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参加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健在的志愿军老战士老同志等颁发“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彰显了我国不畏强敌、维护世界和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定决心和信心。上海越剧院王文娟、周锡发、陈妙菊、唐月瑛、陈佩华、王佩珍、施斌富等7位同志荣获“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
“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获得者介绍(按年龄排序)
王文娟,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越剧“王派”艺术创始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952年7月参加中央军委总政治部文工团越剧队。1953年4月,赴朝鲜前线慰问演出,后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停战谈判代表团政治部文工队,荣立二等功,并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三级国旗勋章。1957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17年,荣获“第二十七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终身成就奖”;2019年,荣获“第七届上海文学艺术奖终身成就奖”“中国文联终身成就戏剧家”。
周锡发,原上海越剧院二团乐队演奏员。1947年11月参加革命工作,先后参与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南下战役、抗美援朝等,在部队中他勇猛作战先后立下大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1次。1955年8月进入上海越剧院二团担任乐队工作,擅长小提琴演奏等。
陈妙菊,二级演员。1948年5月参加革命工作,1949年参加华东军区第三野战军文工一团担任演员,曾参加过抗美援朝慰问演出长达半年以上。1950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获军区政治部机关党委颁发的延军先进分子及“三八”红旗手等称号。1974年进入上海越剧院担任学馆主任及退管会工作。
唐月瑛,原上海越剧院二团演员。1952年7月参加工作,随上海“玉兰剧团”集体参军,到原总政治部文工团越剧队工作,1953年4月,随队赴朝鲜,深入前线慰问演出,全队受到志愿军政治部通令嘉奖。1954年1月,根据中央指示要求,随越剧队集体返回地方工作。
陈佩华,1952年1月参加工作,1952年7月随上海“玉兰剧团”集体参军,到原总政治部文工团越剧队工作,1953年4月,随队赴朝鲜,深入前线慰问演出,全队受到志愿军政治部通令嘉奖。1954年1月,根据中央指示要求,随越剧队集体返回地方工作。(图为陈佩华儿子代为领取)
王佩珍,1952年7月参加工作,随上海“玉兰剧团”集体参军,到原总政治部文工团越剧队工作,1953年4月,随队赴朝鲜,深入前线慰问演出,全队受到志愿军政治部通令嘉奖。1954年1月,根据中央指示要求,随越剧队集体返回地方工作。转入上海越剧院后先后担任演员及教师工作。
施斌富,原上海越剧院二团乐队演奏员。1952年7月随上海“玉兰剧团”集体参军,到原总政治部文工团越剧队工作,1953年4月,随队赴朝鲜,深入前线慰问演出,全队受到志愿军政治部通令嘉奖。1954年1月,根据中央指示要求,随越剧队集体返回地方工作。
老艺术家、老同志们不怕苦、不怕累,放弃了舒适和安逸来到战火纷飞的战场,冒着枪林弹雨、顶着烈日寒风,上火线,下坑道,冒着生命危险为前线志愿军战士们带去上百场慰问演出。
他们作为越剧艺术工作者,心系国家命运,将生命置之度外,不畏艰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们在艺术上追求改革创新,在越剧艺术发展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无愧为德艺双馨的人民艺术家。老师们这段辉宏的历史是一堂最为真实、生动、鲜活的党课,剧院后辈们充分感受了到他们的精神力量,激发了爱国热情,备受鼓舞和鞭策。我们将始终铭记老干部的历史功绩,倍加珍惜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传承他们的光荣传统,形成崇尚先进、敬爱英雄,为党、国家和人民建功立业的良好风尚,努力发扬越剧艺术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积极的文化引领作用!
来源:上海越剧院
编辑:王筱丽
责任编辑:宣晶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