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梁小明、闫志萍、张磊撰写的长篇小说《西柏坡——新中国前夜的小山村》已在天地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这是一件喜事,可以说恰逢其时。
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喜迎盛事的日子,出版这部红色经典文学作品,无疑是个先手棋,更是为明年盛大庆典奉上的一份特殊礼物。西柏坡,是中国著名的五大革命圣地之一,西柏坡精神作为红色革命精神之一,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重温峥嵘岁月,回望红色足迹,让我们再一次深刻铭记这片圣地,从这里不断汲取前行的力量。
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西柏坡,位于太行山北麓,东临冀中平原,是河北省平山县滹沱河北岸柏坡岭下一个极为普通的小山村。然而,在新中国的历史上,它却令人肃然起敬。
走进这个小山村,走进的是对历史坎坷与辉煌的缅怀。
1948年3月23日,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机关从陕西省吴堡县川口渡口东渡黄河,一路东进,进入山西省临县,经岢岚、神池、代县,冒雪翻越五台山,5月与中央工委在这里汇合,同时进驻的还有人民解放军总部。从此,西柏坡的火炬照亮了全国……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在这里勾画了新中国的宏伟蓝图,新中国在这里孕育成熟。
为真实再现这段历史,该书作者梁小明等人多次实地采风探访,研究和掌握了大量珍贵史资,两年多时间里,他们数次踏上当年中共中央机关东进之路,切身感悟那段不平凡岁月的艰辛与不易。
这是一片让人深深眷恋的土地,是回溯初心、汲取信念和力量的红色热土。站在宽阔的五大书记铜像广场上,作者仿佛听到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隆隆炮响,仿佛听到了翻身农民打土豪分田地时的朗朗笑声,也仿佛看到了西柏坡山坳里点燃的黎明曙光。宏阔述事、生动笔触和鲜活形象,作者为我们徐徐打开“新中国前夜的小山村”的历史长卷。
72年前,这里作为党中央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见证和承载了新中国的成长与梦想,也升腾起全国人民对新中国的憧憬与想往。
72年后,品读这部作品,让我们在重温历史中,深深铭记这块革命的、英雄的土地,铭记这块“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的红色热土。
感悟西柏坡精神
1947年7月12日,中央工委在西柏坡正式成立,到1949年3月23日党中央离开西柏坡,一共 621天。
这621天,是中国革命的伟大历史转折时期。在这里,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指挥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而正是这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实践中,孕育形成了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
西柏精精神,产生于战略决战的殊死搏斗中,产生于夺取全国胜利的前夜,它有大决战硝烟的洗礼,有迎接胜利喜悦的撞击,有摧毁旧政权、建设新政权的种种困难的挑战,更有长期从事农村工作得心应手、炉火纯青经验的升华。
西柏坡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历程上铸造的一座精神丰碑,与“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和延安精神一道,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它凝聚和体现着共产党人从实际出发,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永不停顿、依靠群众,建功立业、艰苦奋斗,为民创业和守业的精神。
作品用大量笔墨,精彩详实地展现了西柏坡精神形成的过程。“我们一不发人,二不发枪,三不发粮,就是天天发电报,就把国民党打败了!”周恩来总理风趣的话语,言犹在耳。尽显了革命乐观主义的举重若轻与大气磅礴。
这种从容和底气来自于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在西柏坡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据统计,在西柏坡的短短10个月里,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组织指挥了24次战役,中央军委发给前线的电报达408封之多。
面临两种前途、两种命运的抉择。党中央果断地把我军发动的大规模秋季攻势发展为就地歼灭重兵团的战略决战,连续并交错导演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历时四个月零十九天,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4万,大大加速了中国革命胜利的进程,成为新中国诞生的奠基礼。
“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的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件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亲骨肉送去上战场……”这首在广为流传的民谣是当年群众支援革命最真实的写照。也是敢于胜利、依靠群众精神内核最直接的体现。
“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小说就塑造了这么一群赤诚的、革命的、冒着枪林弹雨支援前线的父老乡亲。据有关史料显示,仅在淮海战役中,就有80万辆这样的小推车为前线提供物资支援;而整个三大战役期间,有140多万辆这样的小推车在前线发挥着作用。
赶“考”永远在路上
西柏坡是一部“巨著”,从中可以读出苦难到辉煌的奋斗史诗,照亮新时代的“赶考”征程。
1949年3月,一个由1辆吉普车和10辆卡车组成的车队,浩浩荡荡、井然有序地离开西柏坡,一路向北,毛泽同志称之为“进京赶考”。
1949年10月1 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面对30万兴高采烈的群众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毛主席的声音通过电波,传到仍然设在石家庄井陉的新华社广播电台差转台传送到全中国,传送到全世界,传送到滹沱河畔的小村庄——西柏坡。
71年过去,再读到这些字句,依然让人热血沸腾、泪流满面。
“进京赶考”的历史命题,是在中国革命即将胜利、伟大转折就要到来的历史背景下,毛泽东同志基于对中国历史传统和现实国情的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对中国共产党实践经验的历史总结和深刻领悟,对未来革命和建设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的深刻思考,高瞻远瞩、面向未来,向全党同志描绘了新中国宏伟蓝图,发出了“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的告诫。
“两个务必”和“进京赶考”的提出,第一次初步解决了无产阶级政党执政后如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如何实现长久执政和历史使命的重大课题,丰富发展了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和建设的理论。它的提出和践行,有助于党员干部增强“赶考”意识,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克服革命到头思想和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做到掌权不忘责任重、位高不失公仆心,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保持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和对工作的饱满热情。
西柏坡,是“赶考”精神的发源地。此刻,让我们重温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7月11日再访西柏坡时的谆谆告诫:“60多年过去了,我们取得了巨大进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富起来了,但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依然严峻复杂,应该说,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
时代出考题,人民是考官,我们都是答卷人。铭记这片神圣土地,历史之光烛照未来,手抚《西柏坡——新中国前夜的小山村》这本书,让我们时刻铭记:“赶考”是历史赋予我们党的考试,是人民对我们党永不谢幕的考试,“赶考”永远在路上。
出版社供图
作者:齐闯(军旅作家、编剧)
编辑:卫中
责任编辑:邵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