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的吴孟超(2011年4月13日摄)。 新华社发 制图:李洁
多平台线上直播刚开启10分钟,仅微博的单一直播间,就已涌入了1.1万人次用户。影片推进的过程中,网友安静地看、静静分享、肃穆地点亮缅怀烛火。直到100分钟后,故事讲完,评论区瞬间涌起刷屏的同一句话——大医济苍生,谢谢您来过!
5月23日,为缅怀并致敬吴孟超院士,以吴老为原型的传记电影《我是医生》在CCTV-6、东方卫视、百视TV等全国范围多个平台播出。该片由上影集团出品,谢鸣晓执导,黄丹编剧,赵有亮等主演。线上线下、全年龄段的观众与网友,借影片走近这位曾以九旬高龄仍不舍一线的院士,更致敬“中国肝胆外科之父”造福民生的至高境界——他的眼前是病,心底是人。吴老曾说:“我是医生,我想背着每一位病人过河。”
深夜,包括电影《我是医生》的出品人、上影集团前党委书记任仲伦在内,人们在网上的留言绵绵不绝——“肝胆相照,大医勤朴济苍生”“他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把他高高举起”“后辈应继承星火,不负先贤望白头”……
吴老曾亲自为影片定名并题写——我是医生
电影《我是医生》首映于2017年,整体创作更是启动于2014年。此去经年,但主创们回想起当年创作时的情形,依然清晰记得吴老身上的熠熠光辉。谢鸣晓说,就像杀青后的无数个日子,闭上眼睛想起吴老,不只是他在手术台上叱咤风云,还有他变形的手指与脚趾,他去手术休息室缓慢疲倦的步伐;不只有他对病人春风十里,遇见不平怒发冲冠的性情,还有他时常的开怀大笑,眼神中的清澈明亮。
“从筹备、拍摄、剪辑、上映,一幕幕仿佛还在昨天。许多次,我们跟着吴老一起换手术服,跟着他走进手术室,亲眼目睹一位九旬老人完成整台手术。几个小时,我们都觉得累,无影灯下的吴老却稳如泰山,很是了不起。”谢鸣晓说,他此后无数次思考过这样的问题:吴老为什么要行医,为什么要建立肝胆外科,为什么从医70多年始终坚持在一线……所有问题的答案,就在片名《我是医生》。
影片从筹备到最终上映,吴孟超院士都给予了艺术创作极大的尊重与宽容,从头到尾,他最坚持的不过两桩事。其一是他对所有医疗专业场景、细节的严谨程度;另一桩是片名的选定。谢鸣晓记得,当时片方提供了若干思路在剧本会上讨论,吴老用了最平实的一个“我是医生”,并在上映前亲自为影片题写片头。
制片人袁孝民的记忆里,也久久留存着这样一个镜头:吴老把手术服往空中一抛,伸出双手,分毫不差地插入袖管。“一生救治了1.6万名患者的医生,‘我是医生’真真浓缩了吴老最朴素的初心。能拍吴老事迹的电影,是我职业生涯最大的荣幸,从中深刻感受到他的人格魅力。”
电影内外涌动着同一种志向——传承,生生不息
作为一部英模人物传记片,《我是医生》可以有太多故事的入口:主人公年轻时毅然回国学医的报国之路,那些创造了国内外多项“第一”的成功案例,大半生桃李满天下的医者传承……电影最终选择的可能是最特别的一种:从吴老晚年时对自己一生从医路的总结与自省中提炼线索,“一把刀、一台手术,只能救一个人,而基础研究能做的,是救治更多的人”。
于是,影片从吴孟超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后讲起,讲述他作为医生,想尽可能“摆渡”更多病人的闪亮医德。
片中有条主线,吴孟超想搭建基础研究平台,扩大实验室规模,他希望得意门生赵一涛能随己投身其中。但于外科“一把刀”赵一涛而言,从手术室抽身去实验室,尤其是要致力于当时还被普遍质疑的干细胞疗法,他的事业前景不啻于“雾里看花”。
对此,吴孟超曾这样回应:
“国家最高科学奖项肯定了我过去的努力。但这么些年,我一直在思考:我的手割过橡胶,描过图纸,但自从拿起手术刀后便再没有放下。我已经90多岁了,还能做多长?不知道。因此我要赶紧建立平台,把这个科学院、研究院建好,把平台建好,再培养人才。有人、有平台,基础研究就能开展下去,20年、30年、40年总能解决问题。到那时,我在天上看。”那一刻的他,不仅是名医者,更是位医学科学的拓荒者。
电影里有一段平行剪辑,是昨天观众重温时反响最热烈的片段。画面里,吴孟超行走在深夜的医院门诊大厅,身后的LED屏亮起,他的眼前闪回半个多世纪前与裘法祖的一段对话,正是在恩师点拨下,吴孟超才选定肝脏外科行医一生。网友留言:“老师的嘱托,吴老坚持了一辈子。作为医学生的我,当将‘成大医’作为我的终生目标。前方广阔,前辈走好,未来的医疗事业由吾辈继续砥砺前行。”
作者:王彦
编辑:范菁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