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西是上海最早建立近代工业、产业工人最集中地区之一,也是中国工人运动的发源地之一。沪西革命史是近代上海革命历史的缩影。从1919年沪西工人阶级率先登上政治舞台,到1949年上海解放,无数优秀儿女在沪西这块土地上演绎了一幕又一幕的悲壮史诗。沪西革命史陈列馆坐落在上海市武宁路225号沪西工人文化宫内,展示内容主要包括沪西春雷、黑夜火种、工运摇篮、二月罢工、五卅风暴、沪西英烈颂等11个部分,以文字、图片、实物等形式展示了从1919年至1949年在沪西地区(主要是现今的普陀区)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共产党人可歌可泣的光辉事迹。
拓荒者:李启汉
1921年,春风吹绿了苏州河岸。
这天,上海日商同兴纱厂的几个青年工人趁着厂休日,走进了槟榔路锦绣里。带头的工人名叫孙良惠,他听人说起锦绣里办了一个新学堂,义务教工人学习,觉得很新鲜,便怀着好奇心,约了几个工友前来一探究竟,刚到学校门口,只听得里面传来一阵热闹的唱戏声。
孙良惠和工友走进门去,一个中等身材的年轻老师,穿着灰布旧夹袍,大笑着从屋里走出来,用一口上海话亲切地招呼他们进去听留声机。
这个年轻老师就是湖南人李启汉,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最早的党员。李启汉在长沙岳云中学上高中期间,结识了同乡毛泽东,他积极参加毛泽东等发起的“驱张运动”,并在毛泽东等率领下,北上赴京请愿,使“驱张运动”最终获得了胜利。
在北京期间,李启汉得到湘籍同学邓中夏的热情帮助,到北京大学旁听李大钊讲课,精心攻读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论著,受到很大启迪。1920年春天,李启汉来到上海,结识了陈独秀、李达等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其时陈独秀等人发起成立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经常在法租界环龙路渔阳里2号《新青年》编辑部开会讨论。为方便来往,李启汉就租住在附近的新渔阳里6号。
这年8月,上海成立共产主义小组,接着成立社会主义青年团,团机关即设在新渔阳里6号,李启汉是最早的团员之一。后来,又在新渔阳里6号创办外国语学社,培养青年干部,李启汉不久即由团员转为共产党发起组的成员。同年8月15日,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创办《劳动界》周刊,专门向工人宣传马列主义,随后陈独秀派李启汉前往沪西小沙渡,筹办工人学校,组织纺织工会。
李启汉将办学地点设在槟榔路锦绣里(今安远路62弄178号、179号、180号)一座日式二层楼房内,他根据工人做工的时间,分早晚两班上课,故称“半日学校”,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早开办的一所工人学校。
12月19日,工人半日学校改为工人游艺会,并借白克路(今凤阳路)上海公学召开成立大会,邀请社会名流杨明斋、邵力子、沈玄庐等到会助阵。李启汉为游艺会购置了留声机,常放唱片给工人听;然后与他们一起聊天,一起喝茶,乘机宣讲革命道理。第二年春天,半日学校重新开放,李启汉下苦功改掉湖南乡音,学会了一口流利的上海话,拉近了与工人的距离。
此时,孙良惠看见已有几个工友坐在里面,也就走了进去。教室里摆着20来张没有油漆过的白木桌凳,墙上挂着一块黑板,收拾得干干净净,大家就坐下来听戏。
李启汉和大家攀谈起来,一一询问孙良惠他们的姓名和生活情况。他看到工人有些拘束,又捧出一个足球来,请大家到外面荒场上去踢球。正玩得高兴,孙良惠带来的一个工友一脚踩在粪污坑里,把球也弄脏了,李启汉却和气地安慰他,拉着他的手,领他到自来水龙头那里去洗脚,再把足球洗干净,这件小事使孙良惠一行感动得掉出了眼泪。
