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中华·共饮江河水》民族音乐现场今晚由上海民族乐团和来自上海对口支援七省市的特邀演奏家携手在上海大剧院献演,在“艺起前行”优秀新创舞台作品上海展演中,为线下观众带来了高质量的民乐演出。
藏族传统乐器扎木念、云贵高原的月琴芦笙、新疆的弹布尔等一一与竹笛、马林巴、笙、琵琶等乐器交融对话,通过全新编创的民族音乐作品、富有地域特色的民族乐器将中华大地异彩纷呈的文化魅力展现观众耳畔眼前,以时代脉搏下跃动的生命活力向抗疫英雄致敬、为脱贫攻坚鼓足精神。
隔空创排,民族音乐深度交流融合
音乐会开篇聚焦母亲河长江,竹笛、扎木念与乐队《江源弦歌》以充满民族特色的音乐语言描绘三江源头青海的自然奇景和人文风貌;双二胡与乐队作品《三峡随想》展现三峡精神的坚韧传奇。随后,月琴、马林巴与弹拨乐队作品《彩云悠悠》融合多种云南少数民族音乐风格,以中西合璧的编配,勾勒彩云之南的浪漫仙境;取材于贵州民歌《好花红》的芦笙、笙与乐队作品《红土花开》带领观众走进青山秀水,体验笙歌欢舞的热烈场面;琵琶、弹布尔与乐队作品《天山意象》、人声与乐队作品《雪域吉祥》,则展现西部边疆的浓郁民族风情。音乐会最后的两首作品,串联起一江相连的湖北与上海:民族管弦乐《楚风颂歌》一展荆楚大地的历史风华和激荡情怀;压轴曲目《情满浦江》,则以同心筑梦、携手同行的同胞情深,抒发浩荡江声里的融融大爱。
上海音乐家协会与上海民族乐团自去年起就围绕“脱贫攻坚”主题,开始筹划打造这台音乐会,力求呈现上海对口支援地区的艺术风貌和人文风情。如何最大程度地保留少数民族特色乐器自身音色特质、处理和平衡乐器之间的声音关系,对艺术创作和演绎提出了很高要求。
上海民族乐团团长罗小慈坦言,创作和排练过程受到疫情很大影响,来自其他省市的艺术家早期无法赶来参与排练,上海的演奏家只能找音色相近的乐器代替“隔空创排”。“每部作品都组了一个小群,录下音频、视频后作曲、指挥和首席独奏家不断讨论、修改和打磨。特色乐器、演奏家和乐队的深度融合很吃功夫,但过程的艰难都是值得的。这些宝贵的民族民间音乐深深扎根于人民、扎根于土地,是我们永远都要抓住的民族音乐之魂,从中可以挖掘到很多很好的素材,加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未来创作出更多有温度、有生命力的作品。”
特邀演奏家抵达上海参与排练后,不同地区的演奏家在后台休息时,也常常一起即兴合奏。“这对青年演奏家来说是‘足不出户的采风’,少数民族地区艺术家乐声中来自大自然五彩斑斓的音色,和丰沛的生命活力值得我们学习。”罗小慈说。
致敬英雄丹心,凝心聚力脱贫攻坚
音乐会中多媒体影像与音乐语言的交融呼应,为观众带来了“移步换景、身临其境”的视听体验,雪域云端的净土天籁、彩云之南的绿雾金风、大漠丝路的灿烂云霞一一展现。而展现湖北民族风情的作品《楚风颂歌》,多媒体背景画面还特别选用了八张上海市抗击新型肺炎疫情美术、摄影主题展《召唤》的画作。“每次看到我都会泪流满面。”罗小慈说。
《楚风颂歌》以编钟领奏,雄浑气势中饱含对荆楚大地的深情。1978年曾侯乙编钟于湖北出土震惊世界,这来自战国时期的国之重器,代表了中国先秦礼乐文明与青铜器铸造技术的最高成就。而上海民族乐团的仿制编钟重达2吨,已有21年历史,这件镇团之宝如今再次与当代民族管弦乐队交相辉映,奏响了千古的生命之歌。“赤血精诚,保山河无恙;英雄丹心,令天地回响。写这部作品的用意,就是赞颂大好河山和抗疫英雄的精神。”作曲家李博禅说。
此次音乐会也是来自贵州的苗族演奏家杨昌杰疫情后首次登台演出,他为上海观众吹响了木叶和芦笙。九岁开始,杨昌杰跟着姐姐干农活时,就喜欢在田间吹树叶。长大后他在贵州从事职业教育扶贫,教少数民族同胞吹奏芦笙。杨昌杰告诉记者,“当地有一句话叫‘吹起树叶不用媒。’而来到上海,发现我们平时吹奏的乐器看似简单,也可以来到乐队前独奏,它还有很深的文化底蕴,这让我非常自豪。”
杨昌杰说,在上海的90天也让他感受到这里的都市文明魅力,并更坚定以职业教育推动当地脱贫攻坚的决心。“尤其是垃圾分类,我会把它带回贫困山区,在日常生活和教学中教给孩子。”
本场演出也是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特别推介演出,在上海市委宣传部的关心下,由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上海市人民政府合作交流办公室、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作为指导单位;湖北省音乐家协会、重庆市音乐家协会、贵州省音乐家协会、云南省音乐家协会、西藏自治区音乐家协会、青海省音乐家协会、新疆音乐家协会、上海音乐家协会联合主办;上海民族乐团和上海大剧院共同承办。
摄影:叶辰亮
作者:吴钰
责任编辑:宣晶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