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上海市委宣传部举办“学习总书记讲话,体验井冈山精神”专题研修班,增强青年文艺家对党的认识和感情,牢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本报记者 黄启哲摄
2014年10月15日,这是一个全国文学艺术界激动人心的日子,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文艺发展指明方向。对于上海文艺工作者来说,这一天更是“喜上加喜”——“上海文学艺术奖”时隔12年重启;而与表彰突出贡献的名家大家评选一起公布的,是名为“上海青年文艺家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培养计划”)的项目。
习总书记在座谈会上指出,繁荣文艺创作、推动文艺创新,必须有大批德艺双馨的文艺名家。要把文艺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努力造就一批有影响的各领域文艺领军人物,建设一支宏大的文艺人才队伍。而“培养计划”从机制体系的顶层设计出发,成为上海贯彻落实总书记讲话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培养计划”以德艺双馨为目标,通过搭建平台、导师带教、经费配套,由市委宣传部、培养对象上级单位、所在单位共同制定“一人一策”的专属培养方案,全面提升青年文艺人才的素养,鼓励他们发挥创新创造意识,打造为人民抒写、为时代立传的精品力作。四年时间,43位文学、戏剧戏曲、影视、美术、音乐舞蹈界遴选而出的青年文艺人才,成长迅速,不少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青年文艺家”。
将青年文艺人才纳入系统培养,为他们制定长效、精准的培养方案,并在他们的文艺创作实践中给予资金、平台、资源等一系列实实在在的资助扶持,这在国内尚属首创,因而得到业界的高度评价。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认为:“针对青年文艺人才制定如此精细完善的培养计划,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与体验井冈山精神作为重要内容,是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样的机制探索对德艺双馨文艺家的培养扶植,对推出无愧于民族、无愧于时代的文艺精品,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和借鉴价值。”
四年多以来,“培养计划”不仅让入选的43位青年文艺家受惠成长并通过他们实现示范引领;同时,在各个院团、机构实践中,“培养计划”成为培养青年人才可参考、可复制、可推广的方案,实现人才培养的溢出效应,为繁荣上海文学艺术的明天,打下坚实的人才队伍基础。
将“艺德”培养作为文艺人才培养的生命线
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文艺是给人以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的,艺术家自身的思想水平、业务水平、道德水平是根本。”43位培养对象入选时尽管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可他们身上也有着青年文艺工作者普遍存在的“共性不足”,比如对于我国历史、党的历史和宗旨认识不足,对党加强文艺工作的领导认识不深,对艺术的人民性认识不深,坚持为人民而创作的自觉性不够,对文艺工作者的地位作用认识不足,自我修养的自觉性不够等。而这些都指向同一个关键词——艺德。
