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中,哪本最早传入西方?16世纪之前,西方文明眼中的中国文明是怎样的?
上海图书馆“文明互鉴:上海图书馆徐家汇藏书楼藏珍稀文献展”虽然已于日前闭幕,但引出的话题仍被学界广泛讨论。该展以104种珍稀文献编织起四百年来“东学西传”与“西学东渐”的历史脉络,深刻阐释了“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的内涵,以及上海包容、开放、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底蕴。
这是上海图书馆2020年的年度大展,也是上图第一次以馆藏外文文献为对象的主题展览,展品中近六成是1800年前出版的西洋善本文献,包含了两种“摇篮本”以及国内唯一的1662年拉丁文与汉语对照的《中国智慧》等重要藏品。
古希腊文献记载的中国人刀枪不入,寿命达二百岁
“上海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明末的徐光启以‘中西会通第一人’奠定了上海勇于面对时代变革的潮流、善于学习和接受外来文化的历史基因。与徐光启墓相邻的徐家汇藏书楼,不仅是一座建筑意义上的图书馆,它还以其深厚的文化与历史文献收藏展现了中西文化交流的缩影,是世界三大汉学文献中心之一。”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主任黄显功如是表达了举办此次展览的缘起。
展览共分为六个部分,从“识华观流”“汉学流变”到“中学西传”“西学东渐”,再到“格致互通”,最后汇聚成一条近代上海城市“融会创新”之路。
展览显示,西方文明对中国文明的认知,在时代更替中发生过多次转变。在西方早期的传说与游记作品里,中国是如梦如幻的神秘之地。比如,早在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文献上的“赛里斯”即中国。据传在印度的北方住着赛里斯人,他们身材高大,皮肤似河马厚重,刀枪不入;他们声音洪亮,寿命达二百岁,擅长做生意。这样的认知也被记录在“摇篮本”之一、托名狄奥尼索斯的《世界论》中,代表着古代希腊对当时世界的认识。
另一种西洋“摇篮本”——1480年的意大利文献《曼德维尔游记》是西方“游记汉学”的又一代表著作,十分畅销,在当时的影响程度甚至超过了《马可·波罗游记》。有意思的是,这些游记无不将中国描绘为“遍地是黄金”的天堂。神秘、遥远、富裕、广阔是彼时西方对中国最深的印象。
200年前,中国四大名著已陆续传入西方
随着大航海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欧洲人开始探究真实的中国。1662年出版的《中国智慧》是第一部中拉双语对照的儒家经典译著。上海图书馆徐家汇藏书楼所藏版本是国内的孤本,仅存《论语》部分,已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四书” “五经”之后,中国其他文学作品也开始进入欧洲人的视野,其中包含了四大名著。据介绍,四大名著的翻译都是先有节译本,后有全译本。目前所知最早的四大名著翻译是《三国演义》。英国人汤姆斯将该小说的第八回与第九回译成英文,题为《丞相董卓之死》,发表在1820年的《亚洲丛刊》上。《水浒传》的第一个节译出现在1834年,德国汉学家威廉·硕特将小说第一回和有关武松的片段翻译成德语。
《西游记》与《红楼梦》的翻译相对较晚。记者在现场看到一本由英国人裘里翻译的英文版《红楼梦》,出版于1892年到1893年之间。这本百年老书尽管封面已残缺不全,但煌煌中国古典名著的厚重还是能从中窥知一二。
“西学东渐”里程碑:《几何原本》的传译跨越了200多年
文化的交流是双向的,“东学西传”相对应的则是“西学东渐”。其中,《几何原本》的引进翻译堪称里程碑,它的传译过程足足跨越了两百多年的时光才真正完成。本次展出的三部不同时代的《几何原本》记录了这一段文化交流史上的佳话。
先是利玛窦和徐光启协作翻译了十五卷《几何原本》前六卷,刊行于1605年。两百多年后,同样是来自两个世界的两位学者——李善兰、伟烈亚力在徐光启的故乡上海相遇了,两个人一拍即合,决心完成利、徐二人未竟的事业,经过数年的努力,终于在1858年刊印了《几何原本》后九卷。《几何原本》的故事,到这里才算画上了一个句号。
在本次展览中,上海图书馆从馆藏的珍稀文献中选出了三种具有代表性的《几何原本》:1591年科隆出版的拉丁文十五卷本,清代的手抄六卷本以及存世量极少的1858年后九卷初刻本,可谓《几何原本》的三代同堂,以此纪念在“会通中西”的过程中作出过贡献的中外前贤们。
作者:李婷
编辑:苏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