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凌晨4点15分,著名书法家、金石篆刻家高式熊在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逝世,享年98岁。
15岁开始搞篆刻,27岁参加西泠印社,成为当时最年轻的社员之一。几十年来,高式熊潜心书艺,书法篆刻双绝,楷、行、篆、隶兼擅,清逸洒脱。“当你真正进入古典,你也就是在创造了。”他以赵叔孺、王福庵的书法篆刻艺术精神为底子,为我所用地汲取古人类似风味的书法篆刻营养,恭正虔敬地一笔一划,一刀一刻,以“无我”的姿态到达“有我”的境界。
他的父亲是晚清进士翰林、书法名士高振霄,高式熊幼承家学,书法得到父亲亲授,后又获海上名家赵叔孺、王福庵、张鲁庵等的悉心指点。而且,他博识多通书外功,曾是西洋音乐发烧友,进入专业级别的口琴会;玩贝斯、西班牙吉简直乱。他酷爱评弹,蒋月泉的书,说到哪他就听到哪儿。一度沉迷于紫砂铭刻,以篆书入壶,浑厚古朴,令人叫绝。
从年轻至今,他玩过买过几乎所有名牌相机,从拍照冲洗到放大裁剪样样精通。乃至收音机功放,涉猎之广,跨度之大,钻研之精令人瞠目结舌,简直是书坛达·芬奇。他说,别小看这些技艺,能让你年轻,让你休息,让你一通百通,不仅不影响书法篆刻主业,反而是极好的补益。形成一种无形的力量,推进书刻艺术的进步。
“我为什么要创新?能学到古人精华、前辈妙处,再稍微添进一点自己的东西就已经很难、很不错了,何必一定要刻意追求所谓的自我风格?我这样有什么不好?”老先生没有什么头头是道的理论,他的大白话“理论”反而宣告了一个真理:创新是相对的,继承是绝对的。
“艺术成果虽然在我身上,但是不属于我的,印泥配方更不属于我的,它是国家的,是人民的,我们不过是接力棒而已,接过来传下去,绝不能据为己有!”高式熊生前曾说。
在工稳妍秀又质朴一路的书法篆刻作品领域,高老作品保留了他的个性化,即便没有去颠覆他宗法的书法篆刻大家的面目,如果他去颠覆了,那就不是高式熊而可能是齐白石了。所以,工稳秀雅一路的书法篆刻本来就需要继承更多一些,它的最大难点是在外貌形体上不怎么变动的前提下,如何出神入化地展示它的内美。
高式熊结交的书画篆刻界名流不计其数,其中有一位是上世纪50年代把大量珍贵手拓名家印谱及印章捐赠给西泠印社的海上收藏家、鲁庵印泥创始人张鲁庵。
有报道称:“自1942年起,他们花费20余年时间一起研究出了50个制作印泥配方,其中49号配方最受欢迎。由于用料讲究,制作手法独特,当时的鲁庵印泥比西泠印泥、潜泉印泥还出名,贺天健、王福庵、吴湖帆等书画名家都使用此印泥。1962年,张鲁庵临终前将‘鲁庵印泥49号秘方’托付给高式熊,叮嘱其务必将鲁庵印泥的制作工艺传承下去,并将此秘方捐献给国家。”
高式熊不负重托,将篆刻家最重要、最喜欢的手工印泥——鲁庵印泥艺技又传承给他的一位女弟子,告诫她要用工匠精神把中国特有的制作书画篆刻印泥的手工技术发扬光大。
综合自美术报、中国书画报等
编辑:许旸
责任编辑:范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