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攀登者》将于明天开启大规模点映,并于9月30日正式上映。影片将再现中国登山队在1960年和1975年两次挑战人类极限、勇攀珠穆朗玛峰的英雄往事,传递“为国登顶、寸土不让”的过程中所蕴含的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
1960年的春天,刚刚成立四年的中国登山队从珠穆朗玛峰北坡向世界最高峰发起冲击。在此之前,世界上还从来没有人能够从北坡成功登顶。彼时的中国国力有限,而攀登珠峰的整个过程花费巨大。为什么一定要在这个时候,让尚处于装备缺乏、经验不足阶段的中国登山队攀登珠峰呢?
又为什么,在此次成功登顶之后,中国登山队要在1975年再度登上珠穆朗玛峰?
在新华社记者郭超人发表于1960年的长篇通讯《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和上海文艺出版社新近推出的《电影<攀登者>全纪录》等文献和书籍中,对这两段历史做了详细的呈现。本期“记忆”,我们从中摘编整理了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在各行各业都在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的今天,每一个奋斗者,都是新时代的攀登者。
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很长时间里一直是人类无法涉足的“禁区”。上世纪50年代,英国和瑞士登山队先后从尼泊尔境内的南坡成功登顶珠峰;而在中国境内的北坡,由于有世界上最长的冰坡里程,一直被视为“死亡之路”。人们甚至得出结论:人类永远无法从北坡攀登这座“连飞鸟也无法飞过”的山峰。
当时珠峰主权在国际上仍存在争议,中国人能否从北坡登顶,影响着谈判结果。
为国登顶,寸土不让!在经过为期两个月共三次适应性行军之后,1960年5月17日,中国登山队员们从拔海5120米的登山队大本营出发,并于5月25日清晨4点20分成功登上了珠穆朗玛峰。尽管受当时条件所限,这一次登顶没有留下影像资料,但事实就是事实,正如山就在那里。
征服“死亡地带”,向“不可超越”的第二台阶挺进
在过去世界航空生理学上,曾把拔海8000米以上高度地区称作“死亡地带”。但是,英雄的中国登山队员们却在征服珠穆朗玛峰拔海8000米以上地带的战斗中,用坚强的意志和大无畏精神,多次尝试了不用人造氧气继续行军,并且安全、胜利地完成了任务。
中国登山队征服珠穆朗玛峰“死亡地带”的战斗,是从1960年5月2日开始的。大队在第三次行军中,冒着风雪和严寒到达拔海7600米的山壁以后,一部分队员又继续朝着顶峰前进。
5月2日北京时间19点,由登山队队长史占春、副队长许竞、藏族队员拉八才仁和藏族队员米马组成的侦察组,开始向拔海8100米的高度进发。这时,天色已经昏暗,他们争取当夜赶到,先把营地建起,迎接后面队员的到来。深夜,他们终于来到了预定的地方,支好了帐篷。
为了进一步确定突击顶峰的路线,第二天上午,队长史占春带领王凤桐、石竞、拉八才仁和贡布等队员,开始向更高的高度前进。
一路上,登山队员们仍然很少使用人造氧气,虽然他们全身感到特别的疲倦,心脏跳动得特别猛烈,但他们坚持着,他们相信所谓的“死亡地带”并不是不可战胜的。队员石竞、拉八才仁和贡布三个人在拔海8500米的地方停下来,建立中国登山队在珠穆朗玛峰上的最后一座营地——“突击营地”,人们将在第四次行军时从这里出发,夺取珠穆朗玛峰的顶峰。
1960年登上珠峰的三位勇士屈银华(左)、贡布(中)、王富洲
队长史占春和队员王凤桐不满意仅仅在这个高度上的侦察,他们又决定继续前进。从拔海8500米出发不远,拦在眼前的就是被英国“探险家”们认为“不可超越”的“第二台阶”。
这是一座陡峭而光滑的岩壁,相对高度约30米,平均坡度在六、七十度左右,人们几乎找不到任何攀登的支撑点。二、三十年前的英国“探险队”,曾经在这里想尽了一切办法,仍然没有能攀登上去。
在8600米高度,他们不使用人造氧气而整整过了一夜
