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群“歪果仁”,在“起点国际”平台上追更《巫神纪》《太古神王》,汇成最早的一批核心硬核读者,引领了海外读者社群建立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他们甚至自发地建立翻译词表,一起刷中国网文,一边留言讨论学习什么是“儒”,什么是“道”……为什么中国网络文学能“火”到全球,自带“圈粉”体质?
2020首届上海国际网络文学周期间,《2020网络文学出海发展白皮书》披露,从2017年建立以来,阅文旗下“起点国际”(webnovel)已上线超1700部中国网络文学的英文翻译作品,囊括玄幻、奇幻、都市等多元类型,内容丰富多样。据阅文旗下海外业务负责人陈姗姗介绍,在起点国际最初建立时,海外读者对于早期特别“硬核”的中国作品非常感兴趣,如《斗破苍穹》《斗罗大陆》《凡人修仙传》等东方玄幻、仙侠类型作品,吸引了大量海外读者。
相比于典型的西方奇幻作品,东方玄幻更加强调普通人的力量与不屈精神。作家血红《巫神纪》中充满丰富独特的东方神话元素故事,“体现敢与天地抗争的中国传统思想风格。他们每个人都是渺小的普通人,但是普通人的力量汇合在一起,就是最强的神。”血红谈到,玄幻题材作品超脱了文化,历史等现实的禁锢,它基于现实,超出现实,容易被全球读者接受。
作家净无痕《太古神王》中,通过描绘一幅古老的东方画卷,诠释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东方精神,“展露了国人自古以来自强不息、敢于与命运相抗争的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净无痕认为,玄幻作品将中国古典神话和现代文化相结合,让外国读者更清楚的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玄幻作品中鬼斧神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同样能够引起外国读者的共鸣。
随着平台加速发展,来自中国的多元品类新作品不断涌现,也为海外读者打开了一个新世界。“一下子体量大了之后,大家的选择面就变大了,海外网友会发现原来中国还有样一些作品,不只是有玄幻仙侠,慢慢整个平台和社区变得更加多样性。”
比如,阅文大神作家齐佩甲《超神机械师》,是一部打造了迷人星际世界的游戏类型作品,蕴含丰富世界观,题材本身相对接近西方幻想文学,但人物性格更偏重东方化和真实感,主人公从追求各种利益的小人物,到给这个世界带去积极改变,成为拯救许多人的英雄。
另一大神作家百香蜜《抱歉我拿的是女主剧本》长期高踞起点国际各大榜单头部,该现代言情作品主要讲述现代中国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更加独立地经营事业与爱情的故事。“故事能够搭载着人类共通的情感,是古往今来、跨越地域文化传播的主力。”在百香蜜看来,女性对于情感的需求、对于事业的追求是共通的,跨越了国家地区、文化背景、人种肤色的差异。“所以当她们阅读到言情题材时,一定也在渴望美满的爱情、励志的人生,也把自己带入了主角的爱恨情仇。”去年,参加起点国际海外的活动时,她和很多国外读者见了面,“虽然言语不通,但当我说到女性一定要有说不的权利时,她们不少人都在点头,我想这就是情感共鸣。”
此外,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尊师重道的《天道图书馆》、弘扬中华传统美食的《异世界的美食家》、体现现代中国都市风貌和医学发展的《大医凌然》、讲述当代年轻人热血拼搏故事的《全职高手》等,都在海外读者中有着很高人气。
网络文学从诞生时起,就广泛吸纳中外优秀文学营养,一方面以自身的东方文化魅力辐射整个东亚和东南亚文化圈,另一方面又因为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丰富的题材进入西方读者的世界,让他们看到奇幻、科幻等类型的东方视角与更多可能。韩国株式会社文笔雅Munpia CEO Shin Dong Woon介绍,韩国读者目前最喜欢的题材是古代宫廷背景的中国小说,尤其是以大女主为特色的《重生之将门毒后》等作品在韩国吸引了众多粉丝。
在阅文集团白金作家爱潜水的乌贼的作品《诡秘之主》的评论区,聚集着大量的情节人物讨论,对剧情走向的猜测。这部以克苏鲁神话为设定内核,创造出蒸汽工业版奇幻世界的小说真正实现了海内外同步圈粉,英文版在Webnovel上线后就迅速成为奇幻题材热度第一书,总阅读量已超2400万。不久前《诡秘之主》泰文版在曼谷首发,亦受到当地粉丝热捧。
中国作家协会网络文学研究院副院长、杭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院长夏烈认为,网文出海中,东南亚具有文化相似性,这是很重要的传播基础。而对欧美来说,能够传达对西方读者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的元素,人们对既熟悉又陌生的东西是感兴趣的。比如奇幻类型,对西方读者来说历史悠久并不陌生,但中国网文加入了很多中国式的元素和想象力,便激起了海外读者的兴趣与好奇心。
随着新时代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更迭,踏着全球文化进一步交流融合的大潮,中国网络文学通过网文出海,正在为全球持续培育源源不断的优质作家。网络文学承袭了中国千年来经典文学、神话传说的脉络,凝聚了东方精神文化内核,同时也彰显出中国现代社会风貌,代表了与时俱进的中国形象,促进了全球的文化交流。文化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年轻的中国网文虽然尚是“萌新”,但带着时代的印记,在世界文学之林,正渐成大树。
在中国作协网络文学研究院副院长肖惊鸿看来,网文创作的全球化,粉丝阅读、表达的同步化和一体化,构造了互联、互通的“网络文学共同体”,世界各地的人们可以通过网络文学完成最深切的精神和文化交流。
在此过程中,对于平台来说,需要快速提高出海翻译的体量和质量,包括付出高额的版权成本、翻译成本等,这也是大平台的担当。陈姗姗还记得,“初起步时,很多同行评价你们真的很有勇气。因为大家一听要翻译那么多中国作品,都觉得这需要付出大量心血和精力。我们坚持持续培养编辑队伍,并给到足够的回报,充分认可编辑在此过程中的价值,如果没有他们的付出和传播,作品就没有那么大的诠释力和传播力进入全球。”她谈到,如今,作者、译者和平台,都相信是能够长期盈利的。”
“之所以行业认为网络文学能够成为新型文艺代表之一,因为是一种产事业融合的文艺。”夏烈认为,在用网络文学传播中华文化的同时,会构成作品和读者或者中国和西方、中国跟世界的一种文化交流机制,然后伴随着这种传播和交流,同时产生了贸易和产业价值。“网络文学在今天的全球和中国的这种双循环,便是一种国内国际双循环,有助于网络文艺在全球的传播贸易交流当中起到更大作用。”
作者:许旸
图片:主办方供图
编辑:徐璐明
责任编辑:宣晶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