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咏流传》第三季的舞台上,中国和意大利文化、成人与孩子、音乐家与合唱团之间又完成了一次交流——编者】
在我国,《茉莉花》是一首家喻户晓的民歌。它起源于南京六合民间,早在清朝初年就已经在中国广大地区流传了,被誉为江南名歌“第一歌”。1926年,意大利歌剧作家普契尼在创作《图兰朵》时,为谱写其中的中国旋律而苦恼不已。偶然间,他从一个八音盒里听到了这首充满东方情调的音乐,这一下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普契尼以交响化的手段改变了《茉莉花》原曲中的柔腔风格,并将该旋律贯穿整部歌剧。后来,随着《图兰朵》的风靡各国,这首中国传统小调也得到了很多西方观众的广泛欢迎,俨然成为中国文化的一张芬芳四溢的名片,香飘世界。
今天,在《经典咏流传》第三季的舞台上,我们有幸又听到了来自意大利的童声合唱团对这首民歌的演唱。他们将中国传统的民族音乐和西方音乐相结合,再穿插以《茉莉花》《花儿朵朵》这些国人耳熟能详的经典乐曲,创新演绎杜甫的《绝句》。通过他们清澈稚嫩的童声,观众的眼前仿佛真的展开了一幅“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的美丽画卷。
一曲传唱百年的民间小调,一首流传千年的中国诗歌,不仅仅让我们歌咏至今,诗句中独有的韵律美、音乐中包含的无国界的艺术美,也让不同肤色、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所了解、所喜爱。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诗韵”,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那些耳熟能详的经典之作,承载着古人的智慧与情怀,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沿历史长河溯流而下,滋养了我们一代代人的心灵。无论我们来自何方、身处何地,都能从中获得情感的慰藉和启迪灵魂的力量。
在这个舞台上,我们一次次看到古典诗词穿越千年,与现代流行时尚执手联欢;也看到它打破地域界限,漂洋过海,与国外文明拥抱交流。当意大利安东尼亚诺小合唱团用自己的理解唱活了杜甫《绝句》中的春意盎然,当美国罗杰斯两姐妹回归《经典咏流传》唱响她们对《西游记》中那个无知无畏的孙悟空的喜爱……我们越发坚信:传统文化,不仅是民族的,更是世界的。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大家都有着对美的追求。而经典中所蕴含的情感、哲理、修养、反思,足够跨越地域、语言、时间的限制,触及人心深处。
近几年,相关文化类节目接连火爆,充分反映出观众对传统文化的渴求,对我们民族文化的自信。而越是自信,越是给我们十足的底气,能以一颗平等开放的心态来看待其他文明,能以一个海纳百川的胸襟从其他文明那儿取长补短。
曾经,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上,沿途灿烂辉煌的几大文明联结起来,不仅推动了各自经济的极大繁荣,也为人类历史积累了弥足珍贵的文明财富。今天,我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力求在与沿线各国普通民众分享中国经济繁荣的成果的同时,极大促进各国语言、文字、艺术、宗教等文化的交流传播,共同打造未来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在对经典的传承创新中,我们不必拘泥于用的是何种乐器演奏、何种文化形式,是中国的,还是西方的。让不同文明在交流互学中,美美与共,让经典在兼容并蓄中,不断焕发勃勃生机。
作者:廖昌永(上海音乐学院院长、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上海音乐家协会主席)
图片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编辑:童薇菁
责任编辑:王彦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