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亮点
◆ “欢庆之云”——既是对1851年落成的首届世博会场馆伦敦“水晶宫”的致敬,又是对未来的隐喻。
◆ “历史河谷”——高深的峡谷状内凹空间,既具建筑表意的浪漫色彩,又与建筑形体的组织、观展流线的串联有很好的契合。
◆ “城市园林”——在“云柱”和“河谷”之间,有序展开了十个大小不一、高低错落的室外庭院,既联通了不同的功能空间,又颇具文化意味。
“一切始于世博会”——这是人们对世博会传播世界先进文明成果的由衷感叹,也反映了世界人民对这项盛事带来的惊喜始终抱有期待。170余年来,每一届世博会都如璀璨的烟花,绽放完毕就消失在了时空里。为了留存这一浓缩了人类文明发展史资料、物品,传播世博会活动知识,再现世博会历史长河中的动人故事,延续感人的世博会故事,上海市政府和国际展览局合作共建世博会博物馆。2017年5月,世博会博物馆落成于上海的浦江之滨,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唯一全面展示世博会专题的博物馆,也是国际展览局唯一官方博物馆和官方文献中心,它记录了中国2010上海世博会的盛况,也向世人展示了自1851年以来的历届世博会,被称为“承载欢乐记忆的容器”。
作为世博园区浦西片区第一个启动的城市公共项目,世博会博物馆既要讲好世博会的故事,又要给城市增光添彩。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旨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显然,浦江两岸世博园区的建设理当成为诠释“城市”“美好”的典范。根据后世博规划,浦西片区将建设文化博览区,与北面的南外滩金融集聚带连成一体,主要发挥文化博览、创意产业、商务办公三大类的集聚功能。
自落成之日起,世博会博物馆就以灵动的造型、时尚的外表、精巧的空间吸引了公众的目光。其云状玻璃体与被精致勾勒的异形块体、开放错落的入口广场、兼具粗砺质感和精致做工的时尚表皮、起伏紧凑的观展流线,充满了故事情节,亟待人们一探究竟。
摄影:邵峰
对话城市与公众:以开放、友好的姿态向城市打开
世博会博物馆的周边大多是2010年世博会的场馆,虽然有些已经被拆除,但仍充满了世博时代的记忆。作为一个新建的公共建筑,世博会博物馆需要考虑其与环境的关系,需要把握分寸感:既要承载历史记忆,展现“世博精神”,便于人们重温世博会的欢乐记忆,又要有面向未来的态度,在新的时代中寻找与城市的对话,为城市贡献活力。显然,世博会博物馆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世博园区后世博发展的水准,它的定位将引起城市滨江地带的连锁反应。
立足于讲好“世博故事”、留住世博记忆,弘扬世博精神,世博会博物馆与城市的对话、与城市公众的对话是极其重要的。是开放还是封闭?是高高在上、以轴线对称来塑造公共空间的仪式感,还是以平和、自然的表情来接纳公众?世博会博物馆的设计师很明智,在建筑体量和高度基本确定的前提下,以开裂的体块化整为零,以自由、奔放的云形玻璃体串联各块体,依托各异形体块之间的“峡谷”空间和穿插其中的玻璃体,形成了一座向城市打开、对公众包容、友好的奇妙建筑。
从城市的视角来看,世博会博物馆的形体呈外方内柔,其面向入口广场及黄浦江的两个面打开较多,其余两面(北面、西面)较为规整。建筑面向世博园区的主界面是开放、灵活的,其各个入口的视觉形态是奔放、有趣、友好的,对公众有很强的吸引力。从邻近的卢浦大桥远观,整个建筑群如数块裂开的巨石,包裹着中间的云形玻璃体,形体关系灵动错落,轮廓线呈微妙的丰富。对于前来观展的公众,穿过陈列着历届吉祥物、纪念碑、旗林、艺术装置等的入口广场,从建筑的东面、南面可以循开放的台阶、廊道、平台自由到达建筑的各个入口。
摄影:邵峰
公共建筑与城市公共生活密不可分,两者和谐共生,就会促使城市公共空间萌发新的生命力。世博会博物馆犹如一座“开放市民公园”,通过其馆内的展厅、文献中心、图书馆、特效影厅、办公、青少年文化中心、咖啡厅等功能空间,为公众提供了城市的“多样生活”,可以容纳观摩求知、亲子活动、时尚派对、周末聚会、学术论坛等多场景,为“城市公共生活”增加了更多实践的可能性,鼓励公众去探寻、发现、体验和分享……
区别于大多数博物馆的并联布置方式,世博会博物馆在常展流线上选择了强制性的串联式流线。8个常设展厅从世博会的创始到未来,按世博会历史的时间顺序一一展开,具有一个连续的“叙事性”路径。此外,世博会博物馆也没有与展示伴行的展厅交通空间,这部分空间被融合到展厅内部,结合展品设定流线。串联后的展厅按照每3米的高差递进,到达展厅五之后,再按每3米的高差递减,并回到出发大厅。这条流线并不是水平直线型的,在剖面上随着外部的“河谷”高低起伏。利用高差关系将原本就是黑暗封闭的展厅空间上下错动叠放,实现了内部功能空间的集约性和交通面积的最少占用量。
由于上述的展厅布置方式,除了入口处的公共大厅(常展序厅)外,公共空间被最大程度地“挤出”到室外,与城市空间融为一体。6米、12米、18米、21米等多个标高的室外平台和连廊犹如一张立体的网,覆盖了从北至南的所有公共空间,也把原本属于“室内”的公共空间成为了城市空间的一部分,让临展流线、 “云厅”流线、公共服务流线等与室外公共平台相连,让公众可以直接从城市公共空间直接进入。
