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响乐团委约周龙创作的乐队协奏曲《山海经》将于今晚由水蓝指挥,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举行世界首演。该作品是“开天辟地——中华创世神话”文艺创作与文化传播工程项目之一,也是“中国交响七十年”录制的杀青之作。
“这次并非以古神或某个具体的神话故事,来描绘山海经,而是从地域和风土人情划分五个乐章,用民间音乐的元素组成乐队协奏曲。”作曲家周龙表示,以神话传说为题材,中国作曲家已创作颇丰。而这一次,他打破了注重神话故事阐述的窠臼,以北、西、东、南、中“山脉系”为主线,超越时空限制,试图将中国千百年的人文精神、地域文化融汇贯通,唱就一曲中国广袤大地上多民族的文化史诗。
《山海经》中的神话,经过流传千古的文化积淀,充溢着离奇与超自然的艺术魅力。乐队协奏曲将以大型管弦乐为载体、以多乐章乐队协奏曲的形式,用抽象的音响复现古人想象中的自然宇宙。周龙作品中融汇古今中外的技法、古典的结构感和气质,与《山海经》的题材也颇为契合。“‘山海’也许是中国的,但这部‘经’既将是世界的,也将是中国的。” 乐评人杨宁表示。
周龙的首部歌剧作品《白蛇传》曾获得第95届普利策音乐奖,他的创作以融合中西的审美观念和音乐元素享誉世界乐坛。周龙表示,自己的作品之所以能受到外国观众认可,其实中国元素非常重要。“外国观众不需要你写贝多芬,因为他们已经有了贝多芬,你要写中国文化的东西。”周龙认为,在农村广泛了解民间音乐、入学中央音乐学院后,又每个夏天都去偏远地区采风,为他后来的创作打下了坚实基础,过去他的作品完全是调性极强的中国音乐。
而在国外经历文化冲击后,他曾整整两年没有作曲,直到突破自己过去的调性概念,才算是“脱胎换骨”。如今,他的作品也并非全然无调性音乐,仍然以西方乐器演绎着中国元素,讲述中国故事。比如《山海经》中的第一乐章《北山经》,采用由低音大管与短笛相呼应表现“呼麦”,以长号与英国管对应来呈现藏族传统音乐“蚌额日”的长气息旋律线条……“创作交响乐作品时,即使不在台上呈现中国的民族乐器,我也会用旋律手法、演奏法和配器模拟民族乐器的音响。”通过西方古典音乐艺术的平台,周龙用自己的方法“传译”着中国精神,扩大着中国文化的声音。
作者:吴钰
图片来源:上海交响乐团供图
编辑:吴钰
责任编辑:王彦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