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探索助力对口地区乡村振兴新路径,实现非遗传承+产业发展双赢。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2018年以来,在国家多部门的支持下,许多地区大力开展“非遗+扶贫”工作,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振兴传统工艺。截至去年6月,各地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超2000所,带动非遗项目超2200个,带动近50万人就业、20多万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在“生产性保护”的努力下,众多乡村特色文化资源在今天的价值,正被人们重新认知、界定。
随着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上海对口帮扶将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迈上新台阶。在未来的帮扶过程中,如何让非遗在助力乡村振兴中发挥积极作用,体现其应有价值,成为值得探讨的话题。
特别是,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建立东中西部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作机制,鼓励东部加强对中西部的协作帮扶。正着力提升软实力的上海,在东西部非遗协作上,将扮演重要的角色。
湖北夷陵,谢蓉(右二)等将艾草、中华鲟等元素加入特色非遗“牵花绣”手工艺品中。
“造血式”帮扶
如果没有上海的支持,“牵花绣”就没了
湖北宜昌夷陵许家冲移民新村,被称为“坝头库首第一村”。19岁时,谢蓉成为三峡库区第一批移民,跟随父辈们一起离开了原先的家园,搬迁到这个村子。
2012年,谢蓉组织起姐妹们,成立了宜昌绣女工艺品专业合作社。那时恰逢十字绣风靡全国,她们便把自己平日里绣的十字绣拿到景区试水,结果因为“不够特别”而无人问津。
有干劲,更得有策略。什么才够特别?谢蓉想起了峡江地区的特色非遗——牵花绣。“小时候觉得它好漂亮,所以特别喜欢看奶奶绣,我的枕巾就是牵花绣做的。”谢蓉说,那些漂亮的绣画,缤纷了她的童年。
2014年作为种子老师,来到上海市静安区社会组织联合会,参加以手工和营销为主题的培训,由此为她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返夷后,谢蓉充分考虑市场因素后决定,一方面提升技艺,一方面凝练特色。她在移民新村收集了数十件老绣片,向仅存的几名老手艺人拜师学艺;与此同时,她和姐妹们开发出旅游产品“中华鲟艾草布艺挂饰”,还试着将当地的艾叶填充到绣品里,打造“手绣+艾草”的生态特色文化理念。
路子找对了,销路也打开了。渐渐地,产品开始走向全国市场。在静安区社联会的牵线下,谢蓉还和上海市乐创益公平贸易发展中心合作,通过“手工艺+旅游服务”模式,带领更多移民创业就业。现在,夷陵当地掌握牵花绣技艺的人员已超过1000人,年产值超过千万元。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果没有上海在理念和渠道上的支持,别说产业,估计‘牵花绣’这项非遗已经消亡了。”如今,再回想起这段创业之路,谢蓉脱口而出的是“特别感谢上海”。
对于中西部非遗的保护传承,上海持续不断“输血”的同时,在基础设施、产业扶持、人才培养方面给予大量帮助,不断增强“造血”能力。
在班利村,这个拉祜族传统舞蹈“摆舞”的发源地和传承基地,由上海援建的展演中心为乡村振兴带来了新希望。
“有位上海企业家看完演出后,立即捐赠了20万元,这让我们全村人特别感动。但更让我们终身铭记的,是上海在东西部协作中,开辟了‘拉祜文化兴县’新路径,通过资金政策支持、管理经营模式创新、文化演艺宣传等多种手段,塑造优化拉祜非遗品牌,让我们长久受益。”云南省澜沧县班利村委会党总支书记、主任赵黑大说。
牦牛绒湿毡技艺培训现场。
“浸入式”帮扶
他们来高原不是蜻蜓点水,这是特别让人感动的
在雪域高原,牦牛绒这种温暖又珍贵的材料,上千年来温暖着一方百姓,也是高原生活的一部分。
“过去,我们的帽子大多用羊绒做的,下雨、下雪,一沾水就很重。要是能用牦牛绒——牦牛身上最纤细的、在头颈附近的绒毛制作,轻得很,不太沾水,那该多好。”青海果洛手工编织技艺传承人卓玛吉坦言,由于采集牦牛绒要靠人手工一点一点去扒,受限于牦牛绒处理的技术,她很少做牛绒产品。
后来,通过参加上海大学承办的“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卓玛吉成为一名地地道道的牦牛绒纺织及制作技艺传承人,“牦牛绒的毡化需要不停地揉搓,因此对制作者的耐心与定力有较高的要求。是上海的老师、设计师讲述了牦牛绒制作时的要点,为我们带来了新的理念、想法和灵感,一起开发了牦牛绒的包袋、毛毡、挂件。”
青海果洛德昂洒智藏书法技艺。
果洛德昂洒智藏书法银饰系列
