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更新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趋势。除了物理空间的扩容刷新之外,城市生活也面临着数字化的挑战与机遇。如何让文化创新赋能数字之都、为城市的数字化转型注入活力?
前不久发布的《2020数字中国指数报告》显示,2019年数字中国总指数增幅继续保持在73.2%的高位,代表中国数字化水平在持续增长,其中11大城市群数字化指数占比超70%,证明了城市、城市群仍将是未来一段时间数字化和数字经济的驱动中心。
日前在愚园路芊荷艺术空间举办的“水花雅集”青年学术沙龙上,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金方廷通过几组数据介绍了城市更新与数字城市的发展情况,多位沪上青年学者围谈探讨。活动由上海社科院文学研究所主办,城市文化创新研究院下属城市人类学工作室、红色资源创新利用研究工作室、城市与性别书写工作室承办。
上海也正走在推动和实践智慧城市建设和数字化转型的路上——今年发布的《关于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推动“经济、生活、治理”的全面数字化转型,到2025年上海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取得显著成效,国际数字之都建设形成基本框架。到2035年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
新兴的艺术形式如何在数字城市中发挥作用?上海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朱恬骅分享主题讲座《数字城市地方感的艺术重构》,他谈到,城市空间为互联网提供了必要的基础设施,同时也是互联网得以发展的主要处所,而互联网则在结构上保持了与城市的镜像关系。“虚拟与现实的融合成为数字城市的主要特征,比如最近火爆的NFT虚拟艺术,计算机艺术在创作、展览到交易各环节实现了人的重新连接,将网络改造为艺术表达的场所,从而赋予情感价值的寄托。大众自发的对城市历史与记忆的记录、展现和传承的需要,也催生了相应的公共艺术活动。”在他看来,计算机艺术和公共艺术两条路径,代表了当今艺术的两种相互关联的行为模式,在数字城市之中营造了新的“地方感”。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陈云霞以《城市更新与文化场域》为题,从历史地理学角度探讨了城市更新。“无论在时间和空间上,城市是一个有机的系统。同一空间中各种文化景观与社会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城市发展应该是可持续的,建立在一个个相互联系、共生的小系统之上。”她认为,城市更新并不仅仅是建筑的修葺与重建,更意味着需要保护文化场域,做到文化的存续与创新。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牟振宇以上海黄浦江滨江开发为例,认为运用数字化手段,提高公众参与度对于城市更新来说至关重要。
事实上,无论是数字灯光秀,还是扫码“听”建筑故事,城市可漫步、建筑可阅读,正因文化创新和数字化转型,让人与城的互动面向愈发开阔多元。在便捷的公共艺术互动中,市民增进了对这座光荣之城的了解,城市本身也诞生了众多“网红”马路和人气地标。
以全长2775米的百年愚园路为例,既是新式里弄、花园住宅交织的弄堂生活的典型,也是上海城市现代性和国际化、中国近现代史的一处缩影和舞台。上海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徐锦江以愚园路、老城厢、徐家汇等为案例,认为城市内在的文化肌理,铸就了生活空间和城市性格,吸引着游客的脚步。因此,城市更新既要体现城市发展,又要满足民生需求,在社会发展和社区建设上有所建树。“未来的文化创新,可能会集中在以线上内容为核心的数字文旅产业、线上线下联动催生的产业优化升级以及各种类型实体文化媒介的产生等重要领域。只有与当下的时代和生活充分融合,文化创新才能繁荣发展。”
作者:许旸
图片来源:主办方
编辑:姜方
责任编辑:王雪瑛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