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伊始,上海书城四楼科普书专柜“热气腾腾”,初高中学生们三五成群,还有不少人倚着书架坐在地板上。据某线上图书销售渠道统计,在2018年销售的6.2亿册童书中,科普百科读物占比超过20%。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科普图书正在越来越受到读者欢迎。要提高原创科普读物的市场占有率,一方面需要更多愿意俯低身子参与科普写作的中国科学家,另一方面科普读物的设计和装帧也需要更加时尚,用软手段让硬科学叩开孩子们的心门。
天马行空的问题和前沿科学,都是科学精神的滋养
在上海书城的科普专柜,一些有趣又耐读的原创科普读物被摆放在醒目位置。院士邹世昌、褚君浩、贺林等分别从基因、芯片、脑科学等方面入手,讲述最前沿的科学发展;“国之重器——舰船科普丛书”由国内一线的船舶设计师编写,院士曾恒一、潘镜芙担任专家委员会主任;物理学家李淼撰写“给孩子讲”系列,量子力学、相对论等艰深的科学知识在他的笔下娓娓道来,妙趣横生……不难看出越来越多“大牌”科学家正在参与科普创作,而其中的芯片技术、基因工程、量子力学等也让科普摆脱了许多人印象中的“小儿科”形象。
科普需要比生活常识更高一点。业内人士表示,不用担心前沿科技类科普会因为看不懂而被公众拒绝。事实上,科普新领域的开拓往往正是由大师和前沿科学引领。1988年,霍金出版《时间简史》,解释宇宙、黑洞和大爆炸等天文物理学理论。这是一部现象级的科学传播经典之作,销量超过千万。霍金也成了当代最出名的“明星科学家”之一,可以说,他改变了科普写作的格局。
与此同时,既有科学知识的普及,也有科学精神的推送,让科普读物呈现出丰富样貌,让科学多了一份温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编辑刘佳在策划“与中国院士对话”丛书时,刻意避开短板,院士们在写作中结合自身科研经历给青少年讲有趣故事,让他们了解从基础科研做到顶尖科研的大致过程。“这些人生经历和故事让科普读物更加亲切有层次。”
在“与中国院士对话”丛书中,科学家还俯下身子回答孩子们天马行空的问题,“天才的大脑结构和正常人群有什么区别”“金鱼的记忆为什么只有七秒”“能不能给大脑里装一块芯片,有了它,背过的单词就再也不会忘记”……脑科学家杨雄里院士在书里用“人有多聪明,其实科学家也不知道”作为一章,讲述科学家现在已经知道的脑结构和功能,阐述了科学家是怎么从微观层面去研究脑与神经系统。最后,杨院士谈到他对脑科学未来的看法,他希望,阅读该书的孩子们不但要知道现在,更要知道明天,让知识帮助他们立下科学研究的志向。
小文章藏着大学问,从视而不见中挖出生活中的科学
让“科技之光”照进小读者的生活并非易事,科普“小文章”里藏着大学问。一本少儿科普读物,书名、文字要求准确且有趣,连字号大小,插画风格等细节都有讲究。
“院士带你去探索”科普绘本针对6-12岁的孩子,就选用大于成人书的小四号字,并特邀法国新锐插画师夏琳·安贝尔参与前期的绘画工作。“与中国院士对话”丛书针对9-14岁有一定识字量的少年,每册控制在三万字左右,配上60多幅专业图片和卡通插图。刚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的《图说灾难逃生自救丛书》目前已售出一万余套超15万册。这套科普读物不仅由国内灾难救援领域的专家编写,还请来具有医学背景的漫画专家共同创作,书中1034张漫画让孩子们看得欲罢不能。这些插图不仅要求画面好看,而且要求涉及科学内容的细节,准确、全面。
给青少年的科普读物不光要图文并茂、明白易懂,更重要的是要有生活、科研场景的视觉切入,让孩子们觉得科普读物有新颖的视觉,有生活的代入感,这样的科普读物才会让孩子们觉得亲切,他们才愿意去读,这些内容才会真正启发他们学会思考与探索。
《十万个为什么》从1961年出版至今已发行了1000多万套,累计超过一亿册。从生活中的小故事、小发现入手,讲述一个个被孩子们“视而不见”的科学道理。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景中主编的“好玩的数学”丛书,曾连续10个月登上科普书畅销榜;之后他又主编了“走进教育数学”丛书。在书中,“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被解读为“四维时空”的遐想;“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被用来描述无界数列的性质;“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则成了极限过程的传神写照……如此生动的讲述,何愁学生不爱?
“儿童时期接受科学启蒙意义非凡。通过科学阅读,儿童的认知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等都能得到滋养和发展,可为未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智力基础。”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尹传红说,“传统科普侧重的是科学知识的普及,成效有目共睹。但我认为,新时代的科普更应注重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普及。”
作者:宣晶
编辑:吴钰
责任编辑:邢晓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