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收工,谢谢大家!”当洪豆豆饰演的战“疫”一线医护人员与家人远程视频的情节拍摄完成,导演俞鳗文宣布上海沪剧院实景小戏《城市温度》正式拍摄完毕。
从聚焦夫妻小年夜为医护人员连夜赶制面包的《阿拉上海人》,到展现上海援鄂医疗队集体出征《一路有你》,再到如今表现城市各行业连续两个月奋战一线岗位,守护城市的《城市温度》,上海沪剧院接连推出三部战“疫”作品,贯穿战“疫”之路上不同阶段、不同行业的感人故事。随着疫情得到逐步控制,参与作品的主创越来越多,到了今天拍摄的第三部,除了几位主要演员,台前幕后的90后成为创作、演绎的主力。
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说:“在这场战‘疫’中,不管是奔赴一线的医护人员、还是守护城市平稳运转的各行业人士、乃至社区街道里帮助居委干部完成防疫工作的志愿者之中,都活跃着‘90后’的身影。谁说‘90后’不靠谱?他们正学着父辈的样子,勇敢担当、默默奉献,让我们感受着安心与力量。”而对于沪剧,“90后”也成为剧院最具创造力和活力的生力军,疫情发生以来,他们不仅在抖音等新媒体平台用“云练功”“云创作”等各种方式扩大沪剧影响力,也沉到社区,成为服务百姓的志愿者。因而,由“90后”演“90后”,有生活,有成长。
白衣天使、社区志愿者、环卫工人与外卖小哥,串起一幅幅有温度的城市画卷
“大伯,麻烦您教教我们的演员怎么扫街。”东平路街头,茅善玉邀请环卫工人参与拍摄。穿上崭新的环卫服,两个“90后”小姑娘学着前辈的模样,笨拙地拿起了扫帚,推起了垃圾车。
而马路对面,穿着志愿者马甲,饰演街道工作人员的“90后”更显老练,测体温、消毒、登记,展现着这些日子群防群控的日常。
选在这里拍摄,一方面这里是沪剧院的旧址,另一方面,得益于沪剧院数十名党员连日来在天平街道担任志愿者,协助居委干部为居民测体温,核验外地回沪人员身份,保管快递和外卖,帮助居民搬送重物等工作,对于片区的环境和防疫流程再熟悉不过。
而《城市温度》讲述的就是这段日子以来,沪剧人所见、所闻、所体验的日常。居委会张主任、小区保安老李、孙家阿婆、笑笑妈妈、警察、快递小哥、外卖小哥、保洁大姐、环卫工人、志愿者……正是剧中每一个人严格执行城市防控规定,默默奉献,点滴汇聚起这座城市的人文温度,汇聚成全民战“疫”的强大精神力。
据介绍,《城市温度》由蒋东敏编剧、俞鳗文执导、洪立勇任唱腔作曲、宋文杰任音乐配器。这次实景拍摄汇集了吉燕萍、王丽君、金玉明、吴争光、洪豆豆、丁叶波、施佳杰、徐祥、沈佳妮、李秉儒、徐响响、刘敏杰、江紫珊、张吟霞、徐文蕾、何凌心等中青年演员和小演员。
通过沪语训练营、校园沪剧大赛成长起来的“00后”“10后”每每都能成为上海沪剧院文艺创作的亮点。这次也不例外,何凌芯饰演的,是奔赴一线医护人员、留守后方的小女儿。“把剧本给我一下!”六岁的何凌芯眼睛不在爷爷手中的饼干,而是在临拍摄前看一眼自己的台词。爷爷怕她紧张,忙安慰“别担心,只有六句台词。”尽管与此前《回望》中戏份吃重的妞妞不同,小戏里何凌芯镜头不多却很认真,俨然专业演员的架势。
而为了保障她和家中老人的生活。吉燕萍饰演的居委会张主任每日为他们送上新鲜食材——刚上市的春笋、蚕豆,还有现杀的活鱼,城市的温度,或许就藏在这充满烟火气的细节里。
从2个、8个再到16个,希望用创作释放一个讯号,战“疫”正迎来春天
告别阴雨,上海的双休日迎来暖阳。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复工复产的有序展开,城市正在春花烂漫中苏醒。
而这一点,从沪剧院的三部作品演员人数上也有侧面体现。从《阿拉上海人》的两人,到《一路有你》的八位,再到《城市温度》汇聚16位中青年演员,拍摄地点也从室内的“一桌而椅”,转向室内外多个场景的实景拍摄。
茅善玉说“我们也希望用《城市温度》这部作品释放一个讯号,战‘疫’正迎来春天。”
这些作品不仅目前在CCTV—11《角儿来了》、上海电视台、纪实人文频道、腾讯视频、哔哩哔哩、爱奇艺、抖音等平台播出,未来还将组成沪剧进社区演出的菜单。“为此,我们计划再创作一部医护人员凯旋的作品。”茅善玉透露,2021年建党100年之际,沪剧院推出反映上海变迁的整台大戏。
即刻记录的同时,还需要日后深入梳理和打磨,提升作品的深度和高度。可以说,这一次战“疫”所聚焦的大城小事,也为大戏积累了大量真实而鲜活的舞台素材:为医护人员送面包的小夫妻,援鄂医疗队白衣天使与家人的依依惜别,为前线医护人员做好后方家庭生活保障的居委干部,在每一个基层岗位上严防死守的普通,商家企业为外卖小哥、环卫工人等户外作业者设置的流动爱心车……
上海的声音就是应该反映现实生活中的故事,就是应该让每个生活在上海的普通人,在剧中看到自己,感受到城市的温度。
作者:黄启哲
编辑:张祯希
责任编辑:宣晶
图片:黄启哲摄、上海沪剧院供图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