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以其悠久的历史、深厚的蕴涵在世界文明史上独树一帜。随着现代考古学的发展,甲骨文等地下文字资料的大量发现和研究,开启了时代学术之新潮流,也促使出土文献这门新兴交叉学科应运而生,开辟了中国古代历史文明研究的新领域。
以《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为开端,在上海出版人的努力下,《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岳麓书院藏秦简》《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肩水金关汉简》《悬泉汉简》《地湾汉简》《玉门关汉简》《长沙五一广场东汉简牍》等一大批简牍整理项目先后落地申城。上海,这座几乎难觅出土文献的城市,已然成为中国出土文献出版高地。
记者获悉,上海再添重量级出土文献研究学术交流平台——经过半年多的筹备、组稿、编审工作,由上海中西书局与清华大学联合主办的《出土文献》将于下周正式创刊亮相。这是该领域出版发行的首个也是目前唯一的学术期刊。
据《出土文献》主编黄德宽介绍,“出土文献”是近二三十年来才逐步兴起的新概念。裘锡圭先生认为:出土文献指出自古墓葬、古遗址等处的古文献资料(《出土文献与古典学重建》)。作为古代文献的一种类型,为与传世的“纸上文献”相区别,学术界或称其为“地下文献”“新出古文献资料”“古文字资料”等。广义的出土文献,一般指通过考古发现的文物上的各种文字资料,如甲骨文、金文、玺印、货币、简帛、陶文、碑刻、纸本上的各类文字资料等。出土文献研究涉及语言学、考古学、古文献学、历史学等学科,已逐步发展成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近年来,随着出土文献尤其是战国秦汉简的大量发现和研究,出土文献研究成为相关学科持续发展的学术增长点,对有关人文学科的创新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出土文献研究虽然取得了快速的发展进步,但作为“冷门绝学”,其学科理论和研究方法还有待探索总结,新发现、新成果还有待刊布,学术共同体还有待凝聚形成,学术交流平台还有待建构和加强,优秀青年人才还有待培养和扶持。为适应出土文献研究的时代需求,推进出土文献学科的发展,在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所编《出土文献》辑刊基础上,由清华大学与中西书局共同向国家新闻出版署申请创办同名期刊并获得批准。
据悉,《出土文献》计划在每季度最后一月中旬出版。受疫情影响,创刊号刚刚完成样刊,将于下周正式面世,所刊发16篇文章,作者涵盖出土文献学科的权威专家、学术中坚与优秀青年学者,内容涉及甲骨、金文、战国秦汉简帛与学术史,包含甲骨金文简帛文字考释、名物训诂、历史地理考证,以及甲骨分期断代、战国简形制编连等各个方面。
“《出土文献》是本学科领域获批的第一本专业学术期刊,学术界对办好这份新期刊寄予厚望,我们也深感责任重大。”黄德宽透露,该刊的宗旨和目标是:刊布出土文献领域优秀研究成果和最新发现,探索构建学科理论与研究方法,促进学术创新与学科交叉发展,打造国际一流的出土文献研究学术交流平台。为此,该刊聘请海内外专家学者组建本刊学术委员会、编辑委员会和审稿专家库,为刊物发展提供学术支持,并完善了投稿、匿名评审和编校等制度,以确保办刊质量和水平。
作者:李婷
编辑:吴钰
责任编辑:范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