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凌晨,伊朗革命卫队发射数十枚导弹袭击了美军驻伊拉克的空军基地。尽管伊朗随后宣布已经结束了“对等”自卫反击,但战争的阴影笼罩在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心头。早在3天前,来自北卡罗来纳州布拉格堡的的600名美国陆军第82空降师第504空降步兵团的士兵就已经被部署到中东地区。据媒体称,这些年轻的美军士兵很兴奋,有人举起两个大拇指对着镜头露出笑容:“我们要去打仗了,兄弟们。”而老兵们则没那么高的情绪,他们见识过太多受伤残疾以及躺在覆盖着国旗的棺材里回到美国的战友了。
有人把战争称为男人的浪漫,年轻人往往对战场充满热血,但其实他们对即将到来的一切根本没有真正做好准备。一百多年前,葬送了数百万年轻人生命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场上,当时的战地记者们同样用手中的摄像机记录下了许许多多年轻灿烂的笑容。而新西兰导演彼得·杰克逊通过数码技术修复了这些老化损坏的黑白胶片,并将之制成纪录片《他们已不再变老》,这部电影于2018年公映后受到空前赞誉,烂番茄新鲜度100%、豆瓣8.8分都反映出观众们的认可程度。
一战以其血腥的伤亡人数而给人恐怖印象,“在应对这些恐怖时,应尽可能多笑。”因此,杰克逊在影片中加入了大量士兵们在休整期间苦中作乐的镜头:吹风笛和口琴、唱歌、拔河、玩球、拳击赛等。但战争就是战争,年轻人们越是热爱生活的镜头,越是带给观众对这些转瞬即逝的生命的悲哀。电影中使用了大量一战幸存老兵们的口述作为旁白:
“你会看到尸体挂在铁丝网上”
“世界上最荒凉的地方,看不到一丝生命的痕迹”
“一天,我和一个人聊天,然后,他的头像鸡蛋一样爆了”
“只要有坟墓和尸体就会有老鼠”
“战壕里布满泥浆,一个士兵在泥潭里挣扎、死去”
“靴子里的泥水和脚粘在一起,得了坏疽病,不得不截肢”
一战的战场上上,由于各国伤亡过于惨重,以至于很多只有十五六岁的少年也成为士兵。他们日常的食物只有罐头和饼干,日夜睡在潮湿、泥泞的战壕里和老鼠、苍蝇、虱子为伴,口鼻中则是阵阵粪便与尸体混合着的臭味。即使他们能抵抗住疾病和精神压力所带来的双重摧残,那么发起冲锋的哨声也往往成为最后的催命符,从战壕中爬出来的年轻人们迎着劈头盖脸打过来的重机枪子弹,沿着铁丝网和毒气弹遍布的战场进行跌跌撞撞的死亡冲锋,几百万人的年龄永远停留在十几岁、二十几岁。
《他们已不再变老》的片名来自英国著名诗人劳伦斯·比尼恩。1914年,他撰写的诗《谨献给阵亡将士》中说道:他们不会变老;岁月没有留下沧桑的痕迹;每当夕阳西下,朝阳升起,我们都将纪念他们。彼得·杰克逊以此为片名,除了纪念众多的牺牲者亡灵之外,更重要的是希望如今的人们能够反思战争。今天,年轻的美军士兵们面对镜头流露出的笑容和一百多年前的年轻人何其相似,但与当年不得不为国家牺牲的义务兵不同,美军都是志愿参军的职业军人,他们对战场的兴奋渴望,以及对杀戮和流血的期待,暴露出的是美军士兵对战争给别人、给自己即将带来灾难的可怕无知。像《他们已不再变老》这样带给人们深思的反战电影值得更多推荐。
作者:卫中
编辑:王筱丽
责任编辑:邢晓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