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爆款电影《我不是药神》曾一度掀起人们对天价抗癌药和廉价仿制药的热议。新药研发的历史,也是人类对抗疾病的斗争史,从磺胺、青霉素到帕博利珠单克隆抗体,现代医药研发在过去半个多世纪里走过怎样的路?为人类造福的健康领域,存在哪些常见的认知误区?近日,药物研发专家梁贵柏携新书《新药的故事》亮相上海光的空间·新华书店,与读者分享常见药物诞生背后的故事。
如今,随着生活质量提升,健康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不过,值得警惕的是,某些疾病呈年轻化态势,一些从前较为罕见的疾病也变得普遍。
梁贵柏以数据例证,在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中,平均每五人就有一位糖尿病患者;我国每年宫颈癌新发病例约9.89万例,死亡人数约3.05万,发病率和死亡率也呈明显上升趋势。“糖尿病如今已是常见病,宫颈癌也是大众热议话题,但大家对这两类疾病的认识依然存在误区,对相应的药物治疗也不甚了解。”他举例说,曾针对糖尿病研发出的多种药物有副作用,磺胺酰脲类药物使用不当会造成低血糖,双胍类药物有胃肠道反应的副作用,格列酮类药物可能增加心血管病的风险等。
因此,在遵循医嘱使用药物之余,如果公众对药物能多些了解,就能更理性地看待疾病,减少不必要的担忧或恐惧。“如今,人们只要吞下一个小小的药片,血压就降下来了;服用一颗白色药丸,血糖就能调回正常区间。这绝不是一个人在小屋子里调调药就可以了,书中11个故事会告诉你,这些药背后是庞大的生命科学体系在支撑。”
在梁贵柏看来,新药研发其实是人类和疾病之间的漫无止境的斗争史。在这个过程中,有些疾病被攻克了,但也随之出现了耐药菌、超级细菌等。“讲清楚这个问题要上升到哲学层面,人类是地球上晚到的物种,之前无数生物、细菌和病毒已经存在。当我们入侵别人的地盘,人家肯定不高兴,对不对?”他列出了一个数据,每个人身体里的细菌总重量一般是2-5斤左右,“大部分细菌能够与人类身体和平共处,只有少量非跟人类拼个你死我活。”
恰如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新药的故事》序言中所说:21世纪新药研发仍将依赖于生命科学的突破性进展,需要更多的投入,还需要更多优秀的科普书籍问世,从而提高公众的医药知识水平,使医药创新得到全社会更广泛的关心和支持。
《新药的故事》
梁贵柏 著
译林出版社
<<<<书摘节选
河盲症: 令人生畏的寄生虫病
在人口众多的第三世界国家里,各种各样的寄生虫病,如热带的疟疾、血吸虫病等,依然严重地威胁着人民的健康。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国家里,有一种令人生畏的寄生虫病,因为多发于居住在河边的人群,而且会导致患者失明,被称为“河盲症”(River blindness)。
在水源奇缺的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部落民族一般都沿河而居,以利生息、农耕和放牧。然而,在那一带的河水里繁殖的黑蝇大多携带着一种被称为“盘尾丝虫”的寄生虫蚴。在河边作息的人被黑蝇叮咬后,盘尾丝虫蚴便被注入体内,开始了在人体内的寄生周期。虫蚴在患者的皮下慢慢地长大,最长的成虫可达两尺。它们聚集于皮下,使患者奇痒无比。成虫一旦进入患者的眼睛,就会引起角膜的炎症,最终导致失明。在一些发病严重的村落里,50岁以上的成年人中失明的患者甚至高达60%。
在研发伊维菌素的过程中,默沙东实验室的科学家们注意到了伊维菌素可以有效地杀死一种与盘尾丝虫很类似的马的寄生虫,进而敏锐地推断出伊维菌素也许能杀死盘尾丝虫,从而治愈河盲症。他们很快拟订了进一步研究的方案,递交给了当时主管研发的公司副总裁。单从账面上看,这又是一桩赔本的买卖。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集中了世界上最贫困的国家,生活条件之恶劣、物质资源之匮乏到了难以想象的地步,研发成本甚高的各大制药公司不可能在那个地区获得任何的利润。但是,为了坚持以人为本,默沙东公司还是决定做这桩赔本的买卖。
带着探索未知的好奇和征服疾病的强烈欲望,带着救死扶伤的责任和义务,科学家远赴非洲,首先在塞内加尔开始了小规模的安全评估与临床试验,结果非常令人鼓舞,试验也很快扩大到马里、加纳、利比里亚、乍得等国。伊维菌素对于盘尾丝虫蚴的杀伤力之强令人匪夷所思: 以每公斤体重150微克的剂量,一年口服一次就足以杀灭所有的盘尾丝虫蚴!
新的问题又来了: 如何才能将伊维菌素送到当地居民的手里?那些国家没有健全的医保和公共卫生系统,很多地方连公路都没有,有些偏僻的村寨甚至连越野车也开不进去。
尽管每年只需口服一次,但谁来为这些伊维菌素的生产和销售买单?不管药价定得多低,那近2000万河盲症患者和8000万受河盲症威胁的非洲老百姓都不可能买得起。而免费捐赠又有悖于必须依靠利润才能有巨额资金投入新药研发的现代制药工业模式。
面对这个两难的选择,从主管研发的副总裁晋升为默沙东首席执行官的瓦杰洛斯博士说服了董事会,毅然决定向全球所有被盘尾丝虫感染和受到感染威胁的人群无限期无偿提供伊维菌素,直至河盲症这一公共健康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作者:许旸
编辑:许旸
责任编辑:宣晶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