“随着生活水平提升,人们更看重产品的品质、样式与时尚度。非遗要走进现代生活,就必须敏锐把握住这一时代变化趋势,在产品设计中融入现代审美。”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教授章莉莉表示,“上海大学驻青海果洛传统工艺工作站”挂牌以来,组织多批果洛地区非遗传承人到上海美术学院进行研修培训,以“强基础、增学养、拓眼界”。许多传承人回到当地再次进行创作、制作时,其产品更加符合现代审美趣味和生活需求,如“格桑花”藏银锻造服饰系列、“果洛的祝福”德昂洒智藏书法挂画系列、“舞动的果洛”树脂银饰茶具系列等,获得了国内外市场的好评。
“我们非常珍惜在上海与老师、设计师、企业家深入接触学习的机会。但更让我们没想到的是,培训结束后依依惜别时,上海老师口中的‘我会来看你’成了现实。”4000米海拔之上,学员们见到老师,热泪、拥抱轮番上演。有一位藏族姑娘,甚至一晚没睡,连夜用6小时梳理传统发辫来见老师,如同迎接盛大的节日。
“上海大学的老师,通过在上海办班,提升藏族手工艺人的技巧,唤醒牧民的市场意识,当地非常感激。但更让当地干群感动的是,他们并非蜻蜓点水,也不是拍脑袋上项目,而是克服高海拔低温缺氧的影响,设置固定的工作站,每年都深入深山腹地;克服语言障碍与牧民沟通,总结剖析藏族手工艺传承遇到的瓶颈以及与市场衔接中的难点堵点,并主动为手工艺品提供展示平台,联系市场潜在客户。”上海援青干部、果洛州玛沁县副县长马辉表示,能将身心“浸”在高原帮扶,是果洛最为看中的,玛沁县政府已与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民族手工艺合作开发框架协议,探索更多样、更深入的帮扶协作。
云南楚雄彝绣惊艳上海时装周。
“全方位”帮扶
通过上海大平台,彝绣登上国际时装周T台
在云南楚雄州直苴村,有一个延续1300多年的传统节日——赛装节,被誉为“最古老乡村‘T台秀’”,而彝绣也正源于此。
彝绣图案精美色彩艳丽,是彝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表达和载体。“彝绣也面临着传承难题。”赛装传承人殷必聪表示,如果一直坚守深山,灿烂夺目的彝绣文化迟早会凋零。
在最迫切的时刻,上海非遗帮扶力量伸出了橄榄枝。东方国际集团利用上海在集聚国际国内文化资源、文化资本和文化消费市场上的平台优势,协助楚雄打造“千年彝绣·时尚新生”帮扶机制。借助旗下“TOP100全球设计师联盟”,彝绣的美被“剥开”重新“再造”,先后登上了上海时装周、纽约时装周的舞台,“感谢上海这个大平台,彝绣走出大山、走进生活;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登上了国际时装周T台。”楚雄州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说。
“一场秀,只有几十分钟。如果仅仅像烟花一样,砰的一下没了,就无法成‘势’。我们把彝绣请到上海、纽约,绝不仅仅是为了走秀。”王露表示。
在上海援滇力量的推动下,彝绣正迈向时尚化、国际化、产业化的“星光大道”。在生产方面,彝绣合作社建起来了,绣娘们的心聚起来了,在家门口就实现增收;设计方面,沪滇携手探索传统彝绣与现代时尚的完美融合;工艺层面,合作推动当地非遗传承人群技艺和文化的提升;在产业发展和开拓市场上,上海企业做得更多、更深、更广。
这正是“全方位”的帮扶。
西藏拉孜堆谐。 新华社发
前端的田野调查,上海积极介入。西藏拉孜县,各种文化遗产遍布各乡。“拉孜县文化遗产调查项目”被写入援藏资金项目建议书,决定对县内现存的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和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以及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且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进行深入调查。
新疆喀什十二木卡姆亮相上海。
终端的市场开发,上海也有着成熟的资源与经验。正如民俗学专家刘魁立所说,“没有群众的欣赏和关注,非遗就没有了社会基础。就好比戏曲没了观众,怎么传下去?”青海的《格萨尔王传》唱响大世界,西藏的“堆谐”“藏戏”亮相国际艺术节,新疆的“十二木卡姆”原创音乐剧在上海巡演,这些对口帮扶地区的灿烂非遗在上海绽放耀眼光彩,获得了大量关注。
而在章莉莉的心中,已经在筹划今年的研培回访计划。她始终难忘,去年果洛之行的最后一天,工作团队幸运地遇见了彩虹,“因美丽相遇的东西部非遗帮扶,将如彩虹般充满希望。”
专家访谈 | 建立东中西部非遗保护协作机制,正当其时
访谈嘉宾:
@文旅部非遗专家库成员、北师大社会学院教授萧放
@上海(复旦大学)扶贫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小林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手段
文汇报:如何看待非遗在乡村振兴中的影响和作用?
