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上海市群众艺术馆热闹非凡,一年一度的海上年俗风情展如约而至,再现逐渐被淡忘的传统年俗 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供图
“从早早吃一口那又黏又稠又香又热的腊八粥时,就开始听到了年的脚步。这年的行程真是太长太长,直到转年正月十五闹元宵,在狂热中才画上句号。”这是冯骥才的《年文化》中有关春节的描述。
在中国民间,年文化是最深广的文化。如今物质生活日渐丰足,如何将新年过出新意来?记者获悉,春节前后,沪上将推出逾4000场群文活动,让市民过一个不一样的“文艺新年”。
传统年俗展示,重拾逐渐被淡忘的传统
这边厢,市民们排着长队领春联,孩子们兴致盎然地学着写“福”字。那边厢,剪纸、糖画、面人、草编和漫画等手工艺摊前人头攒动。三楼的团团圆圆照相馆,大家争相在立体剪纸创作出的冬季美景中拍摄团圆照……这些天,上海市群众艺术馆热闹非凡,一年一度的海上年俗风情展如约而至。
在人们传统的观念里,日常“住”的地方就是“家”。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过年就是要和家人在家里一起过。今年的展览以“衣食住行”中的“住”为主题,以“家”中发生的年俗时间为线索,同时结合传统民居中的生活器具的展示,再现逐渐被淡忘的传统年俗。
展览从中国人过年扫尘(陈)、祭灶、贴春联、窗花等家居环境整理装饰开始,将一楼展厅空间布置成江南地区传统民居式样,围绕年俗发生的事件和相关物件一一铺陈。漫步其中,可欣赏到上海人从初一到十五、从大门外到院子里无处不在的春节习俗。门厅上贴着门神、春联;推开“家门”,屋内江南民居窗格上贴着剪纸窗花;再往前走,“厨房”的灶台上摆放着除尘用的鸡毛掸子,墙上贴着灶画,寓意辟邪除灾、迎祥纳福;“中堂”的八仙桌已摆上丰盛的年夜饭,一家人齐聚一堂,共度除夕,寄寓来年。出“门”后的两侧展厅里,还摆放着财神爷,人们在正月初四祭拜财神,用震耳的鞭炮声迎接财运的到来。到了“屋外的院落”里,已是闹元宵的时节,花灯已亮,只等人约黄昏后。
到这里,除了可以观展,还有众多活动等着大家来参与。每年,上海市群众艺术馆都会在春节期间为市民免费拍摄全家福。而从年初二到初五,新春音乐会、九乐堂新春专场曲艺演出、欢乐皮影戏、富贵嫂谈谈滑稽戏的起源等系列节目将轮番上场,陪伴市民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到2月16日,一场元宵主题市集将为春节系列活动划上完美句号。
年画,作为传统年俗的载体,承载着许多美好记忆。殊不知,过年期间许多人家张贴的财神像、灶王爷、门神等年画形象均源自中国古老的壁画艺术。
本届海上年俗风情展另设分会场,在上海三山会馆推出“丝路壁画艺术展”,选取与年俗有关的壁画,为人们呈现两种古老艺术之间的渊源。展出的作品中,除了来自山西等地的老壁画外,还有青年艺术家王牟云驰和他的团队用精湛技艺重现的青春版壁画。这些作品色彩典雅,形象生动,让人们看到了壁画艺术传承的另一种可能。
红色文艺轻骑兵送出问候,温暖城市角角落落
各文化场馆敞开大门,准备丰盛的“文化年菜”等候市民前来品尝。与此同时,一支支上海“红色文艺轻骑兵”队伍深入社区、工地、军营等,把文化的问候送到城市的角角落落。“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寒冷的冬日,一曲《国家》唱得现场官兵心头暖意融融。
春节临近,不少人已踏上回乡的旅途,而对驻扎在远郊的人民子弟兵们来说,春节要在工作岗位上度过。昨天,上海“红色文艺轻骑兵”加油向未来小分队驱车一个多小时赶到驻沪某空军部队,为坚守岗位的官兵们送上温暖的文艺表演。舞蹈《巾帼小不点》、相声《铿锵竹韵》、默剧《团结就是力量》、诗朗诵《榜样》、合唱《朝阳》……精彩的节目犹如一道道丰盛的“文化年菜”,滋养着子弟兵的心灵。
而结束了在军营的演出后,加油向未来小分队又马不停蹄地赶往上海市救助管理二站,送去歌声与欢笑。小分队里的小书法家还现场写起了春联和“福”字,送上满满的新春祝福。
“这些地方的文化资源比较少,太需要文艺去走进他们了。”参与演出的田耘社相声演员赵松涛说。在他看来,把舞台“搭建”到百姓中间去,能为创作搜集素材、扩充资源。”去年,田耘社新创作的相声《恋上海》第一次公开亮相就献给了吴泾第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的职工们,此后又几经打磨修改,《恋上海》报送上海市优秀创作节目展演,颇受好评。“和绚丽的大舞台不同的是,这样的演出离观众很近,观众的热情更能激发演员的表演激情。”这是独唱演员宋频平的切身体验。
据统计,整个二月期间,由群文工作者、国有院团和民营演出团体组成的40多支文艺小分队将把近百场小型“联欢会”送到市民身边,用文化温暖寒冷的冬日。
作者:李婷
编辑:施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