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小朋友对恐龙的疯狂痴迷,近乎一门“玄学”。“至于恐龙,我也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时候迷上了这些史前怪兽。是小学时代的我,骑着自行车横穿潮州城,寻找一副总也收集不齐的恐龙贴纸?是妈妈讲过的《十万个为什么》里面的奇妙的马门溪龙?还是当年天天追着看的《恐龙特急克塞号》?现在已经不得而知了。”这个周末,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教授邢立达携《邢立达给孩子的恐龙饕宴》亮相上海世博会博物馆,分享主题为“如何科学地吃掉一只恐龙?”讲座,现场人气爆棚,小朋友争先恐后举手互动。
“工作前便有多篇SCI的学霸”“首个发现琥珀中恐龙化石的人”“网红科学家”……顶着多个标签的科普学者邢立达,在小时候也经历过狂热的“恐龙期”,而且这份痴迷延续至今,甚至变成了正儿八经的工作——邢立达在高中时就创办了中国大陆首个聚焦恐龙科普的“恐龙网”;他毅然卖掉故乡的老宅,把所得来买琥珀搞研究;在中国地质大学取得地层与古生物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后,成为科研人员,经常带着地质锤与铁锹挖掘恐龙足迹。
“当我有足够的能力外出闯荡时,我毫不犹豫地开展了在华夏大地寻龙的计划。慢慢地,我的足迹遍布祖国各地,紧接着又迈出了国门。此间多年,我参观了无数个恐龙博物馆、地质公园,也参加了不少次著名的恐龙挖掘。这其中的恐龙妙事自然无穷尽,而同样有意思的则是各地的美食。”市面上关于恐龙的科普书层出不穷,邢立达独辟蹊径,以“煮只恐龙做大餐”为切入点,撰著了这本混杂着恐龙新旧知识、科学史八卦、世界各地风味美食内容的《邢立达给孩子的恐龙饕宴》。“我在茫茫古生物中,苦心寻找最接近于现代食材的动植物,虚拟着‘煮只恐龙做大餐’,希望让你真正体会到当古生物学与美食碰撞在一起时的那种奇妙。”
沿用书中“菜谱”的形式,他通过讲述如何料理霸王龙食材,以及将灭绝的古生物与现生生物进行对比,以极富想象力的“用恐龙肉为食材烹饪大餐”为开篇,用美妙的食物香味吸引观众走进史前恐龙的世界,构建起古生物学的知识体系,让小朋友爱上自然科学。
全书结合他真实的科研经历及有趣的田野考察故事,解读史前生命的演化历程、恐龙的特征、恐龙的探索发现,以及各种恐龙的身世之谜。
他说,在中国既有大夏巨龙、马门溪龙等体长超过二三十米的超巨型恐龙,又有体长仅20厘米的悟空翼龙,生活在中国的小型恐龙大概有80多种。按照食性来区分的话,恐龙分为植食性和肉食性,小型恐龙里肉食性的居多,一般比较大型的恐龙都是食草的,为了不被肉食性恐龙袭击,于是越长越大,以震慑敌人,保全自己。在中国发现并命名的169种恐龙中,就有105种是植食恐龙。因此,恐龙满地爬的那个时代,或许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可怕。
书中形容脊椎动物史上咬合力最强的邓氏鱼,“像一台粉碎机般,吞下它遇到的任何活物。邓氏鱼可能还是一个暴饮暴食之徒,它吃得又杂又快,对食物毫不讲究,而且不怎么咀嚼,难道它就不担心自己消化不良吗?”紧接着,邢立达抛出“吃货”之问——如果有一条硕大的、八到九米长的邓氏鱼放在我们面前,我们该如何烹饪?而他形容猛犸象肉入口的时候,“想到了残剑横刃,当它接触牙齿的时候,犹如童年的古生物爱好者之梦和我融合,当它抵达味蕾的时候,我看到了猛犸死前的一幕幕,似乎真的穿越了四五千万年!”
“也许人类对恐龙感兴趣的重要原因之一,正在于这个物种所涉及的漫长的时间。仰望星空让我们体会到自己在空间上的渺小,而恐龙则让我们感受到在时间上的渺小。与它们统治地球那漫漫一亿年相比,人类历史连弹指一挥间都算不上。”作家刘慈欣曾在看完邢立达小说《御龙记》后感叹,人类与恐龙间的差异如此巨大,以至于它们像是来自外星的生物,这使得我们对恐龙和它们所生存的那段遥远岁月充满好奇——对于恐龙,我们有太多想知道的东西,比如它们的生存状态,是什么能够让它们统治地球那么长的时间;我们也想知道它们皮肤的颜色,它们是热血还是冷血动物等;当然也想知道它们灭绝的原因,众所周知的小行星撞击只是众多猜测中的一种,科学家们认为完全可能有其他原因……
但有一点已经基本确定:正是恐龙的离开给了当时弱小的哺乳动物生存和发展的机会,进而使人类的出现成为可能,这使得这个遥远的物种与人类文明有了令人感叹的联系。
《邢立达给孩子的恐龙饕宴》
邢立达 著 王静思 绘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而在这本《邢立达给孩子的恐龙饕宴》里,刘慈欣也欣然作序推荐:38亿年的化石记录漫漫,有一类化石非常吸引我,那就是那些肚子中记录着“最后晚餐”的化石,这可是一张张穿越时空的“古菜谱”,“从维多利亚时期的恐龙宴开始,拿古生物入菜,让想象力与化石记录相碰撞,为我们做出一桌丰盛的史前大餐。”
作者:许旸
编辑:许旸
责任编辑:宣晶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