萧放: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文化的振兴。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乡村重要的精神支撑,是农业文明传承的生动见证。利用非遗资源,可以让乡村公共空间更充实,更具有文化的味道。与此同时,非遗与现代文化的结合,也可以成为现代社会乡村生活的组成部分。从文化的角度来看,这就是非遗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价值。
王小林:在助力对口帮扶地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的过程中,特别需要发挥当地的比较优势。兼具区域特色、民族特色、历史文化特色的非遗,正是这些地区独具特色的资源,可以依托相关的产业来推动发展。这样的产业具有文化、生态、绿色、可持续的特点,非常有前景,有能力成为西部乡村振兴的“未来产业”。
文汇报:在助力对口帮扶地区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建立东中西部非遗保护协作机制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萧放:无论是东部、中部还是西部,各族人民共同生活在祖国大地上,积累了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遗多处于交融复合的共享状态,大多是中华民族共享的文化内容与文化符号,因此,保护非遗这块全民族共同的文化资产,便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手段。
资源非常好,但知名度、非遗价值的发现不够,是西部非遗的总体特点。由于社会发展的因素,西部非遗保存得更加质朴,氛围也更加传统。但对非遗的保护意识、总体投入上却未必超过东部,资金缺乏,设施不足;保护人才缺失,包括非遗保护的人才,申报评估的管理人才,以及标准认定、判断非遗价值的研究人才都不足,导致非遗传承利用、自我保护、自我修复的能力和理念都很缺失。
东西部协作将打开人才、资金、理念的流通通道。首先,人才培养上,东部高校资源丰富,能为西部培养他们所匮乏的高端非遗研究管理人才;通过职业学校的联合培训,也有助于输送技艺传承的人才。其次,东部资金相对充足,能够支持西部非遗设施建设、调查记录、并通过专题项目等形式,开展产品联合开发、文旅融合开发,并利用东部丰富的媒体、平台资源,提升非遗的知名度。
上海有能力成为讲好中国非遗故事的最佳故事员
文汇报:在协作中,需要重视哪些问题?
王小林:第一,要注重保护和培育非遗现代产业体系。这个产业体系的“点”是非遗本身,这是最具特色的宝贵的民族文化资源,但其辐射范围相对较小,它处于内核圈。中层圈,是着力培育与非遗“点”相关联形成的区域特色产业体系,挖掘当地更广泛的文化、生态资源,培育起可持续的、有价值增值空间的新业态、新服务,它的关键是形成非遗现代产业链,即“线”。外层圈,要把东西部、国内外贯通,打造依托非遗“点”和“面”的文旅融合、农旅融合、城乡融合的立体产业体系,它是非遗现代产业体系的“面”。
第二,利用科技和数据新要素驱动。过去,西部非遗大多“藏”于深山之中,传承面临严峻挑战,帮扶也显得难以找到抓手。如今,有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和平台的支持,东部可以利用科技、数据、平台等优势,协助西部地区建立起非遗数字化、可视化、开放化的数据库,在社交媒体上用多种传播手段提升其知名度、美誉度,这样让非遗插上“互联网翅膀”,在全世界低成本、广范围传播。
第三,建立完善的利益联结机制和带贫机制。在非遗产业的开发中,坚持保护、传承、共享的发展理念,不能由一家大公司“一包了之”,要鼓励小微企业、合作社、低收入户纳入现代非遗产业体系,建立起完善的利益联结机制,助力西部地区低收入农户可持续增收。
萧放:首先,东西部协作的关键是造血,特别忌讳短期行为,忌讳不做调查,拍脑袋上项目。
其次,要保持西部乡村非遗的品质特性,重视人、地、物的有机结合,强调自然生态、人文生态和产业业态三态并重,充分保护非遗的文化肌理,加强非遗核心内涵的传承,尊重非遗持有者的感情。当非遗与产业两者结合在一起时,要尊重非遗的价值观和文化灵魂。如果丢弃了非遗的内涵,仅仅为了借助技艺或者形式去发展生产,只留下外壳的“非遗产品”就只是“产品”,而不是“非遗”。
我们既不能仅仅强调非遗的原真性、本真性,不予改变,也不能市场需要什么,就去生产什么,要尊重非遗传承的原则,把握好“度”。
文汇报:协作能实现双赢吗?
王小林:双赢是显而易见的。首先,从国内循环的角度来说,欠发达地区保护、传统和发展非遗,并构建起非遗产业体系,创造了就业岗位,提升了居民收入和福祉。东部地区充分发挥新要素优势,实现了消费升级,老百姓幸福指数提升。通过各地各族人民之间文化的欣赏与交流,进一步促进了民族团结、融合和精神层面的聚合。
其次,从国际循环的角度来说,文明的传承和交融,价值是无限的。西部地区收获了更多的关注,而拥有国际大都市软实力的上海,有能力成为讲好中国非遗故事的最佳故事员——通过其极为出众的平台资源和技术手段,有望为中国与世界打开一扇重要窗口。特别是疫情之下,让许多期待了解中华文化的外国人,通过他们感兴趣的非遗去感受真实的中国故事,体验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共同拓宽情感和价值观的联通。
让世界民心相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才是建立东西部非遗保护协作机制的最终价值。
作者:赵征南
编辑:付鑫鑫
责任编辑:范兵
图片来源:除署名外,均受访者供图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