回到教室后,李启汉又忙着倒茶倒水,并鼓励大家说,工人要尊重自己,力求进步,不要因为社会上一般势利眼看不起工人,就灰心丧气,一定要人穷志不穷。受李启汉的教导,孙良惠日后成为了沪西第一个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工人,半日学校也成为在上海的共产党人开展工人运动的起点。后来,沪西纱厂做工的工人时常回忆1921年的那座劳工半日学校和李启汉先生,因为在那里,他们听到了有关他们切身利益的真理。
李启汉是中国共产主义工人运动的拓荒者,他邀请张秋人、陈为人、雷晋笙、杨明斋、李震赢、包惠僧等人先后到校讲课,在沪西地区播下革命火种。令人惋惜的是,1927年4月,广州发生反革命叛变,李启汉遭逮捕,被秘密杀害。
工运摇篮
1924年9月1日,槟榔路(今安远路)和小沙渡路(今西康路)拐角处的一套三间平房里,相继走进来30余人。
房子是由失业工人刘贯之在一个月前出面租下的,他本是日商同兴纱厂的一个工人,经由孙良惠带领,进入工人补习学校,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启迪。
这年夏天,邓中夏、李立三等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参照长辛店和安源工友俱乐部的经验,决定在沪西工人补习学校的基础上,成立沪西工友俱乐部,以便于工人读书,联络感情,认识剥削和压迫。负责在沪西从事工人运动的项英传达了这一决定,由嵇直、孙良惠、徐玮和刘贯之等进行筹备。
举行成立大会这天,屋子里汇聚着孙良惠、刘贯之经常联络的一批工人,不一会,孙良惠领着4人前来,领头的向大家自我介绍名叫项英,是织布工人。项英1922年加入中共,是湖北最早的产业工人党员,也是京汉铁路二七大罢工的领导人之一,1923年在中共三大上当选中央委员,此时在沪西领导工人运动,他前额宽阔,双眼混黯,貌不惊人,穿着蓝布长衫,带有明显的黄陂汉阳口音。其余三人都是知识分子模样,分别是刘华、顾秀和江元清,都是上海大学的学生。
成立大会由孙良惠主持,项英作演讲。会上拟定了《沪西工友俱乐部草章》共21条,规定俱乐部由“沪西工人组织之”,宗旨是“联络感情,交换知识,互相扶助,共谋幸福”。在场的工人们感到很兴奋,从今天开始,他们也有了自己的组织了,大家当即请项英将“互相扶助,共谋幸福”八个字写成横匾,挂在屋子中堂。
邓中夏、李立三、刘华、恽代英、瞿秋白、杨开慧、蔡和森等党员,经常来俱乐部教书和演讲。他们上课时结合实际,生动活泼,深入浅出,吸引了许多工人。刘华在教“工人”一词时,针对资本家及其帮凶所讲的工字出头就要入土的谬论,教导工人:“你们看,‘工人’两个字连起来就是‘天’字,我们工人要团结起来,做天下的主人。”工人们听了,无不群情激昂,他们把到俱乐部听课,说成是“听道理”,请求加入的人一天天增多,至1924年底,俱乐部成立后仅3个月,会员从二三十个发到七八十个,而这些会员在沪西日商和华商19个纱厂中建立了俱乐部所属的秘密组织,总人数将近2千人。
沪西工友俱乐部是共产党对纺织工人进行马克思主义启蒙教育的大课堂,是共产党领导工人进行斗争的场所,通过这个组织形式,党在沪西纺织工人中扎下了根,也为以后有组织、有领导地举行罢工准备了力量,使俱乐部成为工运摇篮。从沪西工友俱乐部走出的顾正红、陶静轩、孔燕南、郭尘侠、李振西、王有福等后来都成为上海工人运动的中坚分子。
二月罢工
1925年2月2日,晚上6点,内外棉八厂大门贴出了一则告示:粗纱车间夜班50名工人,全部开除。
此事缘起于早上5点,八厂粗纱车间一位工作了一夜的12岁女童工,因为筋疲力尽,实在支持不住了,就站在机车旁喘民口气。一个日本领班走到女童背后,飞起一脚,将女童踢倒在地上。
一个女工上前同日本领班讲理,日本领班二话不说,就打了她一个耳光。旁边的工人平时饱受日本领班虐待,心中正憋着一股子气,今天更是怒不可遏。“不许打人!”车间里的工人见工友无辜被打,长期压抑在心中的怒火,一下子被点燃了,他们朝着日本领班怒吼着。
日本领班冷漠地说道:“你们要造反吗?还吃不吃饭了?”“什么吃饭不吃饭的,就是不准你们殴打女工!”男工们怒喝道。日本领班指着男工们说:“我要把你们统统开除!”
