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李淼 (中山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研究院院长、物理学家)
采访:宣晶 (文汇报记者)
文汇报:当下,大众对科学的兴趣越来越浓厚,有些“伪科学”也乘虚而入,科学家应该担负起什么样的科普责任?
李淼:科普本身是一种科学的营销,而科学营销并不等同于科学事实。“伪科学”的出现是一种社会现象,从几百年前到现在都不曾杜绝,总有一些人会相信并传播这些流言。科学家站出来科普是义务。现在,果壳网、科学松鼠会等科普组织也做了很多事,出过一些不错的科普人,但他们还没推出什么标志性人物。科普需要“明星”,就像霍金写《时间简史》带动了科普热潮,通过“明星”聚集粉丝,科普效果会更好。
文汇报:目前畅销的科普出版物里,外国科学家的作品不少,其中不乏诺奖获得者、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等。应该如何激励我们的本土科学家更多参与科普?
李淼:过去几十年,很多科学家本身也还在积累阶段,很多人并没意识到科普也有很强的专业性。他们认为只要把平常科学研究的方式直接拿出来给大众传播就可以了,实际上这行不通,读者也不需要。
不仅大众科普要遵循一些传播规律,在科学家界也是如此。科学之间存在一些共性,但更注重术业有专攻。一个物理学家想了解生物学,不亲自搞研究就得不到严谨的相关知识;让生物学家给非同行做科普,其实跟给普通人讲课一样,都要遵从大众传播的要求。
文汇报:科学论文严谨艰深,科幻作品天马行空,科普读物通俗易懂。应该如何跨越学术研究与读者喜好之间的这道鸿沟?
李淼:对科技工作者来说,写作形式有三种,一种是科学写作,还有一种是文学创作,最后一种是大众传播写作。科学写作和文学创作是两个极端,科学论文向同行阐述科研结果,有严格范式;文学则充满创意,具有复杂的不确定性。科普应当是一种大众传播写作,需要用有趣的形式及故事包装知识点,放下部分严谨,依据传播对象的不同,将冰冷、简单的术语解释得更通俗、更生动。
作者:宣晶
编辑:吴钰
责任编辑:邢晓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