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站在中原大地瞭望江南,未来的神州多么让人期盼,我们要勾画一幅美丽的蓝图,共产主义 我心中的桃花源……”这是上海歌剧院原创歌剧《晨钟》里李大钊与陈独秀的一段二重唱“她就叫中国共产党”。如今这部作品尚在紧张的二度修改打磨之中,相比于往常在排练厅的引吭高歌,近日剧组来到了上海“红色地标”——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唱响。只见李大钊、陈独秀的饰演者,上海歌剧院青年歌唱家于浩磊、陈朝宾身着剧中的长衫和西装,就在展厅里的李大钊陈独秀雕像前演绎,确实别有一番特别的意义与庄严氛围。
随后,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副馆长徐明还特别为上海歌剧院党员与《晨钟》剧组主创,带来一堂以“共产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筹备与成立”为内容的主题党课。这也是听说《晨钟》故事表现的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先驱坚守革命信仰,为民族探寻道路后,所特别定制的。为的是让演员主创能够更深入、更宏观地了解那段激荡人心的红色历史,让共产主义信仰入脑入心,从而化作舞台上激情澎湃的演绎。
当然,作为文艺工作者,此次在纪念馆的特别演出,也将开启一种文艺党课新样式。即日起,《晨钟》全剧组将作为“一大”活动执行志愿服务队,探索如何让红色题材的文艺新作第一时间走进“红色地标“,与剧场外的观众以另一种形式相见,拓宽民族歌剧的传播半径同时,也让文艺党课不断创新。
“‘晨钟’回响 初心永存——上海歌剧院《晨钟》剧组主题党日”活动由上海歌剧院精心策划,上海歌剧院和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下称“一大”)联合主办。双方特别选在10月29日李大钊先生131周年诞辰。尽管历史上,李大钊未能出席这场大会,但却因共产主义理想的传播和对“中国共产党”这个名称的确立与这红色圣地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所以主办方将活动选在这一天,不仅是希望通过这个活动来缅怀、学习中国共产党早起革命先驱为民族探寻道路、为革命奔走呐喊、为共产主义慷慨赴死的精神,同时也希望以特殊的情景党课,在这个神圣的红色地标,用“晨钟”的歌声迎来首批参观者。上海歌剧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范建萍说,“作为一个有着红色基因的历史悠久的专业文艺院团,上海歌剧院历经四年排演《晨钟》这个剧,坚持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创作方向,这是艺术工作者的使命。而把这部作品带到中共一大,用艺术化的手段再现李大钊与陈独秀相约建党的场景,不但能够更好地传播作品,同样也能服务剧场外的普通人,以此丰富大众观展体验。”
要知道,作为一个庄严肃穆的红色纪念馆,过去观展体验通常是相对静态的,而音乐是动态的,是具有律动性的,它能够更好地带领观者走进历史,调动情绪,从而深切感受先辈们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这一次的试水,是为了日后与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进行长期合作探索,找到一种新的文艺党课呈现样式。当天现场,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向上海歌剧院《晨钟》剧组颁发证书,宣布《晨钟》全剧组将作为“一大”活动执行志愿服务队,剧中的主要演员们也上台穿上了志愿队黄色志愿服。之所以愿意进行这样的尝试,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副馆长徐明解释说,希望充分挖掘利用好上海深厚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通过与艺术院团的合作,创作更多的红色主题经典之作,让观众通过沉浸式的体验,更加直观地感受革命者激情澎湃的奋斗精神,让红色基因融入城市血脉、根植市民心中,进一步传播好红色文化。
而在上海歌剧院副院长张庆新看来,成立志愿服务队,则有助于青年文艺工作者进一步俯下身来,扎根人民,潜心创作。他说:“希望我们的艺术家们能在艺术服务中学习和感悟先辈们的革命精神,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把握人物,促进对人物的塑造,传达剧目所要突出的精神与主题。”
在这个过程中,年轻人确实有收获。不管是参演情景讲演,还是聆听定制党课,都让于浩磊感触颇多:“能在一大会址这个富有历史意义的地方演唱建党内容的音乐本就让我激动不已,而徐馆长的这堂党课,更加深了我对这段历史的理解,我能感受到先辈们凝聚的力量,为信仰而战、为理想奋斗终生的精神。”而饰演剧中琴君的青年歌唱家徐晓英则表示:“每一次接受党课教育都给我新的体验,也让我更理解了革命先辈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做出的种种努力,从而体会到现今生活的来之不易。”
据了解,修改打磨过后的《晨钟》“2.0”版本将在11月28至29日在上海大剧院上演。此后,该剧有望登上北京国家大剧院的舞台,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
作者:黄启哲
编辑:张祯希
责任编辑:邢晓芳
图:叶辰亮摄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