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十年编纂的三卷本《成语里的中国通史》日前由上海人民出版社推出。全书打破传统通史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模式化编排体例,以通俗写史笔法,用千则成语缀集成一部鲜活详实且富有现场感的中国通史,具有开创性与补白价值。
成语世界浩如烟海,怎么选?“把成语故事化、把历史系列化,是该书两大特色,所采成语皆与中国历史发展脉络密切相关,尝试新的编排体例,即一段历史时期或一个王朝对应该时期某种特色来阐述。”4日在上海市文史馆举办的出版座谈会现场,该书合著者之一、历史学者陈雪良介绍,成语按次序排列,大致体现了历史进程的时间顺序,叙述自中华文明起源到清朝时期的浩瀚图景,揭示历史发展趋势及规律,避免成语应用碎片化。“民众口口相传的中国成语是语言的精华、智慧的结晶,精准描绘了渊源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通史,成为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纽带。”另一合著者、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郭志坤说。
复旦大学资深特聘教授姜义华认为,用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来讲历史故事,把中国历史和文化讲到年轻人心里、讲到青少年心里,讲到最普遍的大众心里,这是一个时代的使命。成语既是民间的历史记忆,也凸显了百姓的憎爱情感,更是大众的借鉴标尺。比如,成语“三顾茅庐”背后有三国时代刘备邀请诸葛亮出山的历史故事,又比如“无巧不成书”“说到曹操,曹操就到”等大量成语,最初流行于街头巷尾的口头文学,多是民众凭历史记忆进行的再创作。不仅弘扬传统文化,成语还传承着中华优良品质,是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生动写照,如“厚德载物”“克己奉公”“临危不惧”“卧薪尝胆”“破釜沉舟”“愚公移山”“不耻下问”等。
为避免陷入历史类通俗读本常见的三大误区——过于主观评价历史人物的作用;过于提倡中原文化中心论,未能展示中华文化多元性;无法综合使用最新学术研究成果等。《成语里的中国通史》另辟蹊径,经系统搜集整理研究,用通俗文字把蕴含了中华传统精髓的一则则成语串连起来,每则成语故事约800字,备有原始引文,注明文献出处。每引一句成语,或考之于典籍,或引之于神话,或征之于考古,决不随意虚构。
书中每则成语前,作者简明扼要叙说了衬托成语出现的景象,注重成语的语源发掘及该成语所处的历史时代背景的介绍,增强历史现场感,以便读者了解成语产生的深刻历史背景。比如,“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这一成语,是武王克殷后经过深思熟虑提出的,打了那么多年仗,当时的确需要和平,由此引出“和平建国之路”这个大课题。
书中还将同一历史阶段的同类成语加以归并,从而告诉读者这个王朝的特色或特质。比如把“礼尚往来”“礼贤下士”等成语编排在周代一节中,目的是还原一种历史现场:周代是我国历史上最注重“以礼治国”的时期。
郭志坤说,正因如此,每个历史时期都能用成语绘画出有特色的历史拼图来。“我们都是有着强烈历史癖的人,两人间的学术文化合作长达半个多世纪。当年大学学的是历史,最钟情、最放不下的还是中国史学,阅读和写作得最多的也是这一老本行。”
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胡守钧认为,《成语里的中国通史》坚持了中国学术的传统,架起民间传统、精英传统的桥梁,对于传播中国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有很大的价值。“把成语这些零散的珍珠用历史的线把它串起来,有人有情节,雅俗共赏,很不易。”上海市出版协会原主席江曾培说。
专家观察到一个现象,市面上普及历史的书不少,但往往落入尴尬境地——要么因过于艰深而缺少可读性,令读者望而生畏;要么一味轻巧甚至捏造篡改,导致不可信。“通俗化并不意味着降低学术水准。相反,越是编写简明流畅的历史作品,对作者要求越高。写历史普及读物任重道远。”郭志坤和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张海英教授都谈到,有一段时间,一些古装剧或小说随便演绎、歪曲、编造历史,充斥着“把孟姜女跟秦始皇扯在一起谈情说爱”“秦始皇上朝时穿大红袍”等戏说恶搞的不实情节,一方面值得警惕,另一方面也呼唤史学者的及时“补位”。
作者:许旸
编辑:卫中
责任编辑:卫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