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上海人民出版社推出的《大上海》以历史的角度与担当,丰满立体地书写上海城市百年发展史,探寻这座城市的精神基因密码,为上海城市精神和品格追根溯源,其深刻的人文意义引起学界广泛关注。专家们认为,上海城市品格与城市精神一起,既是解读上海过去发展的无形密码,也是推动上海未来发展的深层力量,更是国家和人民对这座城市不变的期待】
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品格。2018年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如是评价上海:“上海背靠长江水,面向太平洋,长期领中国开放风气之先。上海之所以发展得这么好,同其开放品格、开放优势、开放作为紧密相连。……开放、创新、包容已成为上海最鲜明的品格。这种品格是新时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生动写照。”
2020年第三届进博会即将拉开大幕,上海再度成为全球瞩目的“世界会客厅”。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品格从何而来?新时代“大上海”应有怎样的大担当、大作为?沪上出版界集中推出《大上海》《上海城市品格读本》等专著,对上海城市品格、城市精神的由来及内涵给出最新的深入解读。
11月2日,由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文汇报社主办的《大上海》专家座谈会,在“最高书店”朵云书院旗舰店举办。会上专家学者指出,这批体现历史高度、彰显时代精神的扛鼎之作,为上海城市精神追根溯源,是上海史志文化界交出的精彩答卷,也为“四史”学习教育提供了鲜活读本。
“百年中国看上海”,城市品格与精神是解读上海的无形密码
“按上海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力,我们需要这样一本阐释上海、理解上海的书。”座谈会上,文艺评论家毛时安评价,《大上海》是把上海史最新学术思考进行公众化的有益尝试,为上海史研究提供了通俗读物。
摄影:范家乐
《大上海》以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出品指导的大型同名纪录片为蓝本,通过关键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激动人心节点等串起上海170多年历史轨迹,八个章节对应纪录片八集内容。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周武用“大、新、广、深”四个字来形容这本10万字“薄薄的大书”——大上海并不是指地理空间上的大,而是在全球东西两个世界交汇,上海把世界带入中国、把中国带入世界中称之为“大”,在近代以来国家的发展中地位特殊、份量重要、作用巨大;“新”则体现在上海是世界最关注的中国城市之一,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提出新看法,相当不易;“这本书的广度在于,不是就上海论上海,而是把上海置于区域、国家、全球中打量。从世界城市史来讲,上海是复杂的东方样本,书中呈现出上海的丰富性,也就有了深度。”
在上海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汪涌豪看来,全景式反映这座城市的品格精神,上海需要丰满立体的书写,“好的宏大叙事,恰恰源于鲜活生动的局部与细节,而不是数据或史料的单一罗列。”
作为“世界观察中国的窗口”,上海为未来城市建设带来启迪
在学界看来,“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品格,是上海这座城市的灵魂所系和根脉所在,是上海成为“大上海”的生动写照和基因密码,也是上海发展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上海正是靠着这种城市精神和品格,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始终走在全国前列、引领时代发展。
因此,《大上海》不仅给全国读者提供了解和理解上海的窗口,更以“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着眼点,希望给中国未来的城市建设者以启迪与借鉴。上海城市品格与城市精神一起,既是解读上海过去发展的无形密码,也是推动上海未来发展的深层力量,更是国家和人民对这座城市不变的期待。
《上海城市品格读本》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 上海通志馆 主编
熊月之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学林出版社
“城市品格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部分之一,城市品格的研究、城市品格的培育,是关于城市人文远景的自觉追求;全面系统辩证地解读上海城市的品格,能为大众提供了解城市、认识自我的金钥匙。”恰如《上海城市品格读本》作者、上海史专家熊月之所说,作为大型生命结合体,每座城市的自然禀赋、历史传统、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等因素不同,形成不同于其他城市的独特品格。从学术角度来看,上海的城市品格,的确值得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作者:许旸
编辑:范菁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