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上打下烙印 在人民中留下口碑
■要强化思想引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文艺创作生产。要聚焦重大节点重点题材,创作推出更多反映新时代的精品力作。要增强集聚度辐射度,助力建设亚洲演艺之都。要牢牢把握“人才”这个核心问题,加强队伍建设。要深化“一团一策”改革,进一步激发院团发展动力活力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作品。”上海市级国有文艺院团工作座谈会昨天举行,与会文艺工作者纷纷表示: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努力推动上海文艺工作再上新台阶。
创作推出更多反映新时代的精品力作
会议指出,要强化思想引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文艺创作生产。要聚焦重大节点重点题材,创作推出更多反映新时代的精品力作。要增强集聚度辐射度,助力建设亚洲演艺之都。要牢牢把握“人才”这个核心问题,加强队伍建设。要深化“一团一策”改革,进一步激发院团发展动力活力。
站位高才能看得准。与会文艺工作者表示,要以积极态度介入现实题材的文艺创作,其表现内容涉及到经济发展、社会治理、乡村振新、脱贫攻坚、生态保护、反腐倡廉等。多位文艺院团的当家人表示,如何全面准确地把握这些题材,如何丰富立体地把这些题材背后蕴含的国家发展和社会变迁书写到位,如何做到与时代共进、与人民的情感共鸣,都需要从党的创新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寻找答案。
近日,上海沪剧院的演职人员在排练《敦煌女儿》的同时学习“两会”精神,并成立了《敦煌女儿》党支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就属于培根铸魂的工作。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是总书记对我们艺术工作者提出的要求,更是对文艺工作者的重托。”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说。
近年来,上海沪剧院的创作工作紧紧围绕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全力推动沪剧艺术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小儿、小女、小情调”的演出风格成长为《邓世昌》《敦煌女儿》《一号机密》“大海、大漠、大事件”的大格局。
“在当下上海文化发展风生水起的同时,我们纷纷感受‘不满足’。进入新时代,我们要有新的精神、新的力量、新的担当。文艺创作要符合这座城市的要求,符合广大观众的期待,符合这个时代的希望。”上海市重大文艺创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吴孝明感受到吹响文化集结号的激情。
用舞台艺术展示上海城市精神和城市品格
今年和未来几年,将迎来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党100周年等重大节点,这为繁荣文艺创作提供了广阔空间。与会文艺工作者表示,文艺院团、文艺工作者要牢牢抓住这些契机,紧紧围绕重大历史题材、重大革命题材、重大现实题材,规划好创作选题,着力创作推出一批彰显时代特征、中国特色、上海特质,能够在历史上打下烙印、在人民中留下口碑的“扛鼎之作”。
上海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是中国发展成就的典型缩影。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正在徐徐展开,也涌现了一批带有上海基因、讲述革命历史、讴歌新时代改革开放、聚焦创新发展题材的文艺精品。歌剧《晨钟》《田汉》、沪剧《一号机密》、中篇评弹《初心》等彰显上海的红色基因;音乐现场《共同家园》、昆剧《浣纱记传奇》、淮剧《浦东人家》展现江南文化穿透时代的艺术魅力;木偶剧《最后一头战象》、话剧《追梦云天》则以海派文化为底色,谱写舞台技术与艺术融合的创新篇章。
与会文艺工作者畅议文艺事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畅论如何奉献出更多无愧于伟大时代的精品力作。文艺创作要从上海加快建设“五个中心”,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生动实践中获取灵感,从丰富的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的积淀中汲取创作资源,用精品的舞台艺术展示上海的城市精神和城市品格。
文艺创作要从源头抓创意、抓剧本,密切关注文学领域现实题材创作的新动向、新成果,善于开展二度创作,进行舞台转化。上海杂技团从小说《战上海》的故事中汲取营养,创排同名红色经典杂技剧,再现我党解放上海的光辉历史,弘扬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的革命理想和共产主义精神。杂技《战上海》首次将海派杂技与红色主题深度融合,首次用海派杂技语汇讲述解放上海感人故事,首次以海派杂技为载体再现恢宏壮丽战争场面,讴歌人民英雄高尚人格。
以最好面貌为全国乃至全球观众呈现更多优秀作品
“今年,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将在上海举办,这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举办的第一个全国综合性艺术盛会。”与会文艺工作者谈到,此次中国艺术节38部参赛作品中上海占了3部,分别是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沪剧《敦煌女儿》、话剧《追梦云天》。上海还有4部作品参演,有2位艺术家参评文华奖。上海文艺院团、文艺工作者将精细极致、精益求精,以最好的面貌为全国观众呈现更多优秀作品。
目前,参赛参演作品正在冲刺“最后一公里”。沪剧《敦煌女儿》注重将数字敦煌具象化,运用多媒体手段,让敦煌艺术有刹那绚烂的展现;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刚结束一轮全国巡演,边改边演,边演边改,正着手进行二轮打磨;话剧《追梦云天》在4个月时间内反复打磨剧本、优化丰富舞美、调整演员阵容;新编京剧《北平无战事》、原创昆剧《浣纱记传奇》等也在精心修改、完善。
摆在上海文艺工作者面前的考卷不只中国艺术节的比赛展演。日前,位于上海黄浦区的“演艺大世界”面向全球优秀制作人、导演、演出团体、演艺经纪机构等发出邀约,加快建成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的核心引领区、亚洲演艺中心的核心示范区。与“英雄帖”一并附上的,是“演艺大世界”在今年计划实现年演出1.5万场次的目标。上海市级国有文艺院团要把更多原创剧目、精品演出送到“演艺大世界”,把更多全球、亚洲、中国的首演首秀放到“演艺大世界”,并借此提升院团创作的影响力,培养更多戏迷、票友,培育上海的观演市场。
助力打造建设亚洲演艺之都,上海文艺演出不仅要提升集聚度,也要增强辐射度,走出上海、走出国门,在更大的平台上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上海精彩,进一步扩大上海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近年来,舞剧《朱鹮》、芭蕾舞剧《天鹅湖》、民乐《海上生民乐》等已经完成了多轮海外巡演;今年年初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刚完成历时39天遍及美国14个州的巡演,上海交响乐团即将展开全球巡演。高潮迭起的海外演出,为全球观众呈现更多优秀作品,印证着“上海出品”的极致精细,也不断擦亮着“上海文化”的金字招牌。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慧琳出席会议并讲话。来自全市18家市级国有文艺院团、上级所属部门及相关单位的负责同志约60余人与会。
作者:本报记者 宣晶
编辑:周辰
来源:文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