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
几天前,B站UP主“黑泥王子”发布了第36支Vlog(视频播客)“我的波波”。尽管全程没有介绍,可粉丝却一眼认出镜头里认真上妆的“波波”便是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中“小裁缝”的饰演者、1997年生人何俊波。而这位UP主正是剧中李侠的饰演者、上海歌舞团“荣典·首席”王佳俊。
从2018年12月27日上传首支Vlog记录《永不消逝的电波》首轮公演台前幕后算起,王佳俊的Vlog以另一种方式见证这股红色风暴席卷全国的足迹。其中,有一路上观众制作的角色钥匙扣、手工玩偶;也有他自己不到24小时完成演出、排练,又因伤病进医院检查的艰辛。而这背后,也正是上海深化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一团一策”的最终旨归——出戏,也出人。
杂技剧《战上海》
6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14次会议强调,国有文艺院团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中坚力量,要以演出为中心环节,激发国有文艺院团生机活力。而对于改革开放“排头兵”的上海来说,2015年启动的“一团一策”改革,也在打响上海文化品牌三年行动计划的推进中,展现出涉入“深水区”的活力与韧劲:从作品看,中宣部“五个一工程”评选中“上海出品”连中六元,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和杂技剧《战上海》入选“2020年度全国舞台艺术重点创作剧目名录”;从数量看,2019年18家市级国有文艺院团新创(含改编)大型剧目109部;从经济效益看,2019年演出收入3.03亿元,完成演出10790场。而眼下,上海更是快马加鞭,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首批公布的39个重点文艺创作项目国有院团贡献三分之一……“一团一策”的助力下,上海18家国有文艺院团成为建设亚洲演艺之都、繁荣国内文艺创作、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当之无愧的主力军。
让演出市场与剧目创作真正形成良性互动
10月17日是国家扶贫日。上海越剧院的扶贫题材越剧《山海情深》特地选在这一天首演。擅长才子佳人古装戏的江南剧种,何以挑战重大题材现代戏?“是文艺工作者身处伟大时代的使命所在,更是‘一团一策’给了我们沉下心来打磨精品的底气”,上海越剧院院长梁弘钧如是感慨。要让拥有庞大受众的院团从丰厚
“家底”中起身,勇闯创作“无人区”,首先要解决吃饭问题——在财政托底、政策基金扶持资助的同时,更要激发自身在市场遨游的生存能力。
“一团一策”分类改革之下,上海越剧院兵分三路展开全国巡演,年巡演行程达到上万公里,扩大了上海越剧影响力半径,也让商演收入连年上涨。“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这也让受疫情影响停演大半年的剧院一样有底气推掉下半年40场商演,集结全剧院力量完成《山海情深》的创排。而这样的阵仗,梁弘钧说过去只在殿堂版《红楼梦》中出现过。
敢于向陌生领域、重大题材攻坚在上海不是孤例。首批39个重点文艺创作项目中,上海昆剧团郑重交出《红色娘子军》的选题,上海歌剧院《晨钟》精益求精,上海交响乐团以《中国颂》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上海沪剧院和上海京剧院则分别在打磨《一号机密》和《北平无战事》的基础上,进一步加码《陈毅在上海》《龙潭英杰》的创排……可以说,上海国有文艺院团在贯彻落实深化改革“以演出为中心环节”的过程中,正在形成市场与创作的良性互动,并驾齐驱。
上海昆剧团昆剧 《临川四梦》剧照
如果说自上而下的引导政策给予了潜心创作的底气,那么量化指标补短板找差距则时时上紧院团奋进的发条。每年年初,18家院团“掌门人”都会经历一次 “一团一策”大考,演出场次、演出收入、获奖情况都会被专家拿着放大镜和计算器严格“过堂”。第一年考核,上海昆剧团团长谷好好拿出年演出300场的“傲人成绩”。没想到评委马仲器一针见血:“这里面有100多场是公益演出,虽有良好的社会效益,但综合下来单场收入并不高。”一语点醒梦中人,正是那之后,《临川四梦》的全国巡演开始酝酿,商演场次连年增长,足迹更是遍布美、德、奥、俄、日等多个国家。
当市场活力充分调动起来过后,大考也提高了难度和要求。在打响上海文化品牌三年行动计划伊始的2018年,“对标最好水平找差距”成为大考关键词。这一次,专家很满意——全球十大舞蹈团年演出100到120场,上海芭蕾舞团已达130多场;团长辛丽丽却很清醒——对标英国皇家芭蕾舞团、俄罗斯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我们差距很大。为此,她提出“打造具有鲜明标识性的中国原创芭蕾剧目”的目标,三年间通过《闪闪的红星》《惊蛰》《绽放》等大小原创稳步推进。也正是这份危机意识,让上芭人在疫情中在排练厅艰难起舞,令“口罩芭蕾”精神传递到50多个国家。
从机制入手为人才“松绑”,以常态化项目铺设加速成长轨道
上海芭蕾舞团演员戴着口罩认真训练
舞台艺术,戏和人相辅相成。有了《永不消逝的电波》这样的现象级佳作,主演获得业务锤炼与观众追捧也在情理之中。从市委宣传部到各院团均不满足于此,而是选择在体制机制上,将“一团一策”细化为“一人一策”精准培养,以职务序列改革提升待遇、通过常态化项目鼓励演职员孵化作品参与国内外节展赛评,为他们提供满满的获得感、激励他们的进取心。
何俊波就是上海歌舞团团长陈飞华从解放军艺术学院找来的好苗子——这一年,歌舞团一口气吸纳三名军艺应届毕业生。而他们也不负伯乐期待。入团不到一年的何俊波,凭借自导自演的《看不见的墙》在第十一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当代舞、现代舞评奖拔得头筹,为团里赢得这一单项奖的最好成绩。而这背后,是院团鼓励年轻人创作的孵化机制“在路上——艺术创新扶持计划”与成为《永不消逝的电波》助理编导的珍贵机会。前者给予的资金资助和专业指导,与名导的“外脑”指点,让湖南小伙选择上海歌舞团“既能上台跳舞,又能同时锤炼编舞技能”的朴素愿望以最快速度圆梦。
上芭对于人才培养同样“分秒必争”。透过打破年龄、资历的“艺衔制”职务序列改革,一批新锐快速脱颖而出。1996年出生的戚冰雪,因19岁拿下第五届上海国际芭蕾舞比赛金奖,在“艺衔”考核中一路加速,成为仅次于两位首席明星的“主要演员”,与首席吴虎生搭档主演一批重头大戏,并成为第二届“上海青年文艺家计划”中年纪最小的入选者。今年,她更凭借《茶花女》拿下第30届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新人主角奖”。
舞台上95后已绽放光芒,幕后80后也在承担更大的职责。《山海情深》主演之一樊婷婷,还有另一个身份——红楼团建团史上第一位80后团长。作为相对冷门的“金派”青衣,她在带领团队的巡演中获得管理与艺能的双重历练。记得去年团队辗转多趟火车北上内蒙古,在零下20多度极寒天气、多人生病的情况下,完成了高水准演出。当听说通常晚9点提早回家的当地观众,硬是守到了10点多大戏落幕,樊婷婷觉得“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涉入深水区的“一团一策”改革成绩如何?具体到每一位演员的思想进步、专业收获与幸福感,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作者:文汇报首席记者 黄启哲
编辑:范菁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