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17时21分,我们迎来小暑节气。
《历书》记载:“斗指辛为小暑,斯时天气已热,尚未达于极点,故名也。”
作为夏天的第五个节气,其标志着盛夏登场。
我国古代将小暑分为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
一候温风至 | 小暑时节,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而是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
二候蟋蟀居宇 | 《诗经?七月》中描述蟋蟀的字句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文中所说的八月即是夏历的六月,即小暑节气的时候,由于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
三候鹰始鸷 | 在这一节气中,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而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
俗话说“小暑过,每日热三分”,小暑正值初伏前后,空气湿度逐渐加大,天气由干热转为闷热。
微博上有个热门话题,#夏天的命究竟是谁给的#,如何消暑、应对苦夏,一向是个大课题,“桑拿模式”即将开启,你准备好了吗?
暑天究竟能有多热?宋代的陆游这样形容——
万瓦鳞鳞若火龙,
日车不动汗珠融。
无因羽翮氛埃外,
坐觉蒸炊釜甑中。
屋上的房瓦仿佛条条火龙坐着不动也能汗如雨下,可以说是说出了大家的心声。
宋代秦观的这首《纳凉》则浪漫许多——
携扙来追柳外凉,
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
风定池莲自在香。
所以对抗盛夏首要关键——心静自然凉!
古人说:隐伏避盛暑。所谓避暑的上策就是减少外出,比如陶潜潇洒蓬头高卧于北窗,清风飒至,惬意非常。
如今,我们的消夏方式变成了空调、奶茶、冰西瓜,虽然“效率”更高,但盛夏人体阳气也处于旺盛阶段,所以避暑的同时也要注意“养气”
不要长时间待在空调房,注意通风,切忌贪凉。
为了安然度夏,民间也产生了许多习俗。
比如“头伏吃饺子”流传甚广,伏日人们食欲不振,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一些地方也有吃三宝的习惯,黄鳝、蜜汁藕、绿豆芽,既是图个消暑开胃,又是吃个时令新鲜。
“六月六,人晒衣裳龙晒袍”,小暑前后,日照时间长,不少家庭也会趁着此时的好光景,把家里的衣物、被褥拿出来晾晒,以去潮去湿,防霉防蛀。
宋《百花图·蚊》
蚊虫肆虐也是老大难,古人很早就有用蚊帐防蚊的做法。
《诗经·召南·小星》有“肃肃宵征,抱衾与裯”,句中的“裯”字。《毛传》释为单被,《郑笺》释为床帐。今天我们通用的蚊帐之“帐”字,要晚到秦汉才因与“帱帐”连用而同床帐结缘。东汉刘熙《释名》说:“帐,张也, 施于床上也。”此后,出现了“蚊幮”、“蚊幌”、“蚊帱”、“蚊帐”等各种称呼。
不仅用蚊帐,蚊香也是很早就有的。大约从汉代开始有真正的烧香,因为汉代出现了香炉。史籍记载,汉代有通过焚烧“月至香”以“避疫”的记载。
此后,烧香便从“与神明沟通”到“避疫”,发展到驱蚊灭蚊的作用。宋代科技著作《格物粗谈》中记载:“端午时,收贮浮萍,阴干,加雄黄,作纸缠香,烧之,能祛蚊虫。”这应当算是较早的“蚊香”。
如果说蚊香还算是小菜,那么“蚊子灯”这样的发明可以说跟现代灭蚊十分接近。
古人的灭蚊灯专门吊于蚊帐内,灯盏的侧面开有一扇小窗。当灯捻被点燃后,有气流从小窗迅速流入,蚊帐内的蚊虫便会被这股热气流吸进入灯盏内。
还有一种环保的“生物灭蚊器”,一个盛着水和石头的大缸,缸里养些青蛙。蚊子爱阴凉,一飞进来就成了青蛙的口中餐。
综合自人民日报、艺术财经、子悦集
编辑:黄启哲
责任编辑:邢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