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研究如何与现实社会相关联?一方面需要密切关注现实热点现象,另一方面也需走出文学小圈子、走出学术的象牙塔,避免将学术研究捆绑在狭窄的空间里。”今天,走过整整40年的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迎来全国20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40周年大会暨“新中国七十周年文化发展的逻辑”学术研讨会现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所长刘跃进的一番发言,引发在场共鸣。
他认为,当今中国正面临发展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建立和完善中国文化自身话语体系和学科体系恰是努力方向,上海社科院文学所将文化作为研究的重心,引领当前时代潮流,从固本培元的层面,不断发掘和唤醒文化的力量。
聚焦理论前沿、紧扣现实诉求,是研讨会现场的高频词汇。
回首40年来,上海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在思想解放的大潮中应运而生,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学术转型,在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中追求卓越的学术品格。上海社科院文学所所长荣跃明介绍,文学所紧紧围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重点聚焦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几代学人学思问道,砥砺前行,逐步形成了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并举,基础理论研究与决策咨询研究并重的学术路径,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左翼红色文化、江南民间文学与稻作民俗、古典诗词学、外国文学、上海文化史,以及城市文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产业、非遗保护和传承、对外文化交流与传播等研究领域,推出一批学术成果。
比如,作为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建设的品牌产品,《上海文化发展系列蓝皮书》已连续出版逾十载,被列为国家高端智库建设重要成果之一和上海“两会”指定选送书目,该书系聚焦打响“上海文化”品牌,梳理当前上海文化发展的资源优势及文化品牌发展现状,尤其关注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为上海文化建设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对如何打响“上海文化”品牌提供前瞻性的思考及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
从一系列研究成果中可以看出,当下文学及文化研究应直面当代中国社会无比丰富、新鲜、生动的“新现实”。跨学科视野的拓展与滋养,显得尤为重要。40年来,上海社科院文学所在既有的中国文学研究、城市文化文学研究、公共文化研究、文化产业研究和民俗与非物质遗产保护等优势学科的基础上,密切关注国家宏观文化政策导向,开拓视野,发掘新的学科理论生长点,在网络文学、文化消费、对台文化交流、一带一路与文化空间、党建党史、宗教文化、艺术人类学等领域都有所建树。
“回顾40年的经历,个人感受最深的是,文学所的研究工作,自始至终都是在改革开放旗帜的引领下行进的。”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原所长陈伯海提出:关注现实不等于搜罗材料,而是要提升到理论层面思考,在现实研究当中,有理论性的提炼总结,有纵深的思考深度。其中,关注传统和现代的关系,外来和本土的关系,当前和未来的关系,都是关注现实的时候必须思考的问题。
进入21世纪,中国越来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出一条与西方资本主义迥然不同的社会发展之路,赢得了全球的关注。如何传达中国声音,阐释中国的发展之道,成为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上海市社联专职副主席解超谈到,当前,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正面临这样的趋势,即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科科学,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而文学理论的学术话语体系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文学所大有可为。
据悉,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成立于1979年,是一家文学文化研究与研究生教学并重的科研单位。文学研究所目前设有7个研究室,并设有文化部正式授牌的“国家对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此外还设有若干研究中心,作为首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智库的地方社科院,上海社科院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智库的道路上,取得了丰硕研究成果。公开出版发行的学术期刊有《上海文化》,同时编辑发布年度连续出版物《上海文化发展报告》系列蓝皮书七种。近年来,文学研究所连续多年主办和承办了“世界城市文化上海论坛”及“文化部派驻各国文化使节培训班”等。
作者:许旸
编辑:许旸
责任编辑:卫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