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人眼里,上海是绚烂缤纷、五光十色的。其实,这座城市,有一种颜色最厚重、最深沉:那便是永不褪色的红。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上海图书馆联手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上海何建明文学研究院,在“世界读书日”别出心裁地推出了“上图之夜:“红星照耀中国——从上海出发”阅读推广活动,从丰厚的红色馆藏资源中挖掘出可阅读的典型,邀请知名作家、研究红色文化的专家学者展开对话,并由表演艺术家对发生在上海的革命故事进行再创作、再演绎,生动呈现这座光荣之城的红色文化底蕴。
“从小爷爷对我说 吃水不忘挖井人;曾经苦难才明白,没有共产党哪有新中国……”在稚嫩的童声演唱中,“上图之夜”拉开帷幕。活动由三个篇章组成,开篇《红色的起点》节选上海作家笔下的红色地标片段,透过一扇门,一条弄堂,一条马路,聆听一百年前的硝烟烽火中绽放的青春与梦想。
老渔阳里的灯光下,谁在黎明中寻找希望?丁玲、王剑虹等来自五湖四海的女生们从哪里起步,改头换面地迎接新生?从生机勃勃的校园到迷雾霭霭的南京路,那顺江而下的少年刻下了怎样的誓言?在朗诵家们的深情的演绎下,老渔阳里、平民女校、南京路等一个个熟悉的地标印入眼帘,铺展成一片独属上海的红色印记。
英雄城市的建立离不开英烈们的牺牲,在龙华烈士陵园,一部凝重的历史在这里书写,一群不朽的英灵在这里汇聚。在第二篇章《血染的风采》中,人们跟随龙华烈士陵园的讲解员、梁波罗、陈燕华等艺术家的讲述,走近那些长眠在这片土地下的人,读一读那本永远读不完的书:一对只留下几行字记录的青年在奔赴刑场的囚车中举行了婚礼,一路群众目送着高唱《国际歌》的囚车缓缓离开,音画交织的一幕令人动容……
很多革命者并没有留下丰碑,而记录他们的文字则成为他们无形的丰碑。在第三篇章《不朽的丰碑》中,用文字为英雄们树立丰碑的作家何建明带着他的新书《革命者》来到现场。《血色玫瑰》《“十一”的歌者》……一个个前仆后继的革命英雄在他的笔下鲜活生动,也经赵静、陈少泽等艺术家的演绎在舞台上绽放光彩。尾声,青年钢琴家宋思衡以一曲气势磅礴的《黄河》将活动推向高潮。
当天,“重温革命之路 点亮阅读星火”建党百年红色阅读系列活动正式启动,将从上海出发,在党史重要节点城市纷纷点亮,策划开展讲座、作品征集、行走活动、文创制作、展览、朗诵、经典阅读会等红色主题阅读活动,共同庆祝建党百年。
摄影:叶辰亮
作者:李婷
编辑:郭超豪
责任编辑:王彦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