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早春二月》,道不尽江南烟雨中革命人士对信仰与美好生活的坚定向往,透过诗意的舞步传递江南文化之美。时隔三年,上海歌剧院舞剧团再推原创舞剧。这一次,他们从现实题材转向中国古典神话,拿出一部《嫦娥之月亮传说》,试图以当代人的审美与视角,重新诠释这段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千古传说。眼下,该剧正在加紧排练过程中,计划于9月11至12日两晚在上汽·上海文化广场进行首轮演出。而在本周日(8月23日),该剧两位编导马涛和金美花还将在文化广场“剧艺堂”品牌下率先举办一场舞蹈工作坊,与观众分享创作感悟。
尊重经典文本基础上寄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大爱
其实,这不是上海歌剧院舞剧团第一次触碰“嫦娥奔月”的故事,在此前,舞剧团已排演两版民族舞剧《奔月》,其中更有舞剧大家舒巧的手笔。
上海歌剧院第二版民族舞剧《奔月》剧照
不过,在主创看来, 透过不同时代的不同演绎,不仅可以看到不同的艺术视角和诠释,还会看到不同的时代情怀与审美,留给世人不同的遐想与回味的空间,同时也赋予传说本身更丰富的解读和更鲜活的生命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故事值得被一再全心演绎和创新诠释。为此,该剧特邀编剧曹路生、作曲郑冰、编导马涛、联合编导金美花等一众知名新锐主创,于巨人肩膀上,重新开笔。
既是原创新作,就须沉下心来从一剧之本开始悉心打磨。对于“嫦娥奔月”这个耳熟能详的传说故事,在历史的流传演绎中演化出不少版本。该剧之所以定名《嫦娥之月亮传说》,就是希望围绕嫦娥这一女性视角展开绚烂传说画卷。进而,经过反复推敲和考证,主创选择以“情急无奈”解释嫦娥奔月的动机,在保留原著神话故事和人物正面形象的同时,籍由这一浪漫传说赞颂“嫦娥”为“爱”付出与奉献的勇气——就算天各一方,情亦难舍;更以现代人的视角对嫦娥奔月之后,在月宫的所思、所盼、所愿予以想象与解读,进而贴近当代人对于爱情观与幸福观的倡导。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的一阙水调歌头,给予驻团编导马涛以新的视角,“嫦娥与后羿的悲欢离合,不正是呼应了月的阴晴圆缺?”所以,在用舞蹈再现嫦娥后羿的忠贞爱情,表达“只羡鸳鸯不羡仙”的幸福观之余,他希望也展现出嫦娥对于人间的无限眷恋,寄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愿望。
而在呈现形式和审美风格上,该剧亦有创新。比如通过加重二号反面人物逢蒙这一角色来增加舞剧的戏剧矛盾冲突,给观众以新鲜感。而在审美风格上,主创希望令神秘的东方幻境与极富当代审美的舞台设计、多元新锐的海派气质相结合,让观众们感受到那个耳熟能详的“嫦娥奔月”神话,散发出与以往不同的美学形态。
青年主创为海派舞剧注入新鲜血液
这样一出试图兼顾情节性、思考性、美学意境与神话内涵的原创舞剧,出自平均年龄40岁左右的团队,而包含马涛、金美花在内的五位编舞团队,平均年龄更是只有33岁。他们以年轻艺术家特有的激情和创想,尝试在故事表达融入当代审美的基础上,从舞蹈语汇、舞美服装等各个方面赋予舞剧独特的海派气质。
驻团编导马涛便是其中之一。一路从歌剧院舞剧团成长起来,他不仅编排的舞蹈节目屡获奖项,编导的《舞动opera》《海之梦》等舞蹈专场亦得到观众认可。眼下,歌剧院加大了对青年幕后人才的培育力度,放手将这部原创舞剧交由马涛完成,对他来说意义非凡,这不单源自于歌剧院提供的广阔平台,同样也成就其个人舞剧编导生涯“零的突破”。
而对于杨晶晶、谭一梅、宋雨、李盛钊四位年轻主演来说,尽管舞台经验丰富,挑起该剧大梁仍是不小挑战。要知道,此次舞剧不仅肢体密集度大,要求他们“舞功了得”;同时还要让自己的肢体语言与舞美表达作出更多融合,最终呈现出揉在一起向前推进的特别呈现效果。
而在这基础上,青年演员对自己也有这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尝试通过个人理解,为嫦娥、后羿、逢蒙合心魔四个角色注入更具当代感的灵魂。饰演嫦娥的杨晶晶就提到,她将表演的重点放在其奔月之后的所思所想:“那个离别爱人、离别人间的嫦娥,从不舍到绝望,从无奈到接受,进而祝福天下有情人。”她希望在准确表达这一情感变化的基础上,能让观众感觉到“仙气”。
而对于近期追看综艺的普通观众来说,谭一梅和宋雨这两位主演想必不会陌生。他们在此前热播的东方卫视综艺节目《舞者》中,凭借扎实的舞蹈功底和优异表现“圈粉”不少舞蹈新观众。从荧屏回归舞台,两人一同演绎“神仙眷侣”嫦娥和后羿,也令人倍感期待。
作者:黄启哲
编辑:张祯希
责任编辑:范昕
图:叶辰亮摄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