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拉近传统文化与年轻人的距离感?如何让年轻人更进一步深入探索和拥抱传统文化?由五洲传播中心、Discovery探索传媒集团、人民日报新媒体中心、腾讯视频联合出品的纪录片《与古为友》以别出心裁的视角告诉大家:
传统从未远走,它一直是流行文化的良师益友。
在节目中会看到,唱作歌手陈粒在当代摇滚精神与唐朝诗歌间找到了惊人的关联,美籍华裔编舞师余衍林也在传统武术与街舞的融合中体会到了新的境界。
节目共六集,每一集都是一次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流行文化的相遇。每一集中都有一位流行文化的创作者,与一位对传统文化有独到见解的“宝藏”老师,共同完成一次中国文化的寻源与追新之旅。
原来传统文化竟然这么潮!
唐诗真摇滚!陈粒西川溯源嬉皮士精神
2016年,美国著名摇滚歌手鲍勃·迪伦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原因是诺奖评委会认为除了歌手,他还是个诗人。诗人和摇滚歌手原本就有着天然合体的基因。我们以为唐诗过于古老,距离我们当下的日常生活非常遥远。但很少有人知道鲍勃·迪伦和他所代表的嬉皮士精神,最早的渊源来自于唐诗的影响。这是怎么发生的呢?
唱作人陈粒将跟随鲍勃·迪伦诗集的翻译者、著名先锋诗人西川,开启一段探寻唐诗如何影响世界的旅程。以一种平视的态度,进入到唐诗的世界,了解唐诗的写作技巧,还原唐朝诗人的生活方式,感受唐诗中蕴含的对自然、社会、精神世界的关照,获得唐诗在各个领域中能够给予我们的启发。
陈粒和西川在西安相遇,唐朝诞生过的两千三百多位诗人,大部分曾经生活在此。而西安也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摇滚之都。 西川和陈粒在一个摇滚的西安中,寻访着一个唐诗的西安,在二者之间,找到了其不会被时间改变的关联。
“如何传承传统文化?”这个充满了诗意、禅意和深意的唐诗之旅,让答案呼之欲出却并不给出具象的解答,这种手法延续了整部纪录片,每一集都是一个发问、解谜,从而进一步撩拨观众忍不住想要了解更多。
把功夫变成街舞?Franklin余衍林说有何不可
传统文化被人遗忘的根本原因是其实用性渐渐被剥离,让传统文化能“用起来”是《与古为友》想要去尝试完成的使命,只有使用才是对其价值的最大尊重。
李小龙的功夫电影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功夫热潮,于此同时功夫在人们心目中也越来越被神话,以至于人们越来越忽略了功夫或者是中国传统武术的实用性。然而传统武术之所以可以代代传承,流传至今,一定有其存在的意义,那么它对于现代人的实用性和启发性体现在哪?
年轻的街舞舞者余衍林在香港资深电影及电视剧导演陈勋奇的启发下,踏上了传统武术 寻访之旅。他们将探寻传统武术中动作的秘密,从一代功夫大师身上学习传统武术的文化内核,从而探讨传统武术与街舞融合的更多种的可能性。
从表象上看,武术对于身体的使用,兼具柔韧性、协调性和爆发力,这正是舞者不可或缺的根基,breaking、 poppin、locking、hiphop 这些街舞动作能在这样的身体根基下调动出更大的表现力,而从深层次而言,中国武术的文化性更能让街舞的内核更加丰富。
咏春拳是一种必须学以致用的功夫,离开实践,咏春将面目全非。“实践”,就是把街舞和传统武术融合的法宝。
传统从未远走,让传承自然发生
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如果陷入一招一式的模仿,就会变成干枯而没有生命力的标本。如能探本寻源,思考发问,找到其中历经时间考验而不变的内核与支撑,并将其转化为处理当下探索未知的能量与动力,传承就会变成自然的发生。
除了陈粒、余衍林,还有善于山水摄影的中国当代摄影师张克纯、中国第一位同时获得红点、IF、IDEA三项国际大奖的设计师贾伟、原创家具设计师张帆、法国蓝带勋章获得者、分子料理大厨苏启胜,他们生长于当代,也用自己的现代创作获得了不可小视的成就,他们带着自己在创作中遇到的困惑和瓶颈,向传统文化发问,试图找到灵感和答案,而他们的所得也极具代表性和启发性,展示着“使用”传统文化进而自然传承传统文化的绝妙境界。
而带领他们去寻访、发现传统文化的“宝藏老师”们——先锋诗人西川、24节气申遗配图国画创作者林帝浣、艺术家徐冰、导演陈勋奇、艺术家邵帆,他们以其发端于传统文化、基于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创作,为“传统文化”如何在当代繁荣给出了绝佳的范本。
他们的相遇代表着流行文化和传统文化的碰撞,他们在片中的合作也体现着东西方文化的水乳交融,唯有开放的胸怀,和“有何不可”的实践性,才能让“与古为友”和传承自然发生。
据悉, 9月2日,《与古为友》将在腾讯视频隆重首映,和年轻一代一起拥抱传统文化,敬请期待。
作者:抓抓
编辑:郭超豪
责任编辑:柳青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