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乳石,漫长的地质历史和特定地质条件下,碳酸盐岩地区洞穴内形成的石笋、石柱等不同形态碳酸钙沉淀物的总称。
前人早用文字形容这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有的像玉柱从顶垂直到地,有的像雨云倒悬空中,有的像白浪滔滔,波涌连天,真是气象万千,蔚为奇观。”
山东临沂沂水一景区,本有一处名为“比翼鸟”的钟乳石奇特景观,如今却成了“无尾鸟”。
钟乳石被人为掰去底部10多厘米。据专家分析,这支钟乳石距今已有400万年历史,而底部的10多厘米形成至少经过了百万年。如今掰断后,不仅难再生,恐怕也难修复。
据景区负责人说,最早发现钟乳石遭破坏的是一名导游。4月22日下午,该导游带队讲解时发现异常,向景区汇报了这一情况。
“起初我们还没意识到问题有这么严重。”这名负责人说,得知消息后,工作人员查看监控发现,4月21日下午2点10分左右,有三名男子用石块破坏了“比翼鸟”钟乳石。
从监控视频中可以看到,先是一名男子来到“比翼鸟”钟乳石旁边,拿起地上的一个石块,开始敲击石壁山的钟乳石。将一块钟乳石敲下来之后,另外两名男子走近,第一名男子将石块放在地上,并用手对着被破坏的钟乳石比划示意。随即后两名男子也捡起了地下的石块,开始敲击石壁上的钟乳石,随后三人沿路离开。
被破坏的钟乳石长十几厘米,宽约10厘米,厚约2厘米,是国内少有的晶体钟乳石,体量很大,末端很小,前段巨大,经损坏后,已失去“比翼鸟”形态。
经景区向北京的地质专家咨询,被告知遭破坏的钟乳石,需要上百万年才能形成。
“我们也在工作群里发了这段监控视频,同事知道后都十分气愤。”景区负责人说,这些钟乳石对地质研学来说是无价之宝,但对普通市民来说“一文不值”,“因为钟乳石被敲下来之后会变黑,最后就成了一块普通的石头。”
事实上,被暴力砸断后,“比翼鸟”的伤口处已开始发黑,不排除有蔓延至更大范围的可能。
令人气愤的是,这三名男子不止破坏了“比翼鸟”一处景观,据他们指认,单是沂水天然底下画廊景区,已被他们破坏了至少三处。
目前,三名破坏者已被当地警方抓获。
在法律处罚出炉前,网友们表示出了极大愤慨。有人建议处以巨额罚款;有人建议判以重刑;有人建议拉游客“黑名单”,从此各大景点拒绝其入内;也有人认为,这是一部分人缺乏文明素养的体现,需要加强教育。
值得注意的是,景区方面透露了一则细节,让人深感痛心。
据介绍,临沂沂水天然地下画廊景区在2003年开始营业,整个景区有168处景点。
景区初营业时,管理方在石壁外架设立了钢丝防护网。后来,陆续接到游客反映,称防护网影响观赏,尤其是拍照时,交错密布的钢丝太败坏美感。考虑再三,景区管理方拆掉了防护网。在没有防护网的日子里,游客们确也体现了良好的素质,从没发生过自然景观造破坏的情况。
于是,景区再也没考虑过重设防护网,至今已有七八年时间。
这次“比翼鸟”遭破坏后,外界都担心,景区好不容易卸下的心防、撤走的防护网,恐怕又得重新筑上。
五一小长假近在眼前,文明旅游的话题再一次以令人扼腕的方式被推至前台。
据统计,2018年,我国境内旅游人数达55亿人次,一年人均出游4次;同时,2018年内地出境游接近.5亿人次。
当我们已进入了大众旅游时代,如何让“文明旅游”理念深入人心,依旧是一场需要各方同心同向而行的马拉松。
前不久的两会上,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曾倡议,在出境游时,中国游客应当可以成为“中国形象的体现者、中国故事的传播者和中国文明的代言人”。这一说法,在我们面对境内游时,同样成立。
呵护大自然的馈赠、传承我们祖辈留下的瑰宝,理应是每个人的自省自觉。
图片源自新华社、鲁网等
作者:王彦
编辑:王彦
责任编辑:邢晓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