职业乐团都在努力践行的重要使命。无论是衍生品研发还是举办各种活动,都在为观众提供一种除听觉以外的音乐陪伴,这些走出音乐厅后的音乐体验对观众更有亲和力。这些努力,我们也已看到成效——2014年至今,会员人数已经翻了几十倍。我们希望,未来十年,可以在这座城市遇见更多爱乐人。”
据悉,本月“馄饨皮粉丝月”在一个月间推出20多场不同活动,惠及会员和乐迷。而月底进行的国际残疾人日特别行动,通过打造残疾人友好剧场,让残障人士也能轻松出入“馄饨皮”;俱乐部特别推出SSO观察局也在本月启动招募,邀请上交会员一起助力推广交响乐;而即将推出的新系列音乐会则让每位会员都有机会邀请一位同行者,带领新朋友一起来玩“莫扎特的音乐盲盒”。
上海交响乐团供图
作者:姜方
编辑:王筱丽
责任编辑:宣晶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