摄影:邵峰
定格瞬间与永恒:以“欢庆之云”“历史河谷”隐喻过去和未来
世博会是记录人类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高度浓缩和发展的驿站,其无论规模大小,每一届博览会都会使人类文明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作为世界“建筑”的博览会,世博会的大多数展馆都会在当届展览结束后拆除,很多经典作品也成为了每个时代的烙印。世博会博物馆是一座永久性建筑,它既要留存150年中发生的美好过往,定格历史长河中的每一个动人瞬间,也要为未来预留故事空间。面对这个挑战,建筑师以具想象力的建筑语言来转译了“瞬间”与“永恒”:即以剔透变幻的“欢庆之云”来表现“瞬间”的爆发张力和对未来的向往,以厚重沉实的“历史河谷”来表达“永恒”的历史积淀。
由钢与玻璃建构的“欢庆之云”既是对1851年落成的首届世博会场馆伦敦“水晶宫”的致敬,又是对未来的隐喻。它形体自由、轻巧灵动,充满科技感,其独特的云形悬浮钢结构壳体,既有形体的张力,又为建筑提供了一个独一无二的云厅。支撑“欢庆之云”的是三条扭转收分的云柱。云柱在建筑中部扭转展开,并相互联系,逐渐与建筑顶部形成一个完整的曲线流畅的轮廓。 “云柱”矗立在“河谷”内,似透非透,具很强的艺术感,也支撑起了悬浮于建筑之上的独立的空中特展区。三根云柱里,北云柱内部是“水院”,西云柱里嵌有一组镜面旋转楼梯,南云柱里容纳了一个观光电梯,它们以实体构件阻挡了视线的穿透,为建筑内院空间增加了“层次”,也保持了玻璃形体的纯净感和未来感。
由建筑体量开裂、倾斜后形成的“河谷”,也是建筑师的神来之笔。以高深的峡谷状内凹空间来隐喻代表永恒的“历史河谷”,既具建筑表意的浪漫色彩,又与建筑形体的组织、观展流线的串联有很好的契合。 “河谷”与绿地、庭院、平台、广场共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公众可以顺着场地从城市自然进入博物馆内,再借由河谷分流至平台、展厅或者广场。为渲染深谷的环境氛围,建筑选用了红铜色的铜铝复合板幕墙,色泽深邃,意蕴恒久。
“欢庆之云”和“历史河谷”不仅只是一个形式符号,它们还有机地串联了观展流线、场地、功能空间等,并赋予了场所以人文情感。在“云柱”和“河谷”之间,有序展开了十个大小不一、高低错落的室外庭院。这些标高不同的室外平台或庭院,既联通了不同的功能空间,又颇具文化意味,犹如楔入建筑的城市园林。在这些不同标高的开放庭院中,低层庭院为水庭院,其极简的几何线条具东方文化概念;中间层的庭院以枯山水为主题,表意万物生长、孕育生命;较高处的庭院有“茂盛繁华”的意向,体现了孕育之后的蓬勃生长。这些庭院空间既有单独的“故事情节”,又环环相扣,自然形成了“常设展览”的完整展现,与串联而成的室内展厅一起打造了一个“承载欢乐记忆的容器”。
摄影:邵峰
拼贴质感与时尚:以充满科技质感的表皮语言来传达活力
世博会博物馆的建筑外表皮极具表现力,其三角形透明玻璃构建的“欢乐之云”、米色石材幕墙与红铜色铜铝复合板幕墙“镶拼”而成的异形块体、深邃曲折的“历史河谷”虚实对比强烈,表意形象,构造精致,颇具海派时尚感。
世博会博物馆的玻璃云由3730块三角玻璃组成,其独特的“悬浮钢结构壳体”是一种不借助外部结构的自承重结构体系。不同于结构支撑加表皮的常规钢结构形体做法,世博会博物馆玻璃云形体的围护结构与支撑结构是无缝连接的,其幕墙的划分逻辑完全对应结构布置逻辑,幕墙构件干净利落,最大程度地保证了形体通透性和视觉连续性,具纯净的几何美感。为了营造“历史河谷”的经典感、永恒感,建筑师仔细推敲了材料的质感、色彩,对选用的红铜色铜铝复合板做了全天候使用效果模拟,观察它们在日晒风吹后是否仍饱含时光的痕迹。最终的幕墙采用了由铜板加铝板后衬蜂窝板的特制“铜铝复合板”,在兼顾控制造价和保证幕墙强度的前提下,创造出充满时光痕迹的肌理和纹路。对于这1万余平方米红铜色铜铝复合板的安装,设计师对板材的块面大小、分缝位置做了1∶1的做法比较,最后确定了采用横向线条划分,以6种标准板材随机组合、层间错缝的搭接方式来安装铜铝复合板,以粗犷又精致的肌理来表达时间的磨砺感。
摄影:邵峰
看似随机的建筑外立面,其每一个细节都对应着功能与技术的合理性:如随机的外立面开窗形式与室内房间的视线都有着一一对应的良好关系;为了恰到好处地遮挡“欢庆之云”楼板下方的空调机组,釉面玻璃的打点密度是经过精确计算的;河谷的铜绿幕墙上设置有可替换的板块,可根据布展需求定制相应的纹理或文字,作为展品的一部分,用以强化世博会的历史记忆……
世博会博物馆是上海首个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性的博物馆,作为“世博精神”的载体,它以开放、友好的姿态向城市打开,以富想象力的形体语言表述了瞬间与永恒、未来与历史,以具科技质感和时尚精致的表皮语言来传递活力,既创造了具有包容性、吸引力和灵活的城市公共空间,也诠释了当代技术和艺术的自然融合,为城市的发展和创新注入新的活力。
作者:王海松(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教授)
编辑:周敏娴
责任编辑:黄启哲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