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着绿豆糕,酌饮着黄酒佳酿,正当观众期待主角沈复陈芸隆重登场时,推门进入庭院的却是“林语堂”,娓娓讲述起他翻译《浮生六记》的感慨与心得。跟随侍女的指引,原来二人正在老洋房内静待观众……这便是“2020表演艺术新天地”沉浸式昆曲演出《浮生六记》厅堂版在新天地壹号给上海戏迷带来的别致观演体验,沈三白与芸娘婉转动人的爱情也为节日更添一抹温情。
《浮生六记》由清代苏州文人沈复所作,内容以作者夫妇生活为主线,讲述了平凡而又充满情趣的居家生活以及二人浪游各地的所见所闻,文稿于上世纪初在苏州的冷摊被发现,1877年首次在上海刊行。此番带着新戏来到《浮生六记》的最初刊行地,导演胡翰驰也感慨颇多:“希望通过这部戏,让演员走进老洋房,让年轻人了解昆曲,让戏迷看见苏州。”
“读沈复的书每使我感到这安乐的奥妙,远超乎尘俗之压迫与人身之痛苦。”林语堂英译《浮生六记》时曾有感而发,而厅堂版场景的设置也如这般典雅,园林、菜市、灯会、郊游,四出场景因为老洋房内部独特的结构显得错落有致,得以移步换景地细致描绘二人的平凡生活。沈复时而与陈芸隔着旋梯互诉衷肠,时而独自在二楼徘徊叹息,观众则紧随他们的足迹,近距感受演员的情感与气息。
“布衣菜饭,可乐终身,不必作远游计也。”厅堂版的另一个名字便是“布衣菜饭”版,灵感源于《浮生六记·闺房记乐》原文,剧本取苏州布、苏州衣、苏州菜、苏州馄饨担撰为四折。故事从夫妇告别新婚居住的沧浪亭开始,二人被迫迁居仓米巷,芸娘叠布,收拾家当。而当芸娘斯人已逝后,沈复独留于世,布衣菜饭却皆是伊人倩影,回忆的苦乐交织成茧,如蝶般飞舞于生活的厅堂之中。导演胡翰驰笑着将剧目比喻成沈复的“朋友圈”:“它温情地记录了安静却蕴含巨大能量的生活。”
2018年,一台改编自《浮生六记》、融合园林与昆曲两大文化遗产的昆曲演出进入戏迷的视线,至今13个月的演出季中共演出132场,这样的成绩在国内新编戏舞台上显得相当亮眼。此次《浮生六记》厅堂版正是继2018年8月首演于沧浪亭的园林版、2019年7月首演于法国巴黎的剧场版之后主创团队的又一次全新探索。“不同于可以感知四季变化的园林和仅设一桌两椅的剧场,老洋房沉浸式的环境和编排走位对演员来说也是完全不同的体验。”参加了园林、剧场、厅堂三个版本演出的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一级演员张争耀对记者说道。
据介绍,结束上海的首演后,《浮生六记》厅堂版将于2020演出季进入中国昆曲博物馆驻场演出,与沧浪亭的园林版演出交相呼应。
作者:王筱丽
图片:主办方供图
编辑:周敏娴
责任编辑:卫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