过去,在青年文艺人才的培养中,尽管重视艺德方面的教育,但由于缺乏标准和系统课程,很难纳入最终考核。为此,“培养计划”根据习总书记对于文艺工作者的要求,制定“艺德”的五条标准,即“心系人民,弘扬正气;淡泊名利,厚德载物;虚怀若谷,谦逊好学;勇于创新,精益求精;言行如一,为人师表”。在四年多的实施中,市委宣传部分别于2016年和2018年组织“学习总书记讲话,体验井冈山精神”“增强艺德修养,学习红旗渠精神”两个专题研修班,以现场教学、理论学习、学员交流等多种方式增强青年文艺家对党的认识和感情,牢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平时,则将五条“艺德”具体化,利用各种形式和机会,分析“德”与“艺”的关系,阐述“德”的重要性,反复讲“德有多高,艺才能多高”的定律,强调修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以此适时点评每个培养对象的言行。
2018年,上海市委宣传部举办“增强艺德修养,学习红旗渠精神”专题研修班,让青年文艺家实地感受共产党员带领人民群众修建的红旗渠这一伟大奇迹。(主办方供图)
不管是重走红军“挑粮小道”,登上“八角楼”,还是身临红旗渠这一条“人工天河”,共产党一路走来艰苦卓绝的光辉历程,深深感动并影响着青年文艺家。上海爱乐乐团副团长、青年指挥张亮等不及回到上海,就联系了驻团90后作曲家龚天鹏,计划以交响乐的形式展现共产党员带领人民群众修建红旗渠的伟大奇迹。这一创意已纳入两人2019—2020年的艺术创排计划。上海歌剧院舞蹈演员宋洁则在参加2018年红旗渠的研习班后,又自发前往云南西双版纳州勐海县打落镇的两所小学义务支教,帮助师生一起准备泼水节晚会节目,让边远山区的少数民族孩子充分感受到专业舞蹈的艺术魅力。四年多来,她坚持普及高雅艺术、回馈人民,而支教也成为她进社区、进校园举办“首席带你领略舞蹈的魅力”专题艺术讲座的一次延伸。
宋洁代表作:傣族独舞《赞哈》
上海尚世影业有限公司制作人崔轶更是在“培养计划”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说:“从没有信仰到有信仰,让我有了创作目标的源头动力,时时刻刻关注民生、扎根生活,这是我四年来最大的收获。”
明确政治站位、提升思想境界,最终要落实到文艺创作之中。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演员田蕤四年多来,不仅用《共和国掌柜》《大清相国》《老大》等作品的130多场演出实践给出回应;也在“培养计划”期间,完成了他的硕士毕业论文——《论导演艺术中的社会责任感》,以理论方式回应。
田蕤(右)主演话剧《大清相国》剧照
而相比于其他科班出身并依靠国有文艺院团引导扶持的培养对象,网络作家王小磊感慨于自己过去作为网络写手“个体户”的茫然与封闭。他十分感性地说:“正是这四年多的‘培养计划’,让我从‘一个人的孤独世界’走出来,融入到我们文艺家的大家庭。”在市委宣传部和市作协的帮助下,在与其他领域青年文艺家的交流中,王小磊的心灵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一改网络文学过去“闭门造车”的习惯,在近期写作电竞题材作品时,他实地走访电竞俱乐部、采访职业选手、主播,跟赛事主办方沟通,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去发现“真实”。如今他身上更多了一重上海网络作家协会副主席的身份,令他思考如何更好服务于同行,进一步推广和提升网络文学,体现网络作家的社会责任。
注重青年文艺人才的后劲,培养大情怀大格局的艺术家
文学艺术创作非一蹴而就。参与“培养计划”的导师,既不“拔苗助长”也不“刻意雕琢”,而是以服务、引导为主线,营造青年文艺家志存高远,当“领跑者”、出“传世之作”的浓厚氛围。也就是这样一种基调,让他们在四年间的传承发展与创新创造更有活力,获得80余次省部级以上甚至国际专业奖项,12人入选国家及上海市人才培养类计划,15人获国家及上海市荣誉称号。
致力于儿童文学创作的作家殷健灵在四年多里出版书籍60余种,其中新作长篇散文《爱——外婆和我》获中国儿童文学最高奖——第十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她说:“‘培养计划’让我对自己创作的深度提出更高的要求。”谁说儿童文学不能向历史纵深处开掘?得益于“培养计划”提供的“下生活”资金支持,殷健灵完成了非虚构新作《访问童年》,采访了50多名从12岁到96岁中国人的童年。“哪怕是儿童文学,也是和时代、国家、民族和历史紧密相连的,只要用孩子乐于接受的审美方式,一样能够反映中国时代变迁和个人心灵史。”另一位80后作家张怡微同样笔耕不辍,其长篇小说《细民盛宴》实践着她的文学观——“好的文学作品并不是靠华丽的辞藻打动人,而是靠文字本身对人的震撼力和对社会的影响力。”
