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可能成为演员、不配站在台上’,从小就有这样的观念输入到我的身体里。”被粉丝称为“天花板舞者”的胡沈员,曾因身体条件的约束限制感到迷茫,直到有一天老师告诉他不妨试试跳现代舞。“当我真正去跳现代舞的时候发现,‘会跳舞’其实比外在条件更重要。现代舞者会生活、会呼吸、会关照自己和他人,才会让身体语言有所表达。”
日前,2019《舞蹈风暴》冠军获得者、青年舞蹈艺术家胡沈员做客上海东方艺术中心《LuTalk · 青年中国说》,为现场观众讲述自身在曲折中找寻合适道路的经历,解构现代舞的共鸣与契合,分享他创作灵感中闪烁的微光。前昨两晚,胡沈员带着编导处女作《流浪》登台东艺;7月,他还将在杨丽萍舞剧《十面埋伏》中重塑独一无二的虞姬。
对现代舞的美感追求,让他彻底焕发心中的热情
胡沈员坦言,他学舞蹈的过程很艰难,从最初对舞蹈的不理解,到今天站在舞台上成为一名演员,经历了多次转折。在专业舞蹈中的身材比例,都是审美抉择的重要标准之一,受限于条件的胡沈员,也曾被断言“不可能成为演员”。但他始终认定,除了程序化地模仿和复制现有的舞蹈成果,舞蹈一定具有更多的方式和形式。
在一次老师偶然的提点下,胡沈员开始接触现代舞。出于对现代舞的美感追求,让他彻底焕发心中的热情。当超脱于成果化的舞蹈语汇与专业化的技术基础,现代舞对于愉悦与真诚的表现力有着更为开放性的包容,也随之有了更多的表现空间。胡沈员现场提到,最为享受的一次舞蹈经历,是当自己的气场与舞台的空间相融合,在自如地控制中做到极致地表达。
“‘会跳舞’是什么意思呢?动作里能够抓取到信息,好比我们轻轻一个抬手,轻轻一个抬头,都可以用要求去规范。我的手要经过15度还是45度;我的手经过45度的时候,头要开始发生变化;当眼球望到某个点的时候,身体要启动……这些好像程序一样输入身体,然后去完成。”胡沈员说:“但这些很硬的要求,并不代表我们心里就有触发。所以,‘会跳舞’要先会呼吸、会关照自己和他人,才会让身体语言有所表达。”
《LuTalk·青年中国说》是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携手上海自贸区陆家嘴管理局、陆家嘴金融城发展局打造的一档艺术脱口秀,也是陆家嘴金融城国际文化成果展示和服务平台的重要活动载体。
在流浪的遐想中追寻远梦,赋予自然界细微之处诗意的表达
在现代舞中,胡沈员审视知我,与自己对话。一片落叶,一淙流水,自然界细微之处都能被他赋予诗意的表达。“在编排《流浪》中红叶这一段的时候,我想要表达你人生走过每一步和所有人相聚都是短暂的,我们终究是要分别。当这种离别发生的时候,我选择用坍塌的形式去表现的,演员一个一个身体重叠,形成一个画面,像沙一样聚散。但是我们每个人想要重新抓回这个记忆。”
随着创作的深拓,胡沈员对编舞开启了新的认知:“我以前认为身体只有在动的时候,才不空白,才会表达,后来返回去看,发觉反而不动的时候更具有冲击力。”他在追求本我的艺术之路上,不断伴随着追寻与突破,在作品中完成与自己对话,与观众对话,用抽象表达下的纯粹与真实激起观众的共鸣。
胡沈员亲临东艺少儿芭蕾舞团排练厅,分享舞蹈学习的宝贵经验。
从舞者,到编舞,胡沈员不仅打破了旁人对他的“设限”,敢于在道路选择的试错中找寻真实的自我,而且凭借这一份“真实”,让现代舞走进更多年轻人的话题。他编舞的舞段在网上不断流传,被“圈粉”的观众不断涌聚,而他也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团队,在流浪的遐想中追寻更远方的梦。有青年观众坦言,正是在胡沈员舞蹈的影响下,敢于追逐对舞蹈、对生活的热情。
作者:宣晶
图片来源:上海东方艺术中心
编辑:徐璐明
责任编辑:邢晓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