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尼·狄德罗(Denis Diderot,1713-1784),法国启蒙思想家、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家、文学家、美学家、翻译家,“百科全书派”代表人物。狄德罗一生著述颇丰,其中《拉摩的侄儿》被恩格斯誉为“辩证法的杰作”,《宿命论者雅克》被米兰·昆德拉誉为“十八世纪小说艺术的最高成就”。因其对后世的影响,又被誉为当代欧洲小说的奠基人。
近期,上海译文出版社推出了由北京大学法语系教授罗芃主编的“狄德罗作品集”前四卷,包括他的哲学代表作《哲学思想录》(卷一)、小说代表作《拉摩的侄儿》(卷二)、《修女》(卷三)和《宿命论者雅克和他的主人》(卷四)。后续还将出版包括《怀疑论者的漫步》《狄德罗戏剧集》等在内的4卷作品,计划于2022年推出。
十八世纪初期到末期,启蒙运动在法国风起云涌,在这个思想空前活跃的时代,诞生了一大批影响后世的伟大人物: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布封等等。德尼·狄德罗,正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
狄德罗出生于法国一个普通工匠家庭,在1729年进入巴黎大学学习,1732年获得文学学士学位。他最广为人知、最重要的贡献,无疑是以二十年之功主持编撰了法国历史上第一部《百科全书》(全名《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和工艺详解词典》,通常称为《百科全书》)。此书是18世纪启蒙运动的最高成就之一。
此外,狄德罗对哲学、文学、戏剧、美学等都有许多杰出的贡献:作为哲学家,他倡导形而上学辩证法和认识论、唯物辩证主义和契约论;作为美学家,他提出“美在关系”说,《论美》是建立唯物主义美学的一次重要尝试;作为戏剧家,他的戏剧创作思想,即关于创立“严肃剧种”的理论,在文学史上产生了划时代的意义;作为小说家,他“开创了现代小说的先河”。
而狄德罗对后世的影响力在两百多年后也并未消逝。在消费主义盛行的当下,短短一篇《与旧睡袍别离后的烦恼》,因其触及的消费主义或配套效应,被美国社会学家朱丽叶·施罗尔定义为“狄德罗效应”(Schor, Juliet B. The Overspent American: Why We Want What We Don't Need),并为广大读者所熟知和讨论。
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狄德罗的思想及其作品所具有的丰富性与现代性。狄德罗的思想有着帕斯卡尔所称赞的“敏感精神”,对许多问题有极为精准而深刻的洞察力,这使得他的思想有独特的面貌和复杂多变的形态,激起一代又一代的研究者从其著作中源源不断地发现新的思想闪光。这也正是对“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读狄德罗”的一个最好的回答。
在上海译文推出的四卷“狄德罗作品集”中,《哲学思想录》是“狄德罗作品集”第一卷,并收录了主编——北京大学法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罗芃专门撰写的两万多字的序言,以及《哲学思想录》和《论盲人书简》两篇。
其中《哲学思想录》是狄德罗第一部个人著作,于1746年匿名出版,引起巨大反响与争议并一度被禁,是他作为思想家、哲学家的奠基之作。
《论盲人书简》全名《写给明眼人看的关于盲人的书简》,1749年6月在伦敦出版,是国内首次翻译。本文从盲人的认知问题出发,对上帝造物的信条提出了挑战,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经典著作。作品出版后,狄德罗于1749年7月24日被捕,在温森城堡关押了三个月。此后他再也没有公开出版个人著作。
《拉摩的侄儿》是“狄德罗作品集”第二卷,收录《拉摩的侄儿》和《这不是故事》两篇。
其中《拉摩的侄儿》是长篇对话体哲理小说,在作者生前并未发表。1805年,歌德首先将其翻译到德国。1821年,根据狄德罗的手稿整理的《拉摩的侄儿》才首次在法国出版。《拉摩的侄儿》是一场对话,也是一场争论。谈话的一方“我”是代表普世价值的哲学家,另一方是音乐家拉摩的侄儿,一个穷困潦倒的青年。两人在咖啡馆遇到并攀谈起来,言语间充满了嬉笑怒骂、嘲讽思辨,被恩格斯誉为“辩证法的杰作”。《这不是故事》是一则短篇,讲述了两个爱情小故事。
《修女》是“狄德罗作品集”第三卷,以书信体小说的形式,讲述女孩苏珊因家庭偏见被迫成为修女、辗转几家修道院的生活,展现她所遭受的不公平境遇。这不是一部简单的反教会、反教权的小说,它所反对的,是道德偏见,是非人性,是陈旧固化的社会秩序……多层次的内涵让这部小说成为一部复杂耐读的作品,以动人心魄的语调写就,被誉为“一部最激烈和最勇敢的书”,也是狄德罗创作生涯中阶段性的代表作。
《宿命论者雅克和他的主人》是“狄德罗作品集”第四卷。故事从雅克和他的主人一段漫无目标的旅程开始,关于主仆二人,我们既不知道他们的身份,也不知他们何去何从,他们在途中讲着各自的经历,对当时社会的流行议题,从小说艺术、宗教、阶级到男女关系、道德伦理等问题不断加以省思和辩论,是狄德罗最多评论也最多改编的作品。
米兰·昆德拉对它赞誉有加,称之为“十八世纪小说艺术的最高成就”,并著有《雅克和他的主人》以示致敬。
狄德罗评价自己说:“一天中间我有百张面孔,我宁静,忧伤,幻想,温柔,粗暴,激动,热情。”他是一个在各方面都极具挑战性的人,对传统和现实秩序大胆地调侃、嘲讽、抨击,语言泼辣,甚至有点放肆。他倡导充满激情的生活,倡导把社会团结和同情作为道德的基础;他对科学和艺术感兴趣,认为爱欲是创造意义的方式。这些观点今天看来仍然很新颖、很有必要。
启蒙时代倡导理性、科学与平等,是了解现代社会的一把钥匙。所以,相对于他的同时代人,伏尔泰与卢梭,狄德罗的学说不够激进和系统,却意外地在现代社会找到了意义。
狄德罗生前,他的代表作《拉摩的侄儿》《宿命论者雅克和他的主人》都没能出版。但之后却为他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关注。马克思说狄德罗是他最喜欢的作家,孔德说他是18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实证论的重要先驱。文化多元论者赫德尔引述了狄德罗对文化和语言的观察。
“狄德罗跟科学家和诗人一样,是一名观察者。但是,在他这样做时,他也没忘记那些受苦受难的人们。这些知识分子的品质,或者启蒙思想家的遗产,对今天的知识分子来说依然有价值。”
编辑:蒋楚婷
责任编辑:朱自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