亮眼的成绩单上还包括:上海芭蕾舞团首席演员吴虎生领衔芭蕾舞剧《简·爱》《哈姆雷特》获颁中国舞蹈界最高奖“荷花奖”,他本人也获得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等诸多荣誉。
吴虎生主演舞剧《闪闪的红星》剧照
在钢琴家孙颖迪、小提琴家王之炅等青年文艺家过去几年的海内外名家名团合作名单之中,俄罗斯马林斯基交响乐团、指挥大师瓦勒里·捷吉耶夫、英国伦敦交响乐团、英国爱乐乐团赫然在列。不少名团大师把与中国演奏家首次合作或是自己作品的首演交到他们手中。钢琴家宋思衡则将工作重心集中在多媒体等高新技术与钢琴演奏的融合探索中,他的音乐会在全国巡演市场反馈热烈,已成为颇有知名度的文化演出品牌。
在为青年文艺家提供专业展示、提升的平台同时,“培养计划”尤其注重培养青年文艺家的后劲。在入选“培养计划”之初,不少培养对象已经在行业里有了突出成绩,如何让他们“更上一层楼”,以大情怀大格局,拓宽艺术视野,不断积淀自己的文化素养,成为“培养计划”对于青年文艺家更进一步的要求。
在采访中,不少培养对象都提到了“培养计划”定期组织的青年文艺家主题沙龙。沙龙每次由两三位青年文艺家结合自身专业的基本概念、发展脉络以及个人实践感悟进行主讲。四年多来20多期沙龙不仅促进了艺术家的交流、拓宽了艺术视野,更促成了一些“跨界合作”。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常务副主任毛冬华与另一位培养对象、上海民族乐团团长罗小慈实现“跨界合作”:在2017年首演的民族音乐会《上海奥德赛·外滩故事》之中,毛冬华的作品《外滩心影》成为音乐会的主要视觉呈现之一,成为外滩主题当代绘画与民乐的首次结合。而《外滩心影》正是在“培养计划”支持下,她于2017年在刘海粟美术馆举办的《外滩心影——毛冬华水墨作品展》中的作品。
毛冬华近年尝试创新水墨技法展现上海外滩建筑。 (受访者供图)
入选“培养计划”时就已担任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院长的袁筱一,在翻译领域勤勉而高产。她说:“正是‘培养计划’的学习和系统的理论思考使得我明白,我最重要的岗位与职责是教书育人,而只要社会需要,其他工作也责无旁贷。”四年期间,她在翻译专业上依旧成绩突出——出版《温柔之歌》《风格练习》等八部译作。同时,她也不忘初心,承担大量本科生、研究生课程。更进一步,她思考着如何在世界文学的框架下确立中国文学的存在,服务于“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国家发展战略。
将“一团一策”与“一人一策”有机结合,四条路径同时渗透
“培养计划”不仅成为各院团机构培养青年领军人物的重要抓手,也与“一团一策”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高校学术人才培养项目等有机结合,实现四条路径同时渗透,在打造青年文艺人才整体队伍时“举一反三”,放大人才培养机制的辐射效应,让更多青年文艺人才受益,多层次打造推动上海文艺繁荣的人才梯队。
第一条路径是“培养计划”与“艺衔制”的结合。上海歌舞团党总支书记、副团长刘奎丽介绍,结合朱洁静的青年文艺家培养方案,歌舞团进一步发挥朱洁静在德和艺等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结合舞蹈演员“艺衔制”,带动30余人的“艺衔”队伍整体提升,而全体“艺衔”的进步,又引领着全团70余名舞蹈演员,实现了人才培养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朱洁静与另一位长年担任首席的男演员王佳俊在2018年共同获得“荣典·首席”这一称号,正是他们在青年演员中的榜样效应,连同其他四位首席协力带领,才有了获得“文华大奖”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里个性鲜明的时代群像。
