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深入当代文学研究的学者和评论家,又是试水小说创作的“新锐作家”。他们的小说创作给中国当代文学的生态场域带来瞩目的景观。今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也是一位学者小说家,那么中国的学者小说创作是否给当代小说艺术带来新的可能性?学者小说如何提高叙事艺术?学者小说如何具备鲁迅说的“魏晋风度”?
近日由上海市高校创新团队“都市文化与文学”、上海市高峰学科“中国语言文学”主办的首届都市文化与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第三场专题会议暨“小说观念与学者小说创作高峰论坛”在上海师范大学举办。海内外高校的学者、小说家、评论家围绕着“学者小说探索的新路、拓展与困境”等议题,通过线上线下会议结合的方式展开了深入广泛的研讨。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查清华向与会的专家学者致谢,祝贺都市文化研究中心取得的学术成果,预祝高峰论坛圆满成功。
学者小说打破文学研究与文学创作的壁垒
在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中,诸多学者加入了小说创作的行列,上海师范大学杨剑龙教授指出:“这已成为当代文坛的一种文学现象,他们大多在高校任教,既从事学术研究,又参与小说创作,尤其对于其所在大学生活的书写,成为当代文坛靓丽的风景。我们可以分析探究不同的小说观念与学者小说创作之间的关联,深入探讨学者小说创作的长与短,评说学者小说创作的特质及其在当代文学发展中的成就与贡献。”
学者的小说创作打破了文学研究与文学创作的壁垒。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中国小说学会会长吴义勤以书面致辞表达了“小说观念与学者小说创作高峰论坛”重要的学术价值,他认为:许多学者涉足小说创作成果颇丰,已经成为当代小说创作的风景,对创作与研究并举的学者小说的深入研究,将对当代小说创作提供新的启示。
“今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就是一位学者小说家,他的创作选材独特,围绕殖民历史与难民经历展开叙述,作品有一种被热情所促使的无休止的探索,有独特的价值和唯一性。”陕西师范大学高等研究院院长李继凯教授对今年诺奖作家的分析让人耳目一新,他还建议:“可以创建学者小说丛书、学者小说研究丛书。希望各位学者要经过酝酿和积累不断地促进学者小说的文化磨合。”
学者小说的叙事艺术与回味无穷的作品
学者小说如何提高叙事艺术,创作出令人回味无穷的作品?华中师范大学晓苏教授指出:学者有一定的学术素养的储备,有独立的人格与创新的意识,就要既重视感性思维,也重视理性思维,要创作出有自己的品格和学者性格的作品。好的作家应当是与当下语境呼应,既有创新意识也要有国际视野,将传统与现代统一,将内容与形式统一,将艺术与情感统一,从而创作出令人回味无穷的作品。
美国耶鲁大学苏炜教授认为小说创作要跳出写实性的表面,不断地挖掘人性之根、心灵之根。好作品在未来具有绕不过去的特质,背后一定要有宇宙本体、人性本体的机制。
苏州大学教授房伟分析了学者小说的雅俗问题,他认为九十年代之后出现了雅俗互动的新动向。以网络小说为例,如今网络文学将传统的叙事模式、叙事时空拓展开来,文学创作虚拟性的开发有一种带入性,也符合当下年轻人的思维方式,这给我们纯文学的书写方式有很大的刺激。他的长篇小说《血色莫扎特》,将雅文化的思想性与通俗性结合,进行了新尝试。
深圳大学教授南翔从“都市与乡村的双重视角”展开论述,他认为学者小说不一定是技法上的问题,学者是擅于思考的,但也不能放弃观察和体验,把这两者结合起来,有了思想性、文学性、当代性,会有更多的创作主题,才能将有独特性的好小说呈现给读者。
香港浸会大学副教授葛亮从小津安二郎等日本作家入手,表述小说对于“物”的描写的感悟。他的小说创作更注重写匠人,以科技、温度、光感、数据做尺度,描写器物与人的交流。他的小说《瓦猫》注重非物质遗产的描写。