史占春和王凤桐匍伏在岩石上向上攀登,他们翻过巨大的岩坡,终于在当天北京时间21点登到了拔海8600米的“第二台阶”顶部附近的地方,这比第三次适应性行军原定到达的拔海8300米的高度,已高出300米。这时,天已经黑了,眼前黑糊糊一片,什么也看不清楚。为了准确地找到突击顶峰的路线,他们决定在这里过一夜,等第二天天亮以后再进行侦察。他们在“第二台阶”的岩壁上找到了一条积雪的裂缝,用冰镐挖成一个低矮的雪洞,两个人紧紧地挤着坐在一起。
因为携带的人造氧气所剩不多,以防备万一,史占春和王凤桐大胆地决定不用人造氧气,整整过了一夜。在世界登山史上,在8600米的高度不使用氧气,这还是破天荒的第一次。
第二天清晨,史占春和王凤桐走出雪洞,现在,珠穆朗玛峰“高不可攀”的顶峰,离他们不过200多米,尖锥形的顶峰清晰地出现在他们眼前。凭着他们丰富的登山经验,他们很快就观察到了一条适宜的登上顶峰的路线。
5月4日,史占春又带领着队员们开始返回山下拔海5120米的大本营。经过13天的战斗,他们胜利地“超额”完成了第三次适应性行军的任务。
第四次行军:突击顶峰的战役开始了
从5月14日起,一批批运输队员就陆续从大本营出发,先把大量高山技术装备和食品提前运送到拔海7600米的高度以上,等待突击顶峰的队员们的到来。
5月17日清晨,勇敢的登山队员们一个个精神饱满,整装待发。北京时间上午九点,登山队员们在拔海5120米的登山队大本营广场上,举行了隆重的誓师大会。伙伴们隆重委托突击顶峰的队员们,要他们克服一切困难,奋勇前进,一定要让祖国的五星红旗在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上飘扬。
登山队员们告别了大本营的战友,踏上了征途,向云雾重重的山岭间挺进。
为了争取时间,队员们以一天时间的急行军速度赶到了拔海6400米的第三号营地。第二天,就登上了“北坳”冰坡,到达了拔海7007米的第四号营地。
经过几天的艰苦行军,23日中午,许竞带着十三名登山队员赶到了拔海8500米的地方,并在这里把第三次行军时建立在岩坡上的第八号营地,改建在极其难得的一块倾斜度约30度的雪坡上。这是中国登山队在珠穆朗玛峰北坡上的最后一座高山营地——“突击营地”。
5月24日上午9点半,突击顶峰的队员们由副队长许竞率领,从拔海8500米的“突击营地”出发了。
画家吴作人创作于1960年的油画《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
许竞在前几次行军中担任了侦察任务,体力消耗很大,他只前进了约10米,就感到不支。这时,决定由运动健将王富洲带领运动健将刘连满、屈银华和一级运动员贡布(藏族),背着高山背包,扶着冰镐,开始向珠穆朗玛峰最后380多米的高度进军。
为了尽量减轻负重,他们只携带了氧气筒和登山队委托他们带到顶峰的一面国旗、准备写纪念纸条用的铅笔、日记本和电影摄影机等。但即使是这样,他们前进的速度也非常缓慢。因为从5月17日上山以来,他们已经经历了一个星期的艰苦行军,体力有了巨大的消耗。
突击顶峰的队员们约莫走了两个钟头,才上升了70米,来到珠穆朗玛峰顶峰下著名的“第二台阶”跟前。“第二台阶”像城墙一样,屹立在通向顶峰的路上。人们在它陡滑的岩壁上,前进得异常困难,费了很大劲儿刚刚攀上几步,稍一不小心就又滑落到原来的地方。后来,队员们商量出了“搭人梯”打冰锥、再借助冰锥登上去的办法。刘连满提出自己来做人梯,而为了不让登山靴底的钉子伤害刘连满,屈银华脱掉靴子踩在了刘连满的背上,后来甚至还脱掉了毛袜子。这也是电影《攀登者》中张译光脚拍摄的由来。
整整花了五个多小时的时间,队员们终于攀登上这个相对高度约30米的岩壁,到达拔海8600米的“第二台阶”的顶端。
最后的时刻:登上世界最高峰
到达拔海8700米时,刘连满由于过度疲劳,动不动就跌倒在地上。几个人连忙举行了党的小组会,决定让刘连满留下,而其余的三个人即使是天黑,也要继续前进。
当王富洲、屈银华和贡布走上征途以后,刘连满——这位27岁的共产党员,毅然把自己氧气筒里所剩不多的氧气保存起来,准备留给战友们胜利归来时使用。而他自己,就在这荒漠的山顶上,冒着生命危险,在一块大岩石旁度过了严寒之夜。
夜色浓厚,四周朦胧一片,王富洲等三人匍伏在地面上,依靠着微弱的雪光反照辨认路途,以极其缓慢的速度向顶峰接近。
5月25日清晨北京时间4点20分,三位登山英雄经受了重重困难的考验,终于登上了世界最高峰的顶峰。这是人类首次实现从北坡登顶珠峰,亦是第一次夜间无氧登顶珠峰。
