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近来的上海影视呈现出厚积薄发的喜人进行时:“上海出品”叫好又叫座,市场持续繁荣,从业人员创造活力迸发。
2019年开年不久,两部上海出品电影《地久天长》和《第一次的离别》从柏林电影节捧回三个重要奖项,为中国电影在世界范围内再一次提升美誉度和影响力。
2月21日,上海出品电视剧《老中医》就要登陆央视一套黄金档,作为该频道的己亥年开年大戏,为全国观众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再早些,2018年年末,中视儒意影视基地打下第一根桩。作为松江科技影都首发重点项目,它的三期愿景里不乏高科技、核心、顶尖等词,透着志向——“要做就做最好的”。
▲《地久天长》男女主角王景春和咏梅双双捧回柏林电影节最佳男女演员银熊奖。
无论产业链的前后端,有些理念是一以贯之的——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以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全面深化改革为立足点,上海影视产业坚持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建立“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体制机制,激发从业人员文化创造的活力,以坚定的文化自信为建设文化强国夯实基础。
可以说,释放文化创新发展的强劲势能,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文化发展成果——为人民、聚“创芯”可比作上海影视产业深化改革的梁与柱,正是这坚实的梁与柱撑起了改革不断驶向纵深,上海影视厚积薄发。
★健全市场体系,集聚产业新动能、创作中坚力
“创芯”,顾名思义创作之芯、创新之芯。岁末年初,上海易腾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双线告捷。其A面是近两年声名鹊起的国内首家在影院点播电影的观影社交平台“大象点映”,该平台2016年底上线,两年多来依靠互联网“链接”3000余位发起人,为超过25万人次观众找到好电影。
▲《第一次的离别》获得第69届柏林电影节新生代Kplus国际评审团最佳影片奖
《我只认识你》《村戏》《冥王星时刻》等一系列原本无望进入院线的电影,经由大象点映的众筹点映模式,陆续和观众在影院见面。其B面是电影出品和制作,该公司主出品的青少年题材电影《第一次的离别》先后在东京电影节和柏林电影节斩获荣誉,他们为好电影找到了好出路。
短短两年多,为什么一家民营企业能在上海推开电影新业态的大门?该公司联合CEO蔡庆增用“天时地利人和”来回答。天时,在于中国分众电影市场的发展以及“互联网+”的时代风口;地利在于上海是中国电影发祥地,底蕴及多年来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培育,都为这座城市涵育了爱影之人,在这里,更易推动创新的观影模式;人和,则是政策层面的。2014年,《关于促进上海电影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发布;2017年底,“文创50条”出台;2018年初,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又详细部署了三年行动计划。一系列政策引领创作导向、优化分配机制、发挥杠杆作用。尤其“文创50条”提出建设全球影视创制中心,给电影市场注入了极大信心,正持续引来更多资源和人才。
▲上海大学温哥华电影学院的学生在教学实践中
回望近年来上海影视走过的路,大多是健全市场体系的拓新之路。
2013年,国内第一条艺术院线在上海试水,如今上海艺联还拥抱了南京、常州等长三角地区的影院;
2014年,上海影视摄制服务机构挂牌,开创国内同领域政府服务的先例,截至2018年底,该机构共计为全世界来沪影人提供4954件次服务,受理达标率100%;
今天,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上海戏剧学院、上海师范大学、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上海科技大学等高校纷纷开设高水准电影教学,许多年轻人直接对接国际化项目;
而上海探索完片担保,布局影视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探索版权交易,推动科技装备与旅游资源融合发展等,都是在“影视+”的边界不断求索。
▲《地久天长》的主创在柏林电影节合影,该片出品方冬春(上海)影业2016年在沪成立,不到三年已有两部作品在国内外电影节获奖
这就不难理解,上海能够集聚产业新动能,汇聚创作中坚力了。翻看“落沪”影视企业花名册,博纳、爱奇艺、腾讯、联瑞等业界具有影响力的制作公司与发行主体先后落子上海;立鼎、生动数码等高科技后期制作公司带着亚洲首屈一指的混音棚、制作基地在此安家;毛卫宁、王小帅、王丽萍、黄渤、陆川、徐峥、宁浩、岩井俊二等中外影视名家也逐步把创作重点转移到上海。
★机制定盘星,为人民创作精品力作保驾护航
检验改革是否成功,指标之一是产业是否繁荣。从数据看,上海影视的成绩单的确漂亮。
2013年,上海生产电视剧905集,沪上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机构703家;2018年,两项数据分别为2122集和2245家。
2013年,上海电影银幕数765块,年度总票房15.35亿元,在沪影视企业100多家,立项备案电影98部,完成片26部;2018年,上海银幕数2158块,年度总票房36.92亿元,在沪影视企业数千家,立项备案电影283部,完成片86部。尤为值得一提,“上海出品”电影在全国收获的年度票房首次突破100亿元。
▲《我不是药神》为第一部票房突破30亿元的上海出品电影
比数据更重要,“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改革进入深水区,“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对于影视产业而言,“硬骨头”无疑就是用心用情用功,为人民创作精品力作。
2013年以来,这些精品清晰标注着上海影视创作的新高峰:电影《明月几时有》获得新一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电影《我是医生》、电视剧《平凡的世界》《彭德怀元帅》等在“五个一工程”奖评选中金榜题名。这些佳作为“上海出品”赢得了高光时刻:《村戏》《大耳朵图图之美食狂想曲》获得中国电影金鸡奖;《小别离》获得“飞天奖”优秀电视剧大奖。而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的热潮中,《大江大河》《大浦东》《外滩钟声》《春天的马拉松》等新作又集结成一股“上海现象”。
▲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的热潮中,《大江大河》《大浦东》《外滩钟声》在荧屏上形成了“上海现象”
当一部部“上海出品”屡屡收获良好的社会效益,背后的机制“定盘星”受到关注。2015年11月,上海出台《关于促进上海电影发展的若干政策实施细则》,推出促进上海电影发展专项资金,两亿元扶持资金几乎涵盖了电影全产业链,令业界侧目。通过每年发布两次的《上海文艺创作重点选题推荐》,上海用机制引领创作导向。
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博纳影业集团总裁于冬有番感言,可视为影视人在上海开创事业的相似初心。他说:“博纳把许多影片放在上海立项,看重的是市区两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支持与判断。这些政策会为企业打造精品找准起点和方向,为后续拍摄提供必要保障。”
作者:王彦
编辑:王彦
责任编辑:邢晓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