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语写作的过程当中,作家语言风格的拓展,并不仅仅止于表达的怪异和先锋,或是修辞上的花哨、炫技,而应需要有超越语言变化的更深刻的人性、宇宙观等坚实的内核。”诗人欧阳江河评价赵丽宏新诗集《变形》,“语言平实,忠实于他自己这一代人的语言,表达和经验是配套的,忠实自己反而可以写到深处和背后。”
《变形》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收录了赵丽宏两年间创作的66首全新作品,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价值的追寻。书中凝练节制的语言,透着含蓄深沉的爱,尤其是《母亲的书架》格外打动人心。“我年轻时候写诗,讲究写得漂亮,文字优美华丽,其实我没有这个能力。想想一些伟大的哲学家,他们一辈子在不停地寻找、思考、追问,我们每个人也身处这样的过程中。真实的思想,平实的话语,往往却可以使读者产生共鸣,这就是诗的魅力。”赵丽宏说。新书《变形》首发暨“回望自我,凝视世界”诗集手稿展在上海民生美术馆举行,包括《变形》手绘手稿在内共计60幅,诗集20余本将展至7月16日。
在书中,许多平凡物象,如窗帘、小提琴、流水、天平、鸟笼、门铃、陨石等,都升华为生命意象,甚至连气味和触感等不定型的事物,都巧妙化为浓稠明亮的呓语。当文字与感官、现实与抽象在诗句中共存,日常生活与想象中的世界也有了联系。生命过程中细碎平淡却耐人寻味的体验凝结成诗句,不着痕迹地将目光转向对生命本质的探寻。
在作者看来,写诗是他生命的秘密,诗歌是他的“生命史”,如今这个秘密呈现在大家面前,读者都可从中读出不一样的内涵。刘家祯现场朗诵诗作《母亲的书架》——“是真实的故事,不是虚构的传说。我的98岁的母亲,在她的床头,搭起一个隐秘的书架……书架上层层叠叠,陈列着我送给她的书,从第一本年轻的诗集,到老气横秋的散文,还有那些让我返老还童的小说,那些疼痛变形的文字游戏……”
多年来,赵丽宏坚持用手写进行诗歌创作,保持着在手稿上信手画图的习惯,“写不下去了就在旁边画几笔”。欧阳江河认为,当读者的目光进入手写体,仿佛这些字有了呼吸、手感,与诗人一起游弋精神世界。
<<<延伸阅读·新作速递
作家、评论家张柠长篇小说新作《春山谣》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讲述上世纪一群未满二十岁的上海青年,来到长江中游春山岭乡村的故事,新的环境给青年们带来震撼,新的生活时刻在考验着他们。与此同时,原本寂静的山村、小镇也发生了一系列微妙变化。与学者王鸿生、张生、项静围绕“城乡对峙与对话:老青年新话题”展开对谈时,业内评价,《春山谣》是一幅动态的图景,较早的城乡碰撞,增加了文学内部的张力。
作为张柠长篇小说三部曲创作计划的第二部,它与2019年出版的《三城记》一起,书写父子两代人迥然不同的青春故事。如果说《三城记》是“80后”的都市青春,《春山谣》就是“50后”的乡野青春。乡村生活奠定了整部小说基调:扎实,辽阔,顽强的生命力和无尽的感叹。
贾平凹七十岁之际推出全新散文集《人生从容》,作为《自在独行》姊妹篇,新书浓缩了他的人生观——“从人生的态度来对待,为什么起这个名字,实际上对一个人来讲,他各个生命段完成各个生命段的事情,比如说小时候,小时候就好好玩,当学生就好好读书,工作以后就把工作做好,到老年以后就过好老年生活,每个时段都是从容的。但是从整个来讲,对人生命运的态度,有句话是这么讲的:不管坏事、挫折或者是好事情,尤其不好的事情到来的时候,你是没有办法改变的,而能改变的是你面对它的态度,有了这个态度以后对于突然而来的灾难,就知道应该怎么去对付,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的‘从容’。”
作家刘震云长篇新作《一日三秋》是一个因画而生的故事,也是一个因笑话而生的故事,将人生置于“笑与苦”之间,用一句顶一万句的笑话,道破生活严肃与轻松,瞬间与永恒。书中角色陈长杰、李延生、樱桃三人在剧团因演出《白蛇传》而结缘,在说笑间生情,演绎了一场比《白蛇传》更为奇幻、比花二娘的笑话更为莫测的人生大戏。
作者:许旸
编辑:王筱丽
责任编辑:王彦
来源:出版方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