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又称紫禁城,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结构宫殿建筑群。说到紫禁城,人们想到的是巍巍宫殿和186万件精美的文物,那关于其地下的故事,我们又了解多少?日前,故宫博物院副院长赵国英在参加上海广播电视台《书声》2020年度文博盛典时透露,故宫“地下的故事”同样精彩。
“我们有一支年轻的团队,一直在做着特别专业的考古工作,用他们的工作方式默默的守候着故宫。”赵国英介绍,2015年,故宫曾对慈宁宫的花园进行过一次考古发掘,发现了一个磉墩。磉墩一般是建宫殿时需要立起大柱时才会出现的东西。这一发现意味着过去这里不是一个空地,而是曾经存在过巨大的宫殿。
赵国英透露,考古人员在隆中门一块发现了元明清三叠层。“也就是说有的建筑被埋在了故宫的地下,在历史上没有记载,但是我们通过发掘补了史料记载的不足。”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1月,故宫工作人员在紫禁城清宫造办处遗址发现大量钟表零件,并再次发掘出磉墩,说明地下有大型宫殿。
不过,赵国英也坦言,关于元代和明代、清代的工程是不是在一个中轴线上,目前在学术界依然有很多讨论,尚无定论。
故宫去年刚刚过了600岁生日,它的城墙能否经得起岁月侵蚀?赵国英透露,2014年一次工程建设时,故宫的考古人员曾对紫禁城东城墙的墙基进行过一次非常专业的考古考察,看到地下有五层地基,每层由一层砖和一层夯土构成,非常扎实。“通过这次发掘,可以告诉大家,紫禁城的城墙非常坚固,大家可以放心。”
当天,《书声》携手七大博物馆(院)长共话文博,除了刚刚度过了600岁生日的故宫;还有享誉文物界的上海博物馆;地处中原沃土、上古文明开源之地的河南博物院,;身居“海丝核心区”,彰显“敢拼会赢”精神的福建博物院;承载民族凝聚力的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汇聚“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的古蜀灿烂文明的三星堆博物馆等。各掌门人纷纷亮出馆藏镇馆之宝,用文物生动讲述中国故事。
作者:李婷
编辑:童薇菁
责任编辑:柳青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