当时,山顶天气虽然很冷,但胜利的喜悦使他们热情洋溢。王富洲——这位25岁的北京地质学院毕业生,代表三个人摸着黑写了张他们到达顶峰的纸条,并把它放进一只手套里,用细石垒起把它压在顶峰上。
不久,东方开始发亮,美丽的旭光首先欢迎他们凯旋。他们看到自己攀登顶峰时在雪上留下的脚印,25岁的四川林业工人屈银华立即把它摄入了电影镜头——这将是记录这次伟大登山事迹的影片中,最宝贵的画面之一。
中国登山队完成了世界登山史上最光荣的任务——从过去一直被认为“无法超越”的北坡,登上了珠穆朗玛峰顶峰。而在整个登山过程中,中国登山队共有29人登上了珠峰8100米以上的高度,除登顶队员外尚有13名队员登上海拔8500米的高度。队员汪玑、郭子庆等牺牲。
1975年再次登顶:珠峰有了“标准身高”
为了弥补1960年登顶时没有留下影像资料的遗憾,也为了再次树立大国强国的形象,1975年,中国登山队再度从北坡向珠穆朗玛峰发起冲击。这一次,再也没有“中国人能否站在世界之巅”的质疑声了。
这支队伍比起15年前要庞大得多。1975年1月,在国务院、中央军委的组织下,登顶测量珠峰与攀登珠峰同步展开。中国珠峰登山队由汉、藏、回、蒙古、朝鲜、土、鄂温克等七个兄弟民族的队员组成,共434人,其中运动员125人,包括女运动员38人,其余有科考、气象、通讯、新闻、医务、交通运输、炊事及其他后勤人员。
沿着王富洲、屈银华、贡布他们走过的道路,1975年5月27日14时30分,中国登山队索南罗布、潘多、罗则、桑珠、侯生福、贡嘎巴桑、大平措、次仁多吉、阿布钦九人,再次从北坡成功登顶珠峰。此次登峰无一人死亡或受重伤,而且中国队事先为攀越“第二台阶”准备的金属梯,在下山时将其永远安放在“第二台阶”下,此后许多国家的登山家都是蹬着这个梯子攀上珠峰的,被称为 “中国梯”(Chinese Ladde r)。在今年电影《攀登者》的发布会上,被特邀参加的桑珠回忆道,登顶之后,他从包里拿出了自海拔6500米起就一直背着的五星红旗,与索南罗布和罗则一起让红旗飘扬在了地球之巅。他们泪流满面,互相拥抱,一遍遍对着大山和白云呼喊,完全忘记了缺氧和疲惫。
不同于15年前凌晨登顶,中国登山队在珠峰顶足足停留了70分钟,留下了大量影像资料。
1975年中国登山队登上珠峰后合影
1975年登顶珠峰的另一项重要成果,是让这世界第一高峰有了国际社会都认可的“标准身高”——8848.13米。这一数字,出自中国测绘专家薛璋先生之手。那个年代没有卫星、没有GPS、没有激光等新技术、新设备,依靠的都还是相对简陋的设备。“测量定位还是依靠天上的星星,基本的原理就是以觇标、观测点和天上的某颗星星为三角,画出一个三角形,然后以此计算珠峰的高度。”薛璋回忆道,“在我们公布8848.13这个数据以前,英国、印度等国都发布过珠峰高度,但互相之间都不认可。1975年,我国重新进行珠峰测量和科考。当时共三个分队参加,一个是登山运动员分队,一个是测量分队,一个是科考分队,我是测量分队的一员。”
测量工作需要团队协作。用于精确测量珠峰高度的金属觇标重达五公斤,是队员大平措背上去的。登顶后,队员们一起将觇标展开、连接,以三足鼎立之势架设好,再用三根尼龙绳向三个方向用冰锥固定在冰上。就这样,上书“中华人民共和国登山队”的红色三米高的觇标,牢固地竖立在珠峰顶上,不仅为国家测绘人员精确测算珠峰高度提供了技术支持,而且也在之后的一段时间内被世界各地登山者用作证明自己登顶珠峰的“铁证”。
与此同时,薛璋和测量分队的队员们已经在海拔7050米的大地测量重力点守候了九个昼夜。经过三个昼夜的观测、计算,他们终于得出了8848.13米这个珠峰高度数据,并通过新华社向全世界发布。随后这个数据很快就取代了国外的数据,并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成为当时珠峰高度最权威的数字。
直到2005年,通过卫星、遥感、GPS、激光等新技术,国家测绘局公布了珠峰新高度为8844.43米,精确度为正负0.21米,1975年测定的8848.13米这个数据停止使用。
摘编:郭超豪
编辑:童薇菁
责任编辑:柳青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