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海的冬天似乎来得有点晚。已步入12月中旬,大片的银杏叶仿佛还在为上海市民留住最后一道秋日情致。就在一片片金黄色的掩映下,一座通体白色的百年花园洋房悄然装扮一新,等待入驻它的海派文化代表——上海沪剧院。
“浮云散,明月照人来。团圆美满今朝最。”在上海老歌《月圆花好》的歌声中,上海沪剧院青年团06和13级青年沪剧演员缓步来到白公馆的门庭花园,身着旗袍袅袅婷婷,而身后伴奏的交响乐队则错落在洋楼的门廊之中。见此情景,庭院一侧的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兴奋地领掌欢呼。在这个承载了深厚历史与传奇的小洋楼里,沪剧人将以崭新面貌,继续书写着沪剧的故事、上海的故事。
而还未正式搬家结束,沪剧院的同仁就迫不及待地在这里上演了他们的第一出大秀——第五届上海沪剧艺术节闭幕式。而这里也不再只是昔日名门望族专属的一方天地,而成上海市民与沪剧人共享的艺术乐园。在此上演的一场沉浸式的沪剧交响演唱会,预示着在海派文化的滋养下,百年沪剧与百年历史建筑碰撞交融,为上海留住一抹都市的乡愁。
演出现场(祖忠人摄)
上海一直致力使“建筑可阅读、街区宜漫步、城市有温度”。而上海沪剧院无疑是最大的收益人之一。
即将入驻的这座“白公馆”位于汾阳路150号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内,建成于1919年,距今正好是100年的历史。
作为著名匈牙利籍建筑师邬达克早期起步期的重要作品之一,
此番改造后,原本的白公馆主体建筑“修旧如旧”作为沪剧传承展示的空间。步入一楼,沪剧的前世今生娓娓道来。据工作人员介绍,这方展示空间将实行预约制,免费向公众开放。而三楼则将作为沪剧大师工作坊,入驻一批有影响力的沪剧艺术家,以名家效应推动沪剧传承发展。
洋房一侧的现代建筑则真正作为沪剧人的排练工作场所,记者发现,这里不仅配备了宽敞的排练厅,还有演员的休息室、开放式的茶水间。一改过去发布会演出排练都只能“缩在”一间老旧排练房的逼仄局面。
作为沪剧院的“老法师”,今天钱思剑的嘴就没合上过。作为沪剧院一份子,他的兴奋激动溢于言表。直到昨天演出排练,他才真正一睹新家全貌,花园洋房喷水池,一切犹如梦幻的情景竟能成为沪剧艺术的驻扎地,这让他已经开始畅想未来在此演出的场面。而今天,他作为三对不同年龄段的沪剧人,预先唱起大雷雨中的经典唱段《人盼成双月盼圆》。
为配合花园洋房的情景氛围,此次上演的闭幕式以老洋房和西装旗袍戏为元素,阳台、花园、窗台都成为表演空间,《大雷雨》《碧落黄泉》《董梅卿》《日出》《石榴裙下》《雷雨》《璇子》《魂断蓝桥》等西装旗袍戏的经典唱段次第上演,令观众仿佛置身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品味海派文化的旖旎风情。
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表示,西装旗袍戏是沪剧的艺术特色。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至今,沪剧共诞生了250多出“西装旗袍戏”,这些剧目继承发扬了早期沪剧说新闻、唱新闻的特色,并留下了不少风格迥异、久演不衰的经典剧目,而这些故事也都和上海的弄堂、洋房、花园息息相关。因此,本届沪剧节闭幕式结合“白公馆”的建筑气质,给观众呈现一个建筑与演员、建筑与艺术交相辉映的“派对”之夜。
本届沪剧节闭幕式通过交响音乐会为百年历史建筑注入新的温度,展现沪剧艺术与这座城市的关系,呈现沪剧的历史底蕴。今后沪剧院将汾阳路150号打造成传统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有机融合的新文体展示地,为这座城市增添更多的魅力。明年,位于“白公馆”一楼的上海沪剧传习馆将正式面向广大市民开放。
12月6日到12月15日,第五届上海沪剧艺术节举办期间,全市十余家国有民营沪剧院团走进浦东曹路、康桥、川沙、宣桥、惠南、祝桥、周浦、三林等九个街镇的社区、敬老院举行8场经典折子戏和9台大戏演出,近万名观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了高质量的艺术大餐。为响应戏曲进校园的号召,本届沪剧艺术节还走进观澜小学举办“校园沪剧日”活动,提升学生们对传统艺术的欣赏力,将“上海的声音”带进校园、带进课堂。
作者:黄启哲
编辑:黄启哲
责任编辑:范昕
图:非注明均叶辰亮摄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