苏州大学教授汤哲声提出中国当代文学呼唤学者通俗小说,当下的创作必须面对社会、面对读者。评论家陈歆耕认为学者小说暴露的问题常常是将太多的思考放入了作品中,把小说写成百科全书,用概念代替了原本的故事性。其实没有特殊才华的学者写不好小说。
复旦大学教授栾梅健分析了学者小说特点与创作困境。他认为学者理性的思维相对比较纯粹,学者小说如何能雅俗共赏,推向更广大的读者群,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学者小说与其他的类型小说是不同的,学者小说必须具备风度,具备鲁迅的“魏晋风度”,学者小说应有精神的高度,不能刻意追求雅俗共赏。
上海大学教授郝雨细致分析了学者小说的文化气度,通俗文学与纯文学的融合的方式:如《卧虎藏龙》将个体的生命体验融入小说结构中;可借鉴金庸小说中将传统文化与人的文学融合在一起从而完成人的构建。
研究和思想碰撞让学者小说焕发新生机
上海大学教授葛红兵,探讨“故事”与“事件”之间的关系,他认为“事件”还不是“故事”,“事件”没有被赋予意义的时候并无用处,“意义”是“事件”进入“故事”的渠道,可以通过将“故事”科学化的类型学研究,打开“事件”和“意义”之间的关联。
学者小说的提出是源于现今小说遇到瓶颈期以及对文学精品的渴望。复旦大学教授王宏图以堂吉诃德形象的经典化,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李洱的《应物兄》为例,论述小说形式和文体的多样性,他认为观念性和技巧性强的小说可能少一定的可读性,但是重要的文学探索,因此在小说创作中,在传统的小说叙述方式上要有拓宽,但不要完全颠覆。
评论家王雪瑛从几部学者的长篇小说来分析学者小说创作的文学特征。她指出:“学者的小说创作关注不同的历史际遇中的个体精神世界,以面对时代镜像中个体心灵史的叙写,来呈现自我对历史与时代的认识,从而开始自我的追寻与文学世界的建构。”
复旦大学教授栾梅健评议了学者的发言,他指出:学者能够将自己的生活和学术经验上升到文学层面的创作经验。西北师范大学教授徐兆寿提出三对关系:学术与作家、学者与作者、人与世界。上海师范大学副教授朱军分析了当代城市知识分子写作的忧郁美学。他认为忧郁不是从心理学意义上来诠释的,其实是在本体论意义上的一种解释。作家周励讲述了影响她一生的二战追踪与极地探险之旅。同济大学教授张生认为:作家访问世界的过程,也是访问自己精神世界的过程。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杨剑龙主张讲述有意思的故事,他认为不管小说的观念如何,只要能够将自己的生活经验带入文学创作,努力创作出具有自我生活感受与体验的小说,都能够为当代小说创作带来新的生机。他以自己的长篇小说《金牛河》的创作,谈论他从生活到创作的感悟。
浙江传媒学院教授刘业伟以“启蒙”、“创意”、“媒介”为核心关键词,认为从“五四”至今的小说变革与小说的雅俗之变有关,文学的发展伴随着表达方式的变化,但是文学的创意是不变的。
同济大学教授万燕认为学者需掌握三种书:纸张之书、自然之书、生活之书。学者小说需要关注学养、智商和道德问题。南昌大学教授袁萍指出小说创作同样需要生活的广阔性、情感的丰富性。小说应该具备开放性和差异性,学者小说也应该是丰富多样的。
上海师范大学副教授刘畅认为学者小说的作者是某领域的研究专家,贯穿作品中的是知识分子对于自我、历史和精神的反思及问题意识。学者小说需要注意的问题:学者小说概念的泛化,如何写好小说,规避理性太强和情理趣难以平衡的问题。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殷国明、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刘忠、上海师范大学教授黄轶分别对如上的发言进行了评点。他们认为,学理层面对于学者小说概念下定义是必要的,学者小说是一种值得研究的文学现象,学者小说也会因为新的研究和思想碰撞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作者:虞涛
编辑:周艺评
责任编辑: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