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在上海书展“恐惧与忧虑:科幻国际潮流与四大母题”活动上,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江晓原与清华大学刘兵教授探讨了世界科幻创作潮流和中国科幻发展路径。同时,由江晓原撰写的《江晓原科幻电影指南》(增订第二版)也在上海书展与读者见面。
《江晓原科幻电影指南》首版于2015年,是一部科幻电影影评精选结集。江晓原在学界开创对科幻作品的科学史研究,将科幻作品纳入科学史研究视野,同时将科学史研究方法应用到对科幻作品的分析之中,给科幻影评带来了全新的思想深度和文本面貌。时隔五年推出的第二版,新增了对《流浪地球》《银翼杀手2047》等科幻电影的评论。
“如果科幻电影满分一百,我给《流浪地球》打八十分。”谈及这部2019年的热门电影,江晓原仍然意犹未尽。他曾经预言:“所谓的中国科幻元年,它只能以一部成功的中国本土科幻大片来开启。有抱负的中国科幻作家和有抱负的中国电影人,都必须接受这一使命。”当时,《三体》电影即将问世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然而至今仍遥遥无期。“中国科幻元年”姗姗来迟,直到2019年初,《流浪地球》横空出世,成为春节档贺岁影片的票房冠军。
“《流浪地球》的成功并不完全在于票房,它的故事发人深省,给人启发。”江晓原强调科幻作品的独特价值,那就是在影片的虚拟语境中,引发不同寻常的新思考。《流浪地球》第一次向世界科幻电影市场输出了一个独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那就是“故土情结”。与西方的文化传统不同,在中国人心中,土地的地位是十分高的。刘慈欣在“地球派”与 “飞船派”的博弈中,之所以选择更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地球派,是出于这个民族对于故土的依恋,因为地球是人类唯一的依托和归宿。
整个活动既是新书发布会,也是一场对于科幻小说发展历程的科普讲座。
江晓原把世界科幻小说的发展历史分为两个主要阶段。法国小说家儒勒·凡尔纳创作了《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等一批脍炙人口的科幻作品。在以他为代表的时代,科幻小说展现的大多是科学的美好。但1895年,威尔斯因小说《时间机器》一举成名,随后又发表了《莫洛博士岛》《隐身人》《星际战争》等多部科幻小说。此后,这种带有科技反思精神的小说就成了科幻创作的主流。
“对于普通人来说,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越来越多的便利,人们很少会去思考科学技术是否还存在不利的另一面。事实上,科学技术就像其他事物一样,也有负面的价值。”江晓原认为,科幻小说作家具有前瞻性,他们可能极度地热爱科学技术,但往往从另一个角度去冷静思考,“能够集中地揭示科学技术负面价值的,正是科幻作品。”
在反思科学的基础上,世界科幻创作被江晓原分解成四大母题,这些题材几乎涵盖了当代绝大部分的经典科幻作品。第一是地球环境的破坏,在很多科幻小说和电影中,地球早就已经被人们废弃,成了是一个遥远的传说。第二个母题是关于基因工程的前景,在一些科幻作品中经常会涉及基因歧视的话题。第三是人类与外星生命的纠缠,这是一个源远流长的主题。第四个母题是造物主和被创造物之间永恒的敌意,这通常会体现上人工智能领域的科学幻想。
西方科幻创作历史已有200多年,中国科幻的发展路径在何方?江晓原认为,从全球角度来看,西方文化圈掌握着强势的话语权,把所谓“先进与落后”等概念强加给其他国家。“中国科幻创作者不必总想着‘赶超’,而应该踏着坚定步伐,走具有自己特色的科幻之路。”他说,“如果一心只想着追赶,可能永远都会跟在别人后面,何谈超越呢?”
刘兵认为,中国科幻创作的崛起任重而道远,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一代代创作者精心耕耘。近年来,一些青年作家书写的网路科幻作品让他眼前一亮,“有些畅销的中国网络科幻小说,往往都不是‘硬科幻’,而是把科幻、修仙、医学、职场、穿越等多种跨界元素融合,具有很广泛的阅读受众。”
作者:宣晶
编辑:郭超豪
责任编辑:邵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