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史学研究中心近日正式挂牌成立,同时发布首批学术研究成果——“中国近代史学文献丛刊”系列十二种。该丛刊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包括未刊讲义、报刊文献、旧译或稀见文献,对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学具有较高学术价值。
史学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主要内容,其中,近代史学对于中华文化的形塑关联密切。近代中国新旧交织、中西缠绕,传统史学也在世变中发生变革,经历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作为学术研究的基础工作,相关的文献整理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虽出版了不少史家全集、文集、日记、书信类资料,但总体上依然集中于名家名著,对近代史学文献的深入发掘和整理非常薄弱,比如有关民国期刊、报纸所发表的史学性质文献,利用得不够充分。由此导致人们对于近代史学发展的全貌缺乏整体性的认识,严重制约了相关研究工作的深入推进。
客观上,近代中国史学文献资料,或散藏于图书馆、档案馆,或散见于报章杂志,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由于收藏单位相对封闭,也导致此类文献得之不易。所幸,最近十余年,各地图书馆、档案馆开放程度日益提高,近代图书期刊资源数据库推陈出新,中西文报刊图书资料的影印和数字化日新月异,为系统整理近代史学文献提供可能。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史学研究中心整合本学科优势力量,选择史家像传、史学方法、专题论著、历史讲义以及域外汉学等关乎近代史学发展的若干专题,整理出版系列近代史学文献,勒成“中国近代史学文献丛刊”十二种,为中国近代史学研究奠定厚实的史料基础。该丛刊由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中国史学研究中心王东、李孝迁教授主编,获“2018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以及“上海高校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出版工程”资助,包括《中国古代史学评论》《中国现代史学评论》 《中国史学史未刊讲义四种》 《史学研究法未刊讲义四种》《历史研究法二种合刊》《史学方法论》《现代大学史学系概览(1912—1949)》《近代中国史家学记》《京师大学堂历史讲义合刊》《陈啸江史学论文集》《近代中国学者论日本汉学》《英国文化史》。
业界专家表示,文献作为文化学术的主要载体,系统的文献整理,是推进学术研究的基本前提。就中国史学文献而言,长期以来,学界偏重于古代史学文献的校勘整理,而近代史学文献因其去古未远、浩繁复杂,且难成系统,学界缺乏系统整理。“中国近代史学文献丛刊”正式面世,标志着我国近代史学文献的整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对于开拓新的学术领域,生成新的学术热点,均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作者:李婷
编辑:吴钰
责任编辑:王磊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