工人们愤恨难平,群起向厂方交涉,并声明如果厂方再庇护领班,则宁愿停工,也在所不惜。日方厂主见这批工人竟如此大胆,便滥施淫威,将粗纱部50名工人全部除名。刚下班的白班工人见此告示,当即宣布罢工,以示抗议。
2月9日下午,内外棉五厂、七厂、八厂、十二厂共9000余名工人宣布同盟罢工,工人们渡过苏州河,汇集到潭子湾空地举行集会,一路上散发着沪西工友俱乐部号召罢工的传单:
内外棉厂的工友们:
我们在日本人厂里做工,真是十分苦啊!每天要做十二小时以上的生活,赚的工钱却很少,日本资本家真把我们中国工人看作牛马奴隶一般,要打就打,要罚就罚,不管我们工人的死活,不讲人道,毫无公理。本月2日又无故将第八厂粗纱间的工友全体开除……工友们!日本人真是逼得我们没有路走了……
工友们,大家齐心呀,一致罢工,坚持到底,反抗日本人的虐待,达到最后的胜利!
此时,党中央指定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书记邓中夏、上海地委职工运动委员会书记李立三,作为罢工委员会的负责人,同时在沪西工友俱乐部成立联合办事处,并成立了内外棉纱厂工会委员会。
邓中夏有时穿着雪白的衬衣,打着酱红色的领结,笔挺的西装,光亮的皮鞋,有时又是一身不太整齐的普通学生服或是工人服,头发乱蓬蓬的,他的湖南口音特别浓。他和李立三随即与沪西工友俱乐部的领导人开会,分析形势,研究罢工策略。
沪西工友俱乐部随即代表内外棉八厂工人,提出反对东洋人打人、反对无故辞退工人、承认工友俱乐部有代表工人的权利等8项条件,要求厂方答复,但日本厂方拒绝了沪西工友俱乐部提出的要求。
到2月28日,罢工的日本纱厂共有22家,罢工工人4万多人。为了维持秩序,罢工工人组织了工人纠察队,有500多人参加。队员佩戴一条白布,上面印着蓝色的“纱厂工会纠察队”的图章,在工会联合办事处周围、潭子湾渡口等交通要道,放哨巡逻。
为了平息工人的罢工运动,当局采取了镇压措施。一天,工人正在闸北开会,突然,大队警察向会场冲来,20多个工人被捕。为了营救被捕工人,邓中夏率领工人代表前往警察局谈判,结果刚到警察局,就遭到了逮捕。日本厂方认为,只要把罢工的工人和领导关起来,工潮就会平息。可是,他们没有想到,这样做的结果却是引起了更大的工人罢工运动,最终此次大罢工获得了胜利。
这次罢工是五卅反帝爱国运动的前哨战。斗争中,沪西地区涌现了一大批工人积极分子和骨干,壮大了革命队伍。
在沪西这片热土上,从引领五卅运动,到作为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的重要战区之一,再到1927年中国大革命由胜利转向失败,上海一片白色恐怖,沪西优秀儿女佘立亚、张佐臣、鲍孝良、施丽清、何孟雄、龙大道等英勇牺牲,更多的沪西优秀儿女踏着烈士的血迹继续英勇战斗。当抗日烽火燃起时,国民党十九路军在真如范庄设临时军指挥部抵御日军,刘少奇领导和发动了沪西10万人总同盟罢工,沪西成了抗日大本营。1936年11月,沪西、沪东联袂举行日商纱厂工人反日大罢工,掀起了上海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1937年8月13日,日军对上海发动大规模进攻,八百壮士血战四行仓库,永垂青史……在抗日救亡运动中,沪西等地区的一批女工夜校师生投入上海劳动妇女战地服务团,辗转苏、浙、皖、赣、湘、鄂、豫、闽8省,行程2万里,谱写了上海女性奔赴前线英勇抗日的战歌。此后,沪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参加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群众运动,一批烈士拂晓喋血。沪西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不畏敌人的迫害与镇压,终于迎来上海解放。
作者:杨绣丽
编辑:卫中
责任编辑:范昕
*本文摘自上海人民出版社《石库门里的红色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