朱洁静在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中
第二条路径是“培养计划”与“学馆制”的结合。上海戏曲艺术中心总裁、上海昆剧团团长谷好好介绍,上海昆剧团“学馆制”重点面向“昆四班”“昆五班”这批80后、90后青年演员,邀请全国知名戏曲表演艺术家,完成三年传承八部大戏100出折子戏的目标。“培养计划”入选的昆曲演员黎安等“昆三班”演员也主动参与,在演出《景阳钟》《浣纱记传奇》等一系列新编、原创大戏的同时,不忘向老艺术家学习《狮吼记》等传统戏。这种做法无形间为师弟师妹树立了传承榜样。
黎安出演昆曲《牡丹亭》剧照
第三条路径是“培养计划”与“工作室”“项目制”的结合。上海京剧院将“培养计划”所采用的“一人一策”,辐射到名角新秀的打造上,在与史依弘、王珮瑜、李军、傅希如、蓝天等一众演员的个人工作室合作中,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壮大京剧创作演出制作队伍,激活市场活力。创新机制为艺术创想松绑,通过合作,既激发了艺术家的创造活力,也拓展了演出市场。上海京剧院院长张帆介绍,入选“培养计划”的京剧坤生王珮瑜把骨子老戏的传承与京剧新媒体的传播相结合,以综艺、漫画等多种形式为京剧成功“圈粉”大量年轻观众。
王珮瑜演出剧照
傅希如在四年多里陆续参与《春秋二胥》《浴火黎明》《贞观盛事》《廉吏于成龙》等多部新编戏的演出,塑造人物的能力得到极大提升;蓝天是老戏新戏双管齐下,尤其在上海昆剧团昆曲“临川四梦”之一《邯郸记》中的表现,展现戏曲院团通力培养青年人才的成果。
蓝天(左)演出剧照
作为入选“培养计划”的上海民族乐团团长罗小慈,不但自己受惠于“一人一策”,还将这一做法运用到自己院团的管理之中。上海民族乐团开创性地启动了“优秀艺术家代表作工程”长期计划,将培养人才和推动原创有机结合,令院团在推出《海上生民乐》《共同家园》《上海奥德赛·外滩故事》等一系列大型作品的同时,也通过“项目制”推出《霸王》《中流砥柱》《脱颖而出》等演出。
第四条路径是将“培养计划”与高校学术人才培养的相关项目进行结合。入选“培养计划”的青年文艺人才中,有相当一部分任职于上海各大高校。各高校以“培养计划”为支点,通过各类高校学术人才项目,集中资源合力培养学术领军人物。比如青年批评家金理在入选“培养计划”同期,也入选复旦大学针对优秀青年学者的“卓学计划”,以他文学批评家的身份,辐射至整个青年作家群体。尤其是在2017年10月,金理在复旦大学中文系和“培养计划”的专项资金支持下,以召集人的身份展开以青年写作为题的“双城文学交流工作坊”,会议主题正切中当下文坛亟待关注的青年创作群体,引发一定的学界反响。
针对文艺界存在的急功近利、竭泽而渔、粗制滥造,“有高原、缺高峰”“有数量、缺质量”,一些作品庸俗、低俗、媚俗的现象,习近平总书记尖锐指出最突出的问题是“浮躁”,要求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切实加强文艺人才队伍建设,并对文艺家寄予厚望,指出文艺家自身的思想水平、业务水平、道德水平是关键。四年多来,上海市委宣传部首先克服文艺人才建设上的“浮躁”,推出“上海青年文艺家培养计划”,紧紧抓住“德艺双馨”目标,坚持“以德为先”,将提升年轻文艺人才的素质境界、人格修为、底蕴后劲作为根本,悉心耕耘,努力探索新时代文艺人才精细化培养新路,并获丰硕成果,是对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认真领会和落实,在全国文艺界具有示范意义。我们有理由相信,上海在领风气之先的同时持之以恒,就一定能使上海文艺界“后起之秀”辈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作品泉涌,根植于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之树繁茂常青。
作者:首席记者 黄启哲
编辑:周辰
责任编辑:邢晓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