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芭演员为排演《闪闪的红星》倾尽全力,汗水浸透了他们的练功服。(上海芭蕾舞团供图)
昨晚,南京江苏大剧院,上海芭蕾舞团原创舞剧《闪闪的红星》把观众带回交织着血与火的年代。台上演到“潘冬子”对着党旗宣誓的场景时,全场迸发出最热烈的掌声。
时间向前倒推七小时,昨天下午两点,江苏大剧院舞台上,上芭的演员们的练功课开始了。从最基础的“擦地”“画圈”,到高难度的大跳、空转,一小时基础训练让他们浑身湿透。练功四季不辍,哪怕出门在外亦不敢丝毫懈怠。事实上,南昌、北京、邯郸、石家庄、济南……国内巡演以来,《闪闪的红星》收获了无数观众点赞,“红星照我去战斗”的歌声一路伴随着青年演员,也照耀着他们在汗水中突破一个个新的难关。
2018年10月《闪闪的红星》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首演,人们记忆中的银幕经典以全新的故事线走上当代芭蕾舞台。今年3月,当舞剧全国巡演从江西南昌启程,它已经变了模样。大段行军舞蹈被忍痛割爱,“竹排”群舞、火海营救、尾声等被颠覆性地修改,全新加入的“潘冬子与红五星双人舞”“母子双人舞”让芭蕾艺术独有的唯美浪漫无形蔓延,也让主人公成长历程中的精神力量、心中的革命火种和坚定信念更为强烈、炽热。
芭蕾舞剧《闪闪的红星》在巡演途中仍不断修改,精心打磨出更精彩的作品。(上海芭蕾舞团供图)
这几个月来,上芭团长辛丽丽、编导赵明与演员们不断打磨提升舞剧品质,把精雕细琢的工匠精神贯穿巡演途中。如何在持续的高强度夏季巡演中确保每一位演员的舞台状态,并在边演边改中苛求每一丝艺术上的精进?芭蕾舞者需要经受多少“残酷”磨炼,才能在舞台上绽放足尖的美丽?日前,辛丽丽讲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基训公开课,让观者得以近距离窥见“台下十年功”的秘密。
把杆就是芭蕾演员终身的朋友
一个多小时的基础训练课上,上芭年轻舞者们展示了芭蕾演员的日常,从舒缓的伸展运动,到高强度的踢腿弹腿训练,汗水顺着他们年轻的脸颊不断滴落。“擦地”“画圈”枯燥乏味,演员们却要在数十次不断重复中,琢磨细节处见优雅的诀窍;一分钟内小踢腿40次,动作不能分毫走样,轻重缓急还得跟上伴奏的节奏;一位蹲、二位蹲接四位蹲,一组形体蹲的练习连做四个八拍……
“为了跳得更高更美,每天都要俯下身体,苦练蹲功。”辛丽丽不断喊着口令指点,还亲自上阵演示动作手把手教,连小演员双脚合拢时留下细细的缝隙都被她一一指正。“杰出的芭蕾舞演员都是从小从严培养,一抬手一踢腿必须一秒定格到位,把这些基本动作化到肌肉记忆里,不能有‘等一等’‘再调整一下’这种借口。”
上芭首席演员吴虎生现场亮了一招“绝活”:脚面外翻180度,在脚踝关节处稳稳平放一瓶矿泉水。在7月初北京国家大剧院演出结束后,他抽空回沪休养跟腱伤痛,每天要驱车前往松江的康复医院做理疗和恢复运动,但基训课一天都没落下。“到江苏大剧院演出,一出场就必须是最佳状态。”吴虎生说,在上海短短的“养伤”期间,练得反而比平时更专注,“只要几天不练,观众都能看得出来”。
上海芭蕾舞团首席演员吴虎生训练时一丝不苟,即便跟腱受伤也不敢落下基训课。邢凯摄
当时,上芭“大部队”正在济南巡演,晚上在山东省会大剧院演《闪闪的红星》,下午就在这个舞台上摆放把杆,几十位舞者一起苦练基本功。记者通过远程视频看到,女演员们一遍遍练习挥鞭转和大跳,男演员们则三个空转一组反复操练。闷热的剧场内,他们穿着最贴身的衣物,依旧汗流浃背。“把杆就是芭蕾演员终身的朋友。”辛丽丽说,只要一碰到把杆自己就会不由自主抬头挺胸站直喽,“通过一天天训练的累积,演员把技术动作深深印在身体里,变成下意识的习惯。所以,只有练好基训课才可以保证演员台上的发挥度。”
每一滴汗水里都藏着学问
练芭蕾光下苦功就行了吗?上芭的基训课糅杂了意大利、法国、俄罗斯、丹麦、英国和美国等各种学派的训练技巧,对舞者身上的各处肌肉和身体线条都要练到位、练得美,演员的每一滴汗水里都藏着学问。“练功不但要刻苦,更要科学。”辛丽丽说,芭蕾舞演员的身体十分“脆弱”,练功不得法反而容易受伤。每一堂基训课的节奏都是从缓到急再回复平缓,而每一天的基训安排都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强度,既要让身体“活”起来,又不能强度过大造成运动伤害。
辛丽丽透露自己练舞时的诀窍:基训刚开始时穿四五条裤子,其中还有一条透气性特别差的“闷裤子”,保证自己舒展运动5分钟内就出汗,关节处润滑了就不容易受伤;等运动开了就一件件脱,汗水顺着裤管一直淌到地上变成“小水洼”;到了最剧烈的跳和旋转练习时,一般只剩下最贴身的衣服;基训结束迅速把衣服穿好捂牢,特别是保护好脚。
据了解,演员在训练时,排练厅空调的温度和风速都有讲究,26摄氏度,出风口不能对着人。吴虎生告诉记者:“空调也是‘危险的敌人’,练得满身是汗,被冷风一吹,稍不留神就会中招。”
芭蕾的残酷与美丽,舞者的汗水与智慧,就在这一堂日常基训课里尽显无遗。
作者:本报记者 宣晶
编辑:孙